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638|回复: 30

李迅雷谈房贷负增长:居民现在宁可把贷款还了,也不太愿意借贷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5 09:26:2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四红)5月14日,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举行,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提到,如果单单靠基建投资让内循环完全畅通起来还是不够的。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了9.3%,尤其是基建投资出现比较强劲的回升,地产和制造业的投资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但是基建投资能持续多久?他表示,过去基建投资民间资本参与率比较高,但基建投资的回报率下降,地方政府专项债还在增长。这个时候如果继续投资,可能地方政府的杠杆率水平会越来越高,他强调,要充分估算这方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李迅雷称,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疫情冲击非常明显,无论是必需品消费还是可选消费品都出现了明显回落,4月份的数据还没有公布,金融数据公布了,居民贷款房贷也出现了负增长,这是今年以来的第二次负增长,而且负的幅度非常大。居民现在宁可把贷款还了,也不太愿意借贷款,地产的销量各方面也是明显走落。
李迅雷表示,内需主要靠投资和消费。投资目前来看,基建投资担当重任,但是消费引擎还没有启动,外资更加受制于海外的需求,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外部整体需求也会走弱,我们4月份美元计价的出口也出现了负增长,因此促消费意义还是非常重要。促消费来讲,无非应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是货币政策面对现在这样一种结构性问题,它的作用有限。
李迅雷称,对于最新金融数据,解读也是非常多,无论是居民的信贷还是企业的信贷都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回落,在目前美国加息背景之下,降息的空间也是有限,所以总体来讲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货币运作政策,同时,央行的货币投放力度也处于历史低位。
财政政策应该非常积极,和去年相比财政支出的增速从广义上来讲在10%左右,去年只有0.3%,今年减税降费和留抵退税的力度也是非常大,总规模全年预计到2.5万亿,尤其是留抵退税这对于解决企业目前现金流问题,纾困问题具有非常积极的效果。问题在于财政投入上,主要是要确保主体也就是企业主体对就业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他认为,对于财政支出直接用于消费领域投入偏少。他建议是财政政策力度要继续加大,尤其用于消费方面,可以发消费券。
李迅雷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几个拐点已经出现了,比如人口老龄化的拐点,今年的总人口有可能出现历史上首次的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已经持续了10年,与此同时房地产的拐点也出来了。所以,过去的增长模式现在很难再持续了。内需除了靠投资拉动更多靠消费拉动,消费的作用比基建投资的作用会更大,因为基建投资面临找好项目越来越难、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现金流产生越来越难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增加我们的消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5 10:55:2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广积粮高筑墙,不借款才是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5 10:55:4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原则是:增加睡后收入,减少睡后支出。像贷款是能还清早点还。这两年投资收益明显跑不过贷款利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5 10:57:4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房贷利率太高,买房一辈子都要还钱,还完了已经老了。宁愿不买也不借钱买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5 11:06:0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清醒的人多 以前很多人忽悠通货膨胀你要多贷款笑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5 11:10:1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人民都有工作、有生意做,盘活市场经济 ,有收入了自然有消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5 11:13:1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高收入,降低房价!这才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5 11:13:4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收入了那个不想消费,关键要保证就业的同时增加收入,然后才能拉动消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5 11:14:4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应该把“太”字去掉[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5 11:14:4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房贷利率那么高,利息快要赶上本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