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黑龙江中东部出现大到暴雪,鹤岗、佳木斯、双鸭山局地大暴雪。到今天早晨6点,上述地区积雪深度20~35厘米,佳木斯和双鸭山局地42厘米。今天,黑龙江部分地区仍在下雪,但降雪强度明显开始减弱,范围也开始缩小,这意味着,“雪台风”东北气旋对我国东北地影响逐渐趋于结束。
实际上,在我国中东部,南下的寒潮吹散水汽,已经造出了卫星云图上的大片晴空区,这样一来,除了东北的雪减弱,寒潮在我国的影响也已经趋于结束——今天下午15点,从24小时气温变化图上看,今天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回升,北方不少地方普遍升温6-8度,和之前相比今天白天明显开始转暖,强降温已经基本结束,因此,中央气象台11月23日10时公布解除寒潮蓝色预警。
比如11月23日下午,在一片明媚的阳光中,我国北方的0度线已经大举北收到长城以北,京津冀河南山东山西多地午后气温普遍在10度左右。
作为今年下半年第三次寒潮天气,中央气象台指出这次寒潮气温降幅超过6度的国土面积为670万平方公里,约占天下面积的69%,北方大部地区及江苏、安徽、浙江中北部、江西北部等地出现今年下半年以来最低气温。那有的网友就要问了:10月到11月已经来了三次寒潮,这是不是冷冬前兆?接下来还会有大寒潮吗?
实际上,接下来一段时间,欧亚大陆的天气形势仍然风云变幻,中央气象台的预报中已经指出,11月27-30日,还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而超级盘算机的预测中则指出,真正的变化可能是在12月上旬——12月2日前后,中亚和西伯利亚上空暖脊猛烈发展,同时东边勘察加半岛附近也同样发展出强盛的暖脊,最终组合成了“两边高中间低”的经典模式,可能会促成一次横槽转竖过程。
从目前的预测中看,12月上旬西伯利亚等地堆积起来的冷源强度比较强悍,横槽转竖将引动大量寒冷气团深入我国北方地区。按照这一预报,这将可能是12月的一次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
和11月的寒潮相比,这次暖脊和北极涡旋的配置有些不同,组合成冷空气南下形势更加偏东,这样一来,预测中12月上旬大举南下的这次冷空气比起11月的两次西路寒潮要偏东许多,影响范围可能会小一些,但因为目前预测冷源比较强,对于我国的影响不一定会小。
总的来说,在11月27日之前,寒潮南下后的间歇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都将以平稳为主。但在11月27日以后,我国天气将再次变得激烈起来,大家还需要持续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