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文章,来自典哥的好朋友——果壳病人(ID:Health_Guokr)。
她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怀孕时得了输尿管结石的准妈妈的故事,疼痛让她不停地上厕所和呕吐出绿色的胆汁。
最后是输尿管支架管帮她度过了孕期。下图为被拔出的输尿管支架管(俗称双J管),上面竟布满了土壤般的结石。
(被拔出的、布满结石的双J管丨作者供图)
2020年3月,我怀孕了,双胎。
我在孕前有规律运动的习惯,每周两次健身课雷打不动,疫情期间也会每天在家锻炼。倒不是我有多爱运动,而是因为我有生理性低血压,运动可以加强血液循环,不运动的话我的小腿就会因血液回流阻滞而肿胀。
怀孕后,我自然而然地谨慎了一些,能快速提升心率的高强度运动都停了下来。5个月时,我的腿已经肿胀到影响睡眠了,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游泳是比较安全的孕期运动项目,水压还能帮助腿部血液回流。
那还等什么,果断收拾东西去游泳呀!
谨慎型人格的队友并不支持我游泳,但耐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委曲帮我找了一个酒店泳池,以为人能少一点、安全一点。
过去一看,偌大的泳池就两个人。蛙泳半瓶水的我占据一个泳道,在队友的“密切关注”下,晃晃荡荡地游了起来。
大概游了半个小时左右,泳池突然涌进来一群十来岁的小孩子。十来岁的小孩子啊,正是精力充沛且破坏力爆棚的年纪,他们一边笑闹一边在泳池中横冲直撞。我怕被撞到,就想赶紧游回池边苏息,刚游到小朋友们附近,就看到有小孩子冲过来了,吓得我拼命蹬腿逃离“危险区”。
到了岸边,我感觉腰左后侧有点不惬意,以为是刚刚蹬腿太猛扭到腰了。当时疼得并不严重,我决定不告诉队友。毕竟他是百般反对我去游泳的,要是被他知道我扭到腰,那以后就更不可能让我去游泳了,甚至会把这件事情加入他日常对我的碎碎念中,成为让我听他话的“把柄”。
我便神态自若地出水冲澡去了,想着热水澡或许可以缓解肌肉不适,再拉伸一下就能好了。谁知疼痛越来越严重,等我冲完澡,已经疼得连穿衣服都不得不扶着墙了。这么疼肯定是有问题的,我头发都没吹赶紧出更衣室向队友求助。果不其然,从泳池到车上这一路,队友一边搀扶着我,一边碎碎念我不该不听他的话来游泳。
等上了车,我已经痛得记不起队友还有没有碎碎念了,只记得自己突然想吐,情急之下捡起一个纸袋就吐。比起平时吃坏东西的呕吐,这次的呕吐可以说是非常顺畅省力,一下就把胃里的东西吐干净了,嘴里也没感觉到平时呕吐那种严重的胃酸味。
我们都猜疑这个疼痛跟怀孕有关,所以第一时间去了省妇产医院急诊。可能是因为疼痛,等待就诊和查抄的时间变得无比漫长,我蹲在急诊B超室门口一秒一秒地挨着。
比疼痛更难熬的,是我的担心和自责,我担心疼痛的原因是宝宝出了问题,我自责是自己坚持去游泳才导致意外发生。而这越来越严重的疼痛似乎也在不断提醒我:我的想法是对的。
终于轮到我做B超时,我已经痛得连上查抄床都有些困难了,B超探头的触碰更让疼痛加剧。
当医生说“宝宝没事,卵巢子宫也没事,就是输尿管里有个结石”的时候,我松了一大口气。身边得结石的人挺多,这病有成熟的治疗方案,很快就能好起来的。
然而我错了。
因为怀孕,所以我这个结石不是简单的“输尿管结石”,而是复杂的“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妇产医院作为专科医院不能处理。
我们只好又跌跌撞撞地换了一家省级综合医院,然而不巧的是,这家医院只有泌尿外科,没有妇产科。泌尿外科医生不能在没有妇产科支撑的情况下接收我,只能让我先去急诊,挂些孕期可用的、能缓解病症的药水。
挂完药水后,我的疼痛丝毫没有减轻,医生说,他们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病历,因为妊娠期无法处理只能硬忍,忍着忍着也就不那么疼了。
好吧,那我就忍忍吧。
(正在做超声查抄的孕妈妈丨51yuansu.com)
出医院时天已经黑了,队友怕回家后我病情加剧来不及去医院,就带我在医院附近找了间酒店住下。
这一晚过得着实辛苦,疼痛折磨着我的侧腰。我不停地上厕所和呕吐,固然上厕所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马桶上干坐,呕吐也只能吐点绿色的胆汁,但这样似乎能让疼痛稍微减轻一点。疼痛减轻点我就能睡着,睡着了就感觉不到痛,然后过会儿再被痛醒,再去上厕所和呕吐,疼痛减轻再爬回床上睡觉,周而复始。
就这样折腾了一夜,天亮了,我的疼痛还真减轻了很多。队友紧张得一夜没合眼,我说我多少还睡了会儿。队友说:“我知道你睡了,你都打呼噜了……”
固然疼痛有所减轻,但我们还是决定再找个医院看看。这回我们终于找到一个既有泌尿外科又有妇产科的综合医院,急诊医生接收了我,咨询了妇产科医生后给我开了止疼药,药水挂到一半我就完全不疼了。
挂完水,我们又去了泌尿外科,医生建议我在输尿管里插一根输尿管支架管(俗称双J管),防止结石再次堵塞造成输尿管痉挛继而带来疼痛。这个管子不会影响妊娠和生娃,等分娩后拔了管子再处理结石就可以了。
我们担当了泌尿外科医生的建议,插管的是一位态度和蔼又技术高超的主任,他一边跟我聊天以转移我的注意力,一边就把管子插好了。他说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很多,双J管技术很成熟,他最近就处理了好几例。
当时主任给我使用了能维持6~9个月的管子,打算一根管子用到我生完娃。然而到了8月份,我突然开始出现血尿。
崽出生体重5斤6两,身长48厘米,身形“瘦长”——瘦长大约是好听的,用我妈的话说就是“皮包骨”。
去打卡介苗的时候,医生看着她,说“我已经很多年没看到这么瘦的新生儿了,这要怎么打针”,后来医生用针挑起皮肤才打好了疫苗。看着崽崽瘦得可怜,全家对我是一顿数落“都怪你孕期不好好吃饭”。
满月带崽去打疫苗和体检,保健医生说:“单看体重还算可以,一个月从5斤6两长到8斤,但是身高3个加号啊,都56.5厘米了,而且这个脸怎么没有婴儿肥啊?”
做发育评估的时候,护士们围着她可劲地看,都说没见过一个半月的崽长成标准的网红脸,下巴尖得都不需要去磨骨,胳膊上能看见肌肉线条,腿上“青筋”都清清楚楚,肚子上也没啥脂肪,摸起来硬邦邦的,不像别的小婴儿是软软乎乎的。也许因为稀奇,护士们查抄得很细致,发现孩子大腿根那里有个包块,可能是疝,建议去找医生多开个B超单。
孩子满一周岁之前,我一直坚持母乳喂养,固然很辛苦,但我也得以跟孩子共享许多亲密的时刻。哺乳期间我月经就有点不规律,有时候二十多天来一次,有时候三十多天来一次。但医生说哺乳期妈妈会有这种情况,让我不用太担心。
孩子一岁以后,因为工作的调整,我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于是断了奶。但孩子作息并不规律,经常很晚才睡,睡到半夜又会醒来一两次,要求喝奶粉、喝水或者抱抱。总之,我的睡眠长期处于混乱的状态。
孩子一岁半的时候,我的月经开始变得很不对劲儿了。我总是纠结于要不要垫卫生巾以及频繁地换洗内裤,着实心累。
有的时候,月经走了七八天,突然来一个返场,我又开始出血。出血量还比较多,会滴滴答答持续一两周。
最不规律的时候,月经来了七八天结束了,刚干净两天,又点点滴滴开始出血,然后第十三四天出血量增多,持续一两周,下次月经又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