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589|回复: 0

提高孩子执行技能的十条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6 22:10:19|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r>(《聪明却混乱的孩子》第五章读书精华)
01教孩子他不足的技能,而不是指望孩子本身学会
有些孩子天生就会运用执行技能,而另一些孩子却不能。
我们应该教会孩子:
确定问题行为——辨别目标行为——涉及和执行教导顺序(密切监督——逐步淘汰——直到隐去)——最终目标是将教给他们的技能内化于心,自由运用。
可以通过铺垫,甚至玩一些游戏,鼓励孩子从团体上发展执行技能。


做法举例:


孩子上小学后,我发现他不会收书包(可能有些孩子不消教就会),我发现这个问题非常影响孩子的学习。
一是经常丢东西、收漏东西,二是书包七零八落,当开始上课时,孩子找东西,完全不知老师所云。
虽然反复教了很多遍,孩子还是学不会,于是我就带着“一定要练习孩子收好书包”这样的目标,先做铺垫,给孩子聊天。
通过聊天,同理孩子的感受,他知道妈妈懂他的挣扎和狐疑。
聊完以后,我邀请孩子一起制定作战计划,带着孩子按计划一点一点的练习,最终孩子将这项技能内化于心,自由运用。
具体可以移步我之前写的练习孩子收书包,不是反复说教,而是........





02 评估你孩子的发育程度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独立性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了解什么是孩子的正常状态,使我们不会对孩子抱有太高的期待,是解决执行技能不足的第一步。
适合大多数孩子的执行技能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
当你的孩子执行技能滞后或不足,你得介入干预。
你要将任务的要求与孩子的发育程度匹配起来。


做法举例:


我的孩子已经四年级了,大多数孩子四年级是可以独立完成作业的,但是他还做不到,这就是他在执行技能上的滞后和不足。
如果我放任不管,孩子会在作业上很挫败,浪费很多时间在作业上,这会让他越来越反感和讨厌写作业。
以是,我得根据孩子的能力,匹配他需要完成的作业。
比如,简单的作业就让他独立完成,而他特别恐惧的数学练习册我就得花点时间辅导他做,在辅导的过程中也可以帮他复习一下学的知识。
否则,他要么不愿意做,要么做的全都是错的,这会让他更加挫败。







03 从外部转向内部


从改变孩子的外部因素开始。
比如:
提示孩子睡前刷牙,而不是指望他本身记得;
使任务简单化,而不是指望年幼的孩子花很长时间完成;
控制生日派对的规模,以避免难以控制情绪的孩子受到过度刺激;
让小的孩子穿过繁忙停车场时抓住你的手。


做法举例:


我练习孩子睡前程序和起床程序时,不能指望给孩子说一遍,他就能记住,而是把这些程序打印出来,贴在显眼位置,让他们视觉化。
同时,我还会带孩子看着表格做一段时间,直到这些程序已经内化在他们心里。
具体可以移步我之前写的假期造就孩子这些习惯比补学习重要太多了




04 改变外部因素,包括改变环境,调整任务或改变与孩子的互动方式等


比如让留意力缺陷的孩子在厨房做作业,以便你可以监督提示,并鼓励他。
对于情绪控制能力差的孩子,可以一次只跟一个孩子玩,父母也要监督。
做法举例:


大宝写作业经常喊困,没精打采。
以是,我看他状态不对的时候,就会带他去楼下亭子里写作业,在家里他精神很差,但是来到户外,他就会好很多。
这样就是在改变外部因素。







05 运用孩子天生渴望本身掌控的动机


孩子从小就在奋力争取掌控本身的人生。
你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支持孩子的计划:比如确定日常事务并制定日程安排表,以便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将会发生什么。
父母的日程安排表占主导,率先占据空间和时间,以此淘汰孩子的抵触。
插入一些选择,让孩子有掌控感,让孩子选择做什么家务,服务情的秩序。
一小步一小步地练习,并逐步提高要求。
运用谈判:奶奶法则(让孩子完成任务后,给他实时奖励)避免我们经常说不,让孩子从必须做过渡到想要做。


做法举例:


我会把孩子需要做的事情和孩子商量后,帮他列成表格,打印出来。
让孩子知道他需要做些什么,这样就可以避免在他完成一些事情后,发现还有事情要做就会很抵触的情况发生。
当然,孩子可以本身决定做这些事情的顺序和时间,让他有掌控感。
一旦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一个任务就会立马发一个贴画,这些贴画集够10个有小奖励(给代币),集够50个还会有大奖励,就是让孩子抽取愿望清单。
具体可以移步我之前写的怎样练习孩子执行假期计划?










06 改变任务,使之与孩子的能力匹配,以便孩子尽力去做


孩子不擅长的事情:可以将任务分解,刚开始只让孩子完成一步,反复练习直到孩子掌握了,闭着眼就能完成时,再进入下一步。
以铺床为例,可以只留最后一步,比如你铺好后,只让孩子把枕头放好。
或让孩子做第一步,只让孩子把床上最外貌的床单铺好。
对于孩子不喜欢,需要付出努力的事情,可能会酿成战场,需要做调整。
让第一步足够容易,并在他完成第一步时立马给予奖励,逐步提高要求或延伸时间,达到要求时实时奖励。
我们需要权衡任务对孩子的难度,可以用量表让孩子评价任务难度,把10分难度的事情降到3分难度。
对于家庭作业,可以让孩子制定计划,让孩子决定先做什么,鼓励他在难度大的作业过程中适当苏息,或在容易和难的作业之间切换。


做法举例:


三年级的时候,孩子用钢笔写生字,特别困难。
一页生字至少要用2-3个小时,经常为此写作业到很晚,严重影响睡眠,关键是孩子很恐惧这项作业,这估计就是10分的难度。
我当时就帮孩子写作业,我用铅笔写,然后让孩子用钢笔描,难度就低落到了2-3分。
随着孩子不断地进步,我对他的帮助也循序渐进地淘汰,直到孩子可以本身独立完成这项作业。
具体可以移步我之前写的我哀求老师减免作业,还帮孩子写作业!






07运用刺激增强结果


刺激就是奖励。
熟练掌握技能本身就是一种足够的奖励。
还有可以和爸爸一起服务情,获得完成一件事情的成就感。
还需要额外奖励,让讨厌的事情变得不再那么讨厌,帮助孩子学会推迟满足。
做法举例1:
前面我提到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就会立马发贴画。
除了这些物质上的奖励,我也经常使用口头上的奖励,以此来提高孩子的成就感。
比如,孩子之前非常害怕写字,我一旦发现他偶尔写的字不错时,就会实时表扬他。
别的,我还把这些不错的字贴在显眼位置鼓励他,让他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励他更好地写字。
具体可以移步我之前写的 我是这样帮助孩子渡过书写困难期
做法举例2:


我发现孩子的某一篇作文写得不错,我都会用很欣赏的眼光看他的作文,还会津津有味的读一遍,并问他能不能拍照留念,发朋友圈,他一般都会非常开心。
在练习孩子起床磨蹭上,我也运用了足够的外部刺激来练习孩子的起床速率,结果还是很不错的。
我的孩子爱听故事,以是,我就设定小目标,达到小目标就奖励听故事。
可以移步我之前写的孩子起床磨蹭让我抓狂,终于找到了破解妙招








08 为孩子的成功提供适当的支持


给予太多支持,孩子独立执行任务的能力得不到提升。
给予孩子太少支持,孩子无法完成,也无法提高他们的执行能力。
怎样均衡?
让孩子尝试,直到孩子无法继续时才出手帮助,需要让孩子反复练习,你也要在孩子做不到时实时出手帮助。
但不要为孩子服务,大人只提供支持,可以是实际的支持,也可以是口头上的支持。
做法举例:
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我一般都会观察,如果孩子不会,先引导他思考,还是不会,就和他一起去看书,或一起讨论。
如果还是不会,那就只能讲给他听啦!







09 在孩子熟练或成功掌握技能之前继续支持和监督


不要过早期待孩子能独立坚持按照你教的方法做下去,21天养成一个习惯过于乐观。
多留意观察孩子进步的微小信号,你越能精确地找准问题,就越有可能看到孩子的进步。
可以用量表来记录问题出现的频次或持续时间,以此监测和核实孩子的进步,这有助于你发现孩子的进步。
刚开始尝试改变某一种行为时,可能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过段时间才会出现明显的进步。
你设计干预步伐越仔细,就可能越快看到孩子的进步。


做法举例:


孩子之前回到家换鞋后,经常会把鞋子留在地板上。
我们大人也会,以是门口经常是一堆的鞋子。
为此,我们一起制定了规则,每个人回到家换鞋后要把鞋子立马放到鞋柜里面。
如果谁没有做到,就要做一件对方指定的家务活。
这个习惯造就21天根本不可能养成,需要长期相互监督。
不过孩子进步还是很大的,大部分时候都能做到换鞋后,立马把鞋子放进鞋柜了。
每当他这么做的时候,我会立马给他发一个贴画,当然也会继续支持和监督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







10 你对孩子的支持、监督和激励,要逐步减小,绝不能突然取消
逐步延伸提示时间或淘汰提示次数。
当孩子不需要一再提示时,不要总是提示,但也不要完全取消。
做法举例:
寒假的时候,我和孩子一起做了假期计划表,刚开始,我需要每次都提示他。
随着,他逐步认识了本身要做的事情,我就只是偶尔提示。
到后来,他已经全部记在心里了,我的提示也就越来越少了。
可以移步我之前写的孩子的假期计划终于做好了








ABC模式


灌输执行技能的三种方式:ABC模式,A前因,B行为,C后果。
有三次时机采取步伐。
改变A也就是行为发生之前的事情(外部因素或环境)
B直接着眼行为本身(通过传授和教育)
C通过强加的后果(激励或惩罚),这个内容第七章会具体介绍。
邹邹的解读:
abc理论很简单
a代表事情
b代表想法
c代表行动、情绪
很多人觉得a决定c,认为发生了什么,导致了本身的情绪和行为。
其实不是的,是b决定了c,是我们的思想决定了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以是咱们得不断地改变本身的b(思维),改变认知。
这也是认知疗法的焦点理念。





END
<hr>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小满育儿 伴随学困”,转载需经作者同意,欢迎转发分享!公众号有更多音频、视频文章,欢迎阅读收听、点击观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