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69|回复: 2

王家卫影戏中服装造型的审盛情蕴与文化内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7 14:30:36|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国香港影戏中,王家卫影戏以独特的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好,丰富了观众的视听体验。其中,王家卫影戏中的服装造型关乎影戏审美情趣的表现,对于体现影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具体探讨王家卫影戏服装造型的审盛情蕴与文化内在。
王家卫影戏服装造型的审盛情蕴
在王家卫影戏中,服装造型是人物塑造的关键一环,负担着重要的表意功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出现出深厚的审美内蕴。起首,服装造型具有色彩美。王家卫影戏按照美学原理搭配服饰,使服装造型成了影戏中的闪光点。不同人物穿着的服装各异,既体现了人物的身份特性,又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尤其是鲜亮的色彩,使服装造型更具装饰性和个性,引导观众自发地进入影戏情境之中。在影戏《重庆森林》中,大雨滂湃而下、灯光交相辉映、色彩强烈碰撞交融,组成了缤纷瑰丽、节奏舒缓的世界。在如许的氛围下,王家卫用极其敏锐的美学理念编织故事,勾勒出一个个富有质感的画面。其中有身着蜡笔绿色裙子的女孩,有穿着黑色高跟鞋的女性,有套着蓝色心形T恤的孤独女服务生……导演对服装的选择极具把握能力,以不同色彩的简单衣饰体现着人物的身份与地位,暗示着人物的性格与心境。服装与人物互文,既体现出人物被都市生活浸染的外在绚烂,又透过这些鲜亮的颜色反衬出喧嚣都会背景下人物的孤独感。
其次,服装造型具有动态美。在王家卫影戏中,服装造型并不是静态符号,而是具有表意功能的动态元素,与故事情节、时代背景等紧密相关。导演将服装造型作为隐喻表达的载体,突出了服装造型的语言功能,使服装造型传递出了具有特殊价值的信息。影戏《花样年华》是王家卫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片中女主角拥有20余条婀娜多姿的旗袍,这些旗袍上印染了万花筒般的花朵、条纹、格子图案,展现了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令人眩目的旗袍使张曼玉时而忧郁,时而雍容,时而悲伤,时而漂亮,每一件旗袍都代表了女主角的心情。同时,旗袍又束缚了女主角的行动自由,体现了人物的克制和隐忍。在浪漫梦幻的影戏场景中,旗袍的主人正在逼仄的寓所里与所爱之人上演着悲欢聚散。裙子上的色块相互碰撞,正暗示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彷徨。旗袍像一把道德标尺,套在女主角的身上,没有丝毫的宽松。因此,银幕上的苏丽珍永远是言行谨慎、步态平稳、循规蹈矩。
最后,服装造型具有文化美。王家卫影戏具有独特的文化形态。从某个角度来看,服装造型是角色的外部包装,关乎人物形象的直接出现、关乎观众的审美感受。王家卫深知服装造型的重要性,着力突出服装造型的表意功能,使用服装造型反映行为意识。当影戏中的服装超出形式范畴进入精力领域,就成为了文化的载体,如影戏《花样年华》中的旗袍可以视为东方文化的代表。王家卫突出了服装造型的文化性,将其作为提升影戏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其创作的影戏以精致的服装造型增强了艺术表现力,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要,激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无论是《重庆森林》中时髦的金发女郎造型,还是《花样年华》中摇曳生姿的旗袍造型,都带给观众审美的愉悦感,使观众完全进入了影戏情境。可以说,王家卫在影戏中运用的兼具传统文化特色与现代艺术气味的服装造型,以具象的画面丰富了影戏的艺术表现形式。
王家卫影戏服装造型的文化内在
王家卫影戏的服装造型在表现剧情的同时,也展现出丰富的时代和文化精力。服装造型看似简单,却在影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社会文化的长期积淀。一方面,服装造型受到时代文化的影响。中国香港是王家卫大多数影戏故事发生的地域被页粳人物服装造型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王家卫影戏中,服装造型是影戏审美表现的关键,也是文化表现的关键。服装造型弥补了语言文字的不足,提供了视觉化形象,使影戏的文化解读更加生动。王家卫用独特的艺术表现诠释了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中国香港文化。比如影戏《重庆森林》中女主角穿着宽大的碎花T恤或衬衫,梳着干净利落的短发,正是90年代女孩日常装扮的缩影。而影戏《花样年华》中苏丽珍穿着精美考究的旗袍,梳着一丝不苟的发型,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香港浮华的社会景观。那时旗袍为中上阶层女性的普遍服装,且旗袍袍身紧窄,强调纤腰,裙摆收窄,领子加高,穿在身上颇有婀娜多姿之感。影戏《一代宗师》中张永成的旗袍婉约端庄,不加刻意修饰,真实体现了当时普通女性的审美;宫二的旗袍刚毅干练,黑色素衣只点缀几朵白花,既体现了这个女子的别样风韵,又暗含高洁傲岸的武人风骨,精准刻画了20世纪40年代习武之人的形象。
另一方面,服装造型受到传统文化影响。在影戏中,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服装造型别具韵味,有用烘托出主角人物的形象,使影戏人物塑造更加立体饱满。王家卫擅长在影戏中运用传统色彩,服装颜色体现了导演对于传统文化的独特思索,具有一定的哲学意味。他在影戏中展现传统文化,对服装造型精益求精,使影戏服装成为民族性体现的有力载体。棉麻是古代社会服装制作的重要质料,在影戏《东邪西毒》中出现了大量的棉麻服装。影戏中,人物穿着的棉麻布衣款式多样,版型剪裁简约流畅,几乎没有装饰物,粗糙褶皱形成不规则线条,形成如抽象画般的粗粝美感。同时,棉麻服装搭配人物缭乱不羁的发型,显得随性朴素、纯粹自然,使沙漠中的别样的英雄故事更加悲凉壮阔,具有独特的气质与风韵。
此外,服装造型受到都市文化影响。王家卫的很多影片中都能找到都市文化的影子,对影戏服装造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影戏《重庆森林》《堕落天使》展示了20世纪90年代的港式风情,其中的女性造型极具都市特色,很多时尚单品都借鉴于时尚圈。比如《重庆森林》演绎了失恋警察与神秘杀手的邂逅,其中林青霞饰演的人物戴着金色假发,身着驼色浴袍式风衣,脸上是一副红黑色墨镜,形象前卫。可以说,王家卫影戏中的服装造型,既承传统,亦开新风,出现出多重文化意蕴。
(作者系太原师范学院设计系讲师 张茹)
来源: 《中国艺术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7 08:16:1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9 10:36:01|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微笑][微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