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年前,17岁的少年,卖了肾,换了手机。
10年后,他的身体向他索了债。
如今,仅存的一个肾也由于感染,造成了三级残废。
由于肾衰竭,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生存已经不能自理。
父母不得不辞掉了工作,照看躺在床上不能自理的少年。
一个阳刚的少年,后半生只能生存在床上,且前途未卜。
少年生无可恋,死又不敢。
更不知上天在什么时候,还会继承向他索要剩下的生命。
一个家庭,今后负债累累,父母心力交瘁,疲劳不堪。
原本幸福的生存,为何落到如此地步。
少年的遭遇,我们该同情,还是该指责,还是该反思?
但,又该指责谁呢?
当年这个少年,17岁,正在高中校园里读书。
他的家境不富裕,父母出卖劳动力赚钱养家,供他上学。
当年,有一个科技产品,受到全国的追捧,它叫做“苹果4”。
在当时,谁手里拿着这样的一个手机,都会招来羡慕的目光。
拥有苹果手机的人,以此炫耀,乐此不疲。
当年还流行一句话,叫有苹果手机的人都没有兜,因为有兜也不会揣进兜里。
就是为了虚荣,为了炫耀。
还在上学的17岁少年,也不例外,也沉浸在了这种虚荣的幻想之中。
幻想着同学们那羡慕的目光,幻想着那个心仪的女子娇羞的脸庞。
于是少年鼓起勇气,跟家里提出要买苹果手机。
可是,家里没有钱给他买这样的手机,连上学的学费都是家里省吃俭用,东拼西凑而来的。
但,即使这样,也没有打消他的虚荣之心,他渐渐地失去了理智。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少年在网上发现了一个“捷径”,不仅可以买的起手机,还能“大赚一笔”。
这个机会就是用肾换钱。
在长处的驱使下,在虚荣心的作祟下,少年走进了那地下的小黑屋。
一个身穿白大褂的人,手里拿着手术刀。一针麻醉剂扎进了少年的身上,两分钟后,少年已经感觉不到了疼痛。
此时的他,不仅没有害怕,或许还在激动,因为马上就能买的起手机了。
没多久,手术终于结束了,少年不顾本身的身体,迫不及待的跑到了手机店,买到了那令他激动的苹果手机。
回到学校,他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同学的羡慕之情,此时的他,无比的激动。
完全不知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
不久,少年的父母得知他不仅买了手机,还买了一台ipad。
父母都很诧异,怎么可能买得起那么贵的手机呢?钱是哪来的,是借来的还是偷来的?
在父母的追问下,少年终于跟父母交代了本身用卖肾买手机的事。
父母看着儿子身上那道触目惊心的伤疤,竟无语凝噎。
我们能单纯的去指责少年吗?
有人说,这少年真是不懂事,不明白父母的苦,家庭条件那么费力还要买手机。
但事实也并非如此吧,反倒是少年明白家庭困难,所以,才用本身的肾去换钱。
只不过是做法有些极端,但是少年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本身错了。
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但这些心理,不正是每个青少年都会有的心理吗?
不就是因为在少年出现这种心理的时候,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置惩罚,没有得到好的教育吗?
让孩子接受教育,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习正确的“三观”,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心智没有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是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教育和培养的,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一个未成年人。
那我们应该去指责父母吗?
父母为了能让孩子上学,只能辛辛苦苦的打工赚钱,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
有很多父母也感到很无辜,因为孩子每年上学,除了交学费,还要各种米饭钱。
现在的学生,高中的生存都已经达到了1000元,大学的时候,每月要1500到2000。
对于一个普通打工者,去除生存开销,供一个孩子上学真的很吃力,根本没时间陪孩子,更别提教育了。
有很多家庭,为了赚钱,父母不在孩子身边,要不就留在老人那里抚养,要不就是在学校里,每月给孩子打钱,真正陪在孩子身边的时间有多少。
父母的两难全:
不工作,养不起你。
去工作,陪不了你。
我亲眼见过这样一幕,刚刚过完年,爸爸又要出去工作了,一个小女孩,哭着喊着,拽着爸爸的衣角,叫他不要走。
看着孩子哭红的双眼,作为父母,当然是不舍得孩子,但还有别的选择吗。
没有任何一个父母是心如磐石的,都是想要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都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只能在去与留中做出一个选择。
脱离子女,积极打拼,真的就会得到理想中的结果吗?
也不尽然。
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父母的任劳任怨,可以或许换来子女的感恩与自立也还好。
如果,父母的辛苦付出,换来的是不感恩,不明白,父母又会是什么感觉呢?
最近一个非常火的视频,父母在工地风吹日晒,子女却在酒吧挥霍,嘴里还唱着,不怕风雨吹,不怕太阳晒。
这种“音响一响,父母白养”的情况,绝对不是个例。
你看到这样的情况,会觉得可悲吗?
不得不说,出现这种情形,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
孩子的发展是离不开父母的教导的,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又该反思什么?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导致孩子出现各种问题的罪魁祸首。
父母望子成龙,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考的一个好分数,考上还大学,将来可以或许出人头地。
但如果孩子有了分数,没了人格,最后培育出来的人才还是败类呢?
关于教育,总书记也提出了:
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这个不行。
这是总书记说的话,一语道破。
也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反思一下,是否应该在拼搏的路上停一停,好好的陪孩子一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