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66|回复: 0

专家说要借助亲戚的力量生孩子,那么亲戚的孩子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7 14:17:24|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社科院美国所所长郑秉文语出惊人,年轻人还是应该往前看,困难终究是暂时的,抓住这个有效的生育期,把暂时的困难借用亲戚朋友的力量,能够帮你一把。
不得不说这是至今为止,老夫看到有关生育最吊炸天的言论,比起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说的低收入人群可以把闲置的房子租出去,可以用私家车去拉活更具有引爆点。
郑秉文的意思是,如果年轻人觉得生育压力太大,可以把压力给到亲戚朋友,这样你们就没有压力了。
我好想跟郑秉文做朋友,不晓得他帮助了几个年轻人?
这些所谓的专家对于生育的看法已经魔怔了,已经放弃最基本的道德和人格去舔,张雪峰再次封神。
我甚至搞不清楚他们到底是故意这么说的,还是发自内心地忧国忧民给出建议。
你说他是真的站在国家立场提出的建议,那似乎也太不靠谱了,远远脱离了现实情况。
现在年轻人买房结婚生子,最多也就啃一下父母,六个钱包榨干也就完了,要知道现在早就不是那种宗族意识非常浓厚的时代了。
平时亲戚朋友能够在过年的时候见个面,已经算感情很好了。
你去跟他们谈钱,恐怕要断六亲了。
更何况你现在困难,亲戚朋友就不困难啦?
经济不好,就业率下滑,大家都人心惶惶,钱这东西已经变得比G点都敏感,你要人家的命都可以,但就是不能要钱。
普通老百姓都能明白的道理,这样高高在上的专家会不明白?
所以我越来越觉得这些人发表这些奇葩观点,可能真的是一种低级红。
他们的目的就是让现在的年轻人对于生育和买房彻底失去信心,打心底里厌恶。
专家们以身入局,把自己作为稻草人,顶着被问候九族的风险,从反方向给年轻人植入并且强化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
在这里,我不得不劝解这些专家,你们的好意年轻人是真的心领了,站在七叔的立场,我觉得现在应该正面鼓励年轻人生育,而不是加重他们的逆反心理。
怎么鼓励呢?
很简单,告诉他们生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如果生育是个人行为,那么应当尊重个人的选择,比如他们家庭有多余的车和房,完全可以租出去,用来补贴生育家用;
如果年轻人工作苦逼,父母也是底层不能帮上忙,他们坚持要生,那么就多逼逼父母,因为父母总归藏了点私房钱的,逼出来就好了,或者像郑秉文说的,让亲戚朋友求助也是可以的。
富人有富人的活法,穷人有穷人的活法,但有一点可以保证,孩子生下来,肯定可以长大,不会被饿死,至于生活质量,教育,成长环境,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如果生育不是个人行为,是国家行为,那么适当的补贴和奖励是少不了的。
现在的年轻人之所以不敢生,是因为没有安全感,毕竟自己都活得够呛,别说再养个娃了,想想都感到后怕。
如果国家可以帮助年轻人打消这些顾虑,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当然上去了,人口自然也会有了反弹。
有了人口就有了红利,房地产的困局肯定能得到改善,社保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好,道理大家都懂,那么生育到底是个人行为还是国家行为?
看这些专家们的意见,好像把生育的义务全部压在个人头上,甚至还想让亲戚朋友负担,就是没有想麻烦国家。
很显然,他们肯定认为生育是个人行为,那么就请尊重个人意愿,爱生不生。
实际上对于七叔来说,我是很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多生多育,无论是六个钱包也好,亲戚朋友也罢,尽可能生,而且不要麻烦国家。
一方面年轻人要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我交的社保被上一代老头老太用了,我很担心等我老了以后没人帮我养老了。
你不生他不生,总不能让我生孩子帮其他人养老吧?
因此我们一定要鼓励当代年轻人生育,真的,什么多子多福,没孩子以后老了烂在床上没人管类似的话,要反复强调,当然这肯定也是事实。
要知道老年人的攀比心理更胜,以后有孩子的老年人才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至于没生孩子那批无良老人,在年轻人的时候没心没肺,嗨皮到爆浆,老了自该有报应。
年轻的时候爽了几十年,等最后送终那几年遭罪,也算是付出了代价。
最后,生育于国于民都是千秋万载的好事,年轻人千万不要被郑秉文这种低级红的行为恶心到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222A05W23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