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37|回复: 60

[购车优惠] 比亚迪的盛世危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20 20:22:5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刘丁
2021年,比亚迪(002594.SZ/1211.HK)迎来高光时刻。
1月—8月,刨除春节所在的2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一路走高,7月突破5万辆,成为全国月销量超5万的唯一车企,8月更上层楼,销量突破6万,遥遥领先。比亚迪也彻底转型为新能源车企,8月新能源车销量占总销量的九成以上。
这一成绩与比亚迪的两项独门秘技投入大规模商用密切相关。
1月,比亚迪开始将DM-i超级混动技术搭载到其主力车型,此技术降低了产品成本,使搭载了燃油和电动两套动力体系的车型,下降到同级别燃油车雷同的价格,又拥有更强的加速性能和更低的油耗,显著提拔了比亚迪车型的竞争力。
4月,比亚迪开始将刀片电池搭载到其主力车型,解决了动力电池安全性不敷的缺陷。在此刺激下,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再次急速上升。
受销量大增刺激,比亚迪的市值在8月突破7000亿元,成为国内市值最高的车企,目前市值仍站在6800亿元之上。
但盛世之下仍有险象。
比亚迪的特点是脉冲式的发展,其汽车销量在2007年和2016年两次快速提拔,又都很快下降,汽车业务的收入也随之经历过山车运动。
比亚迪在新能源车业务上的最大竞争对手特斯拉(NASDAQ:TSLA),这些年的发展曲线则是一路向上。2016年到2020年,特斯拉汽车销量和收入分别实现6.6倍、4.4倍的增长。
比亚迪每次销量提拔后,就采取多车型战略,同时推出多个车型,试图进一步做大。2021年销量上冲后,比亚迪即在8月宣布推出海洋系列新车,目前已公布了四款车型。
但从历史数据看,比亚迪的众多车型要么销量平淡,要么忽上忽下,让比亚迪的整体发展呈现出脉冲式特点。
事实上,欠缺打造经典车型的能力,正是比亚迪最大的短板,“多生孩子打群架”的观念也不利于打造经典车型。
而汽车工业史上的成功企业,没有一家不具备打造经典车型的能力。


两轮脉冲式升降


虽然比亚迪自2003年就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但在2014年之前,其销量却主要来自于燃油汽车。
2016年前后,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脉冲式提拔。
2013年比亚迪仅销售了0.2万辆新能源汽车,2014年开始改观,销售了1.9万辆, 2016年提拔到9.6万辆,2018年进一步增长到24.8万辆。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收入,在2013年仅有12亿元, 2016年提拔到346亿元,2018年达到524亿元。
比亚迪2016年前后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秦系列新能源车型和唐DM车型的大卖。2014年,秦系列新能源销售了1.5万辆,贡献了当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78%的销量,唐DM车型在2015年销售了1.8万辆,贡献了当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32%的销量。
一方面,比亚迪凭借产品的性价比,切入了对应的细分市场,另一方面,比亚迪约请到了多位国际高端人才,美化其产品外观和内饰,提拔了产品力。例如,比亚迪2016年约请到的原奥迪品牌计划总监沃尔夫冈·约瑟夫·艾格,为其打造了“Dragon Face”2.0计划语言。
趁着秦系列新能源车型和唐DM大卖,比亚迪陆续推出了宋Pro DM、元EV、E5等多个车型,进一步做大。
但多车型战略适得其反,销量掉头向下。
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到23万辆,2020年继续下降到19万辆;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也从2018年的524亿元,下降到2019年的401亿元,2020年未披露此数据。
问题出在比亚迪自身。因为,2017年到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大步向前,总销量从78万辆增长到137万辆,特斯拉增长更快,其全球销量从10.3万辆增长到了50万辆。
比亚迪的销量,依靠的是众多车型的合力,单个车型的销量不稳定。
比如秦系列新能源汽车,2015年销量上升到3.2万辆,2017年下降到2.1万辆,2018年又反弹到5万辆,2019年却再次下降到1.9万辆;
唐DM车型2018年销售提拔到3.7万辆,2019年下降到3.4万辆,2020年继续下滑到2.1万辆;
宋Pro DM、元EV、E5车型,在2018年合计销售了12万辆,贡献了当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近一半的销量。但宋Pro DM从2018年的3.9万辆下降到2020年的0.3万辆;元EV从2018年的3.6万辆增长到2019年的6.2万辆后,又下降到2021年1-8月的1.4万辆;E5从2018年的4.6万辆下降到2019年的3.3万辆,此后不再披露数据。

归根结底,比亚迪缺乏一款经典车型,像压舱石一样,稳定住整体销量。
比亚迪并不是第一次玩脉冲。在2009年前后,比亚迪已有过一轮脉冲式升降。
2007年到2009年,比亚迪F3车型的销量从9.9万辆提拔到将近30万辆,比亚迪也趁势推出了F0、F6等车型,将整体汽车销量从9.9万辆提拔到44.8万辆。
可惜比亚迪F3车型表现并不稳定,其年销量很快下降到2011年的18.3万辆,2014年的11万辆,2020年仅剩下1万辆左右。
同期推出的其他车型销量也未能挽救颓势,比亚迪的整体销量从2010年的52万辆下降到2014年的37.3万辆。
多生孩子打群架 VS 打造经典车型


成功的汽车企业都打造过经典车型。
例如大众的甲壳虫和捷达、福特的野马F150、本田的雅阁、丰田的凯美瑞等等。
经典车型的特点包罗:占据细分领域的销量冠军位置,并远超第二名;生命周期超长,不断换代,持续畅销;盈利能力强,能给企业带来实际效益。
经典车型销量历久不衰,支撑汽车公司销量保持稳定,让企业能够安心积累,构建品牌实力。
很难说是汽车企业打造了经典车型,还是经典车型成就了企业的长久发展,并塑造了品牌个性。
中国汽车企业则偏爱“多生孩子打群架”的套路。十几年前,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提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根本薄,穷人家要多生几个孩子,打架时候抱团,才不会被欺负。
奇瑞汽车打造了奇瑞、开瑞、麒麟、威麟四大品牌,推出了众多车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也采取类似的策略,推出了帝豪系列、远景系列、博越系列、领克系列等众多车型。
比亚迪在销量脉冲式上涨后,也趁势推出多种车型。
但自主品牌鲜有经典车型出现,大多数车型要么生命周期不长,要么难逃“上的快、下的也快”的运气。
长城汽车(601633.SH)2011年推出的哈弗H6是个例外,长年占据10-15万元SUV细分市场的销量冠军,2015年销量是第二名的1.5倍,2020年销量是第二名的1.4倍,已经实现了三次换代。其销量从2012年的11.2万辆提拔到2016年的58万辆,2020年依然卖出了37.7万辆。
“多生孩子打群架”的套路,在不成熟的汽车市场更容易获得成功,因为在消费者可选择产品少的市场中,车企凭借价格优势,很容易获得销量爆发。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正走向成熟,各细分市场的车型竞争愈发激烈,消费者也越来越挑剔,唯有打造经典车型,企业才能长久发展。
比亚迪与特斯拉的差距在哪里


2021年5月,比亚迪销售了3.3万辆新能源车,这是2019年以来的月度销量首次超过3万;6月继续提高到4.1万辆,7月达到5万辆,8月达到6.1万辆。
1月-8月,比亚迪合计销售了26.6万辆新能源汽车,超过2020全年的19万辆。
但是,比亚迪依旧困于无经典车型。
比亚迪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主要依赖汉、秦、宋、元、唐系列新能源车型实现。
8月份,比亚迪汉DM和汉EV两款车型,合计销售了9035辆;比亚迪秦PLUS DM车型销售了1.3万辆,秦PLUS BEV车型销售了7633辆。
这些车型的销量,远低于同期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Model 3的2.7万辆;相比于理想ONE车型的9433辆,以及小鹏P7车型的6165辆,也未能拉开大差距。

与特斯拉对比,比亚迪的这个短板更加扎眼。
今年8月,比亚迪有90%的销量来自于新能源车,意味着比亚迪已切换为新能源车企业,能够直接比对特斯拉。
此前,比亚迪更依赖燃油汽车,直到2020年,比亚迪仍有56%的销量来自燃油车。
比亚迪和特斯拉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都是2003年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二者都具备极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并以此将产品成本不断降低;二者都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掌控了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能力,包罗电池技术、芯片、动力体系、整车制造等;二者目前都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
而经典车型的有无,则是二者最大的差别。
二者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积累上也存在差异,但自动驾驶应用尚未成熟,这个差距仍有时间改变。对于当下,最关键的是畅销车型。
从销量上看,7月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并且还在加速。
根据财经十一人测算,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总销量能追赶到特斯拉的一半左右,比亚迪的汽车业务毛利可达到特斯拉汽车业务毛利四分之一左右;但目前,比亚迪汽车业务的市值仅相当于特斯拉汽车业务市值的十分之一。(见附注
特斯拉走的是经典车型路线,比亚迪奉行多车型战略。
特斯拉的Model 3,2018年全球销售了13.6万辆,2020年上升到36.5万辆。2020年,特斯拉73%的销量来自于Model 3一款车型,当年特斯拉实现了1708亿元的汽车业务收入和423亿元的毛利。
比亚迪目前仍偏爱“多生孩子打群架”的模式。
根据比亚迪公告,比亚迪将打造海洋系列车型。继8月29日发布海豚车型后,未来还计划推出“海鸥”、“海豹”、“海狮”等新车型。
没有一家汽车公司不想打造历久弥新的经典车型,中国车企多选择打群架模式,其实是能力圈内的理性之举。但是,比亚迪在新能源车赛道已跻身世界一流,有实力、也有责任在打造经典车型上做出表率。
比亚迪和特斯拉之间,相隔的不是太平洋,而是一款经典车型。
备注
文中销量均为批发口径,数据来自比亚迪月度产销快报、比亚迪财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盖世汽车资讯;
文中业绩数据来自于比亚迪财报、特斯拉财报、万得资讯。
附注
若今年9-12月比亚迪能保持每月6万辆的销量,则2021全年销量可达50万辆左右,特斯拉2021年上半年全球销售38.6万辆,预计全年销售100万辆左右。
根据过往比亚迪车型销售均价及比亚迪2021年各车型销量,并结合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估算,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车均价为18万元左右,燃油车均为9万元左右;根据比亚迪汽车业务2015年以来的毛利率数据,剔除2020年汽车业务中包含的口罩业务对毛利率带来的扰动,保守估计2021年毛利润为21%;由此可推知比亚迪2021年汽车业务毛利在214亿元左右。
比亚迪新能源车的收入包含两部分,一部分由消费者支付给比亚迪,另一部分由政府支付给比亚迪(新能源车补贴),销售发票上的价格是两部分之和。
特斯拉2021年上半年汽车销售毛利为323亿元,毛利率为23%,按照年销量100万辆,推测其汽车销售毛利超过800亿元。
特斯拉目前市值约为5万亿元左右(按1美元兑6.67人民币的期末汇率换算),毛利主要来自于汽车业务;比亚迪总市值目前约为7000亿元左右,70%左右的毛利来自于汽车,简单估算其汽车业务市值约为5000亿元左右。
作者为《财经》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财经》记者尹路对此文亦有贡献,编辑:马克
《财经》产业研究中心 聚焦资本市场,研讨公司成败、探究行业兴衰,发现价值,警示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0 20:22:5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我看不上比亚敌现在觉得不错,很多人对比亚敌开始改观,你别拿以前说事,所有汽车中我认为比亚敌的龙颜是最看的,加油加油比亚迪把打压中国的西犭句赶出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0 21:04:4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技术迭代又快,,只有不断变化才能更好适应消费者需求,抓住了需求才有机会成就经典。诺基亚的铃音经典吧,它现在在哪?活着才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0 21:33:4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乃高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0 22:32:1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里胡哨做了一大堆,不如精雕细琢出几款经典车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1 06:59:5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排队买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1 07:24:4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亚迪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1 08:06:3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亚迪品控比吉利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1 09:29:2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亚迪外观还差点意思,虽然汉外观不错,但有点用力过猛,希望有一家国产车企能够造出像特斯拉Model3一样好看外形的电动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1 09:38:4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看好纯汽车制造企业,看看他们的净利率就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位
Empty Ads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