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的10月10日为"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
今天天津市安定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儿童神经病学研究室主任——孙凌来为您讲解如何更好的处理亲子冲突。
“如何处理亲子冲突”
当父母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并有意回避自己,不愿与自己沟通时,就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了:
(1)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孩子述说的理想、看法、困扰和苦恼,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注意倾听时不插嘴、不评论、不教训;
(2)对孩子不要过分唠叨,多给孩子以鼓励而不是直接夸奖或责备。
(3)减少对孩子过多的照料和要求,在生活起居、服饰发型等不太重要的事情上可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要给孩子选择的自由。
(4)如果孩子的行为已经发展到无法在家里协商解决的田地,可以寻求心理大夫的帮助。
如何做好青春期孩子的家长
人们习惯把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分歧称为“代沟”,其原因主要是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变化,青少年的独立意识日益加强,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他们希望与父母享有平等的权利,要求父母肯定他们的观点,对于自己的隐私权特别敏感。
作为父母,要充分理解孩子的这些变化,及时调整角色,要从“保姆”式的关系变成“朋侪”式的关系。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只要不是原则性题目,就不要事事干涉和指点,让他们能够有机会自己去处理事情;要了解时尚信息和孩子们的喜好,力求与孩子找到共同话题。
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在青春期的变化,老是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看他有没有刷牙呀,按没按时睡觉啊,在房间里是玩手机呢还是做作业呢,交往些什么样的朋侪啊,这样就很轻易引发和孩子的矛盾冲突,在遇到难以处理的危机时,孩子也不会寻求父母的帮助,反而轻易引发心理题目。
“父母和老师该如何应对
孩子的厌学情绪”
一份关于学生心理的调查报告显示: 14%的小学生、29%的初中生、26%的高中生存在厌学心理。学生厌倦学校和学习,是让家长们非常头疼的事。
作为家长和老师,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教、批评或是惩罚,首先要分析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如果孩子是因为怕学习失败或者学习动机受损,就要多给孩子一些关心、鼓励、具体的帮助和引导,耐心细致地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如果怀疑孩子可能是罹患了心理障碍而影响了学习能力,比如多动症、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等,就要及时就医,采取专业的治疗手段,有针对性地处理他们的心理障碍。对于已经出现了严峻厌学甚至频繁离家出走的孩子,学校、家长要积极寻求心理大夫的帮助,找到原因及时处理,共同帮助孩子走出低谷。
供稿: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
编辑:孟凡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