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812|回复: 0

周师兄火了,让天下顾客重新认识重庆火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3 17:39:52|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师兄重庆暖锅原名“周师兄大刀腰片暖锅”,当年这道招牌令人们眼前一亮。
一款单品,改变一个行业。这种贸易现象,是存在的。比方苹果、费列罗、养乐多、戴森等等。
几年前,重庆暖锅行业蹦出一匹“黑马”。以一道“大刀腰片”单品出道,开启了重庆暖锅行业新篇章。
此后,大刀腰片在很多暖锅店的点单率都到达100%,重庆暖锅的菜品“标配”不再仅限毛肚、鸭肠,与之“平起平坐”的大刀腰片,可以说激发了重庆暖锅高质量发展的热情和干劲。
未来,大刀腰片将给重庆暖锅行业带来哪些可能?周师兄重庆暖锅创始人周到,也是这匹“黑马”的伯乐,他说,带着大刀腰片创业,不但为大家记住“周师兄”三个字,而是希望大众通过这道菜,重新认识重庆暖锅,懂得一锅好暖锅是如何炼成的。
算账
卖出的腰片连起来 长度超过三条嘉陵江
2021年初,周师兄代表重庆暖锅率先起步全国餐饮市场,进军上海、深圳成为“排队王”。仅半年时间,这家重庆暖锅已在上海和深圳连开三家直营门店。
其中,上海首店(徐家汇店)在正式业务一个月时间内,登上大众点评全城(上海)美食榜热门榜第一;深圳首店(KK MALL店)在正式业务7天后,飙至大众点评“深圳美食热门榜第一”;而近来新开张的上海二店(人民广场店),也在正式业务一个月内,获评大众点评全城(上海)暖锅热门榜第一。
可见,周师兄走向全国市场后,不仅人气“爆棚”,发展势头也相当迅猛。别的,最受全国顾客青睐和关注的那道“大刀腰片”,让广大食客对重庆暖锅有了新的认识。
那么,“大刀腰片”从哪里兴起?这个题目不难,相信不少重庆人有印象,几年前,它曾在渝中区较场口附近一家暖锅馆里凭空出现。
当年,一位难求,是人们对于这家暖锅馆第一印象。其次,“周师兄大刀腰片暖锅”几个字高高挂在招牌上,至此,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暖锅馆揽客招牌的认识。
暖锅,对于重庆人来说,是再普通不外的一顿伙食。若想让人们身在其中颇感稀奇,瞪大眼睛,还真是个困难。
当年,大刀腰片的“打开方式”,着实为山城生存注入了一道麻辣色彩。尤其没夹几块就见底,令人意犹未尽。
好几年已往,这家暖锅主推的大刀腰片,如今已不再是店家的独门招牌,它已逐渐成为重庆暖锅荤菜品类中的一张“金名片”。
大刀腰片究竟有多火爆?上游新闻记者拿到的数据是,2020年,周师兄重庆暖锅卖出了200余吨。
我们来算一笔账:这家餐饮企业选中的白沙腰每个约重0.2千克,每个能片出约6片大刀腰片,每片长度约为0.18米左右。若把一年卖出的200余吨大刀腰片不重叠地平铺成一条直线,长度约为1080千米,比目前国内在建的重大高铁项目郑万高铁(全长818千米)还要长。若将这家企业创立品牌近4年所卖出的大刀腰片再平铺成一条直线,长度则将超过4320千米,比三条嘉陵江长度总和还要长。
根据周师兄重庆暖锅产品总监龙德伟预估,本年,周师兄“大刀腰片”年销量将创新高,预计将超过300吨以上。
别小看这些数字,这或许是行业之最。

▲大刀腰片多次登上央视。
走访
菜市“一腰难求”屠场优中选优只卖鲜货
周师兄的营销理念是“不求每桌都赚钱,但求每桌都感动”,创始人周到同时也是出了名的“产品主义”。
大家或许想问,周师兄的大刀腰片是否真做到了极致?对此,上游新闻记者相识到,该企业坚持以猪腰中的“劳斯莱斯”白沙腰作为原料,单从食材本身的质量寻求上来看,就给自己设下了第一道关卡。
白沙腰在重庆猪腰市场是畅销还是稀缺?近日,上游新闻记者在走访多家知名菜市时发现,白沙腰可谓“一腰难求”。
“从没卖过白沙腰,我只卖红色的腰子。”秦大川,渝中区石灰市菜市猪肉铺经营户,经营猪肉生意已20多年,他竟然对白沙腰很陌生。
在石灰市菜市,不少猪肉铺都在给各大暖锅馆做食材批发,但日常提供给暖锅店的猪腰,均以红沙腰为主。少部分猪肉经营户对白沙腰有一定相识,但都摆摆手表示,市场上“买不到”或“难买”这种优质猪腰。
此外,南岸区南坪综合市场的部分猪肉经营户也对白沙腰相识甚少。“应该是冷冻了才发白,否则怎么会白?”一位经营户说。
一家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猪肉供应商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周师兄大量采购白沙腰这事,唯有业内资深人士才知情,大家都想夺取这一商机。
“红沙腰腥膻味重,是因为杀猪时接纳电击等方式,导致猪腰呛血;白沙腰则接纳最原始的屠宰方式,品质固然高于红沙腰。”该猪肉供应商提到,由于猪的体质不同,所生长的水土不同,猪腰的品质也因此而异,白沙腰可以用“万里挑一”来形容。
据悉,周师兄挑选白沙腰原料几近苛刻:派专人每日凌晨驻守屠场,优中选优,10斤白沙腰中,符合其标准的均匀仅有1斤。
“确定每天凌晨新鲜采购?”上游新闻记者问。
“只卖鲜货。”周师兄采购职员称,从源头包管大刀腰片的质量,是对广大顾客的承诺。
创新
参照古代器皿制法 开“红双耳鼎”器具先河
每日,数以万计的顾客光顾“大刀腰片”,据统计,2020年就有2182140名顾客光顾了周师兄这道菜。
说到开启“大刀腰片”第一步,满是仪式感:红色碗钵配筲箕,筲箕下的干冰冒寒气,呈米白色的大刀腰片整齐叠放于筲箕外貌,令人食欲大增。
相信大家对这种仪式感不陌生,似乎在重庆暖锅行业目前已成为常见现象。那么,起初是谁兴起的?
“实际上,红色碗钵是一种器具,专业上称‘红色双耳鼎’。鼎在古代特指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可以比作宝器。”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位于南岸区八公里的一家餐具厂家,该厂家透露,“红色双耳鼎”就由该厂特制,是为大刀腰片量身定制而成。该器具,目前在重庆暖锅市场广为接纳,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均有类似仿制餐具售卖。而其原创灵感,源自于周师兄重庆暖锅。
“制作工艺参照古代器皿制法,研发阶段还是比较艰难,耗时两个多月。”该餐具厂家还透露,在重庆经商近20年,期间见证不少重庆暖锅品牌的成长。周师兄团队冲劲大,不停进步,创新,是重庆暖锅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典型。
“周师兄开创了‘红色双耳鼎’器具先河。”该厂家以为,大刀腰片这道单品的走红,为其配套产品带来了源源不停的商机和客源。

▲大刀腰片成为重庆暖锅必点菜之一。
秘诀
从冷门到热门 离不开三代去腥法
而今,想在重庆各大暖锅店里吃到大刀腰片,已不是难事。但为何周师兄的大刀腰片更受顾客喜欢呢?中国烹饪名师、周师兄重庆暖锅泰斗级厨政顾问桂祥林表明白其中关键。
“在烹饪界里,成功的人往往都不是‘凡人’。”在桂祥林看来,周到就不是“凡人”,他创新研发大刀腰片也是“超常规”的做法。
这事要从几年前聊起。当年,周到辗转找到桂祥林。他想接纳桂祥林手中传承更迭三代的秘方为猪腰去腥。周到内心很清楚,大刀腰片要想成功,去腥是关键中的关键。
“腰片这种食材,本身很适合烫暖锅,但为什么曾是重庆暖锅菜品中的冷门菜?正是在‘腥’这个环节上,吃了苦头。”1993年,桂祥林曾在全国烹饪大赛上得到三枚金牌,他利用去腥秘方制作的椒麻腰片,就得到了其中的个人冷菜金奖。桂祥林以为,若把这道去腥秘方运用在大刀腰片上,将起到较好结果。
其实,在周到找到桂祥林之前,已有不少业内人士慕名而去,但都吃了闭门羹。周到的坚持,最终打动了“不好语言”的桂祥林。
由此,周师兄的大刀腰片在端上桌面前,均经历了三代秘方的“九大去腥法”。其中最关键一步,是用“去腥神液”对猪腰进行“闪泡”。
桂祥林透露,“去腥神液”由白酒、料酒、葡萄酒、啤酒等食料按比例调和而成,“闪泡”时间不超过1分钟。颠末这一步,猪腰就有了“香味”,然后再用木瓜酒浸泡“定味”。之后,利用澄粉将猪腰码匀,再用清水洗去……
“实际上,去腥秘方并没想象中神秘。我的心愿是,将这道武艺教授给用心者,而且是愿意沉下来做好产品的餐饮人。”桂祥林以为,周师兄重庆暖锅的“产品主义”与匠心精力,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用心
高薪造就大刀师傅 让传统武艺焕发青春
细心的顾客会发现,重庆各家暖锅馆目前推出的大刀腰片,形态上都有几个共同点:厚薄匀称,无纹路,每片长度均在10厘米以上。
但不得不提的是,在刀法上仍旧寻求极致的,还是周师兄的那道大刀腰片:每片长约18厘米至22厘米,一刀过,无提坎,且厚度保持同等(每片厚约0.2厘米)。
关于大刀腰片的发展,“重庆厨王”“山城一把刀”王志忠尤为关注。本年73岁的王志忠,是中国烹饪大师、红案特一级厨师,一把菜刀能雕龙雕凤,在业内可谓是赫赫有名。
关于刀工传承,王志忠以为,周师兄是用了心的。
“周师兄大刀腰片的片法,并不是发明创造,而是代代相传的传统式平刀法。”王志忠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想要片出好腰片,对墩台的要求同样非常高,首要是包管菜板平整,其次墩台要高至人的肚脐。这种刀法的难度在于,刀片需与墩面平行,且呈程度活动。使刀时巧在腕力,膝盖需微曲,姿势呈“骑马桩”。
“我听说,周师兄为大刀师傅开出上万元薪酬。一家餐饮企业舍得在人才造就上下功夫,精力实属不易。”王志忠提到,传统刀法武艺通常以口传为主,言传身教,难成标准。周师兄注重在大刀腰片这道菜品上找规律、寻标准,作出了很好的行业示范。
谈到周师兄为大刀腰片特制的大马士革钢刀,王志忠再次打开话匣。他说,造价上万、历时180天打造一把好刀,本就体现了匠人之心。二来,用刀的美感,不仅呈现在作品上,而且姿态、武艺、器具以及持刀者的表情、气质等多方面相融合。
“如此用心,值得赞许!”在王志忠眼里,这道大刀腰片重拾“乡愁”,让传统武艺在新时代焕发了青春。
专家建议
制定重庆大刀腰片标准 助推菜品进一步推广
由此看来,在人力成本昂贵的今天,耗大量时间和精力钻研一道菜,似乎很不“经济”。大刀腰片能被人所识,背后是千锤百炼的决心和毅力。
未来,如何进一步推广和创新?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蒲勇健对此进行了分析。
“腰片用大刀切成大片后,你怎么咬?怎么吃?这本身就是很吸引人的。”蒲勇健说,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顾客以往对猪腰类菜品的认识,重要是腰花和切得不规则的腰片。“大刀腰片”对他们来说充满了新鲜感,吸引他们去体验。而在体验的过程中,顾客会得到游戏感、过程感、控制感。这些奥妙的感觉最后都成为了大刀腰片的吸引力。
“而从市场角度来看,大刀腰片是一道出其不意的独创菜品。这样的菜品自然会容易引发顾客的好奇心。特别是在暖锅产业‘同质化’较严重的当下,很多顾客会更喜欢选择独特的菜品来体验。如果你推出一道独特的菜品,有独创的和特色的话,就会更容易得到成功。”蒲勇健以为,顾客在体验品尝大刀腰片的过程中,也因为它的独特而得到了一种吃暖锅的“额外”满意感。
蒲勇健建议,不妨以周师兄重庆暖锅作为牵头方,制定重庆大刀腰片的相关标准,对选材、刀工、摆盘等各个环节进行进一步标准化规范。这样既可让菜品品质和口感更加稳定,也更有利于这道重庆暖锅菜进一步推广,以及为今后产品技能创新奠定良好基础。
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