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QQ登录
微信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积分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新闻资讯
论坛
BBS
城事杂谈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织里跳蚤
房产资讯
关于我们
导读
首页
房产
装修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娱乐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房
招聘
拼车
二手车
服务
生活服务
城事杂谈
跳蚤市场
便民服务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育儿交流
›
育儿论坛
›
帖子
寻忆织里画虎大师吴寿谷
@浙E车主,最新消息!明年继续免费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 汽车天地 ]
利润暴跌37%,丰田深陷“三座大山”,还
[ 汽车天地 ]
《财产》公布2025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商
[ 理财 ]
返还个人账户资金的公告
[ 汽车天地 ]
登顶之后,安徽能否坐稳“汽车第一省”?
[ 汽车天地 ]
理想车主被全网围攻,真是黑公关干的吗?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500
|
回复:
0
教师负担重,症结很复杂:来自中原地区某市的调研 | 议教
[复制链接]
admin
admin
当前在线
积分
334027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3-12-27 20:31:30
|
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解决教师负担过重问题是近年教育管理与决策的重点。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此后各地、各级部门将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教师负担问题不是简单地从形式上做减法,而是要通过教师减负来实现学校教育系统的提质增效。
治标还需治本,了解中小学教师面临的负担困境及其背后动因有重要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师负担调查组成员,曾深入中原地区某市一线教师群体,寻找问题症结。
“行政终端”:多线事务下沉学校
在某些地区,多线事务下沉学校的现象仍然存在。教师工作负担的这一源头是基层政府不同的“口子”,本可用于提升教学、发展自我的时间被挤压。
应芮(化名)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老师和教务处主任。接受采访的那一周,应芮说她一口气接收到十多个文件,有一天更是从早八点到晚九点和学校办公室、政教处等部门协调文件涉及的工作。“教务处对接的部门非常杂。照理说我们对接的是教育局,但很多其他行政部门都在给学校下达任务。有天我们办公室主任说,除了畜牧局没有下过任务,其余的基本都下过。”
陶伟(化名)是一所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老师,并承担教务处工作。和应芮类似,陶伟日常工作的重要一项是接收通知并安排工作。“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我都会接到上级的一个通知。每一个通知,我都得用半天或一天时间做个评选或交个材料,我已经习惯晚上加班了。”
陶伟一直希望自己成为一名“较真”的老师,当学生在课堂内外出现问题时,能够深入探究背后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但行政负担让他的时间碎片化,“我从其他许多老师身上看到的‘较真’是我欠缺的,但现在我管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而在那些本身不承担行政任务的教师看来,杂而重的行政事务也干扰了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通常,学校遇到各级考核、检查和评比时,会将任务分配给教师完成。这类工作费时费力,张望(化名)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兼班主任,他对此就颇有微词。
“国检两年或几年检一次,但区教育局每年到学期末会检一次。学校要准备的材料很细。主任会根据需要检查的东西列一个条目然后分配,哪个老师负责这部分,哪个老师负责那部分……我们主要是做一些展板和册子。做这个特别费时间,因为要精选照片、组织文字,然后反复修改……这些检查有重合的地方,但每次还得根据主题修改一下,要是完全修改的话,说实话确实没那么多精力。”
张望并不清楚这些检查是为了什么,只是执行学校布置给的任务。另一位数学老师石伊(化名)的表达则更直率,“每个检查都有不同标准,我们就得应付不同的标准。我们不知道这些材料和日常工作中哪些是对应的,如果上面规定好了我们平常教学时要注意什么,平时就做了,也不至于应急地去补,这很费时间。”
“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尽管教师减负政策明确要求地方政府精简对学校的行政负担,但任务仍然层层加码下沉到学校,再由学校组织、分配到教师身上。对不少教师来说,这些任务繁复且意义不明,他们便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和做法。那么,这些行政项目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初衷呢?
“全能选手”:课堂外任务的挣扎与内卷
当前,我们将教师减负的焦点放在了社会事务、报表填写等方面。然而,教师负担过重的症结要复杂得多。其中,学校教育内容的不断扩张一定程度上也促生了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樊芝(化名)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她有17年教龄,在处理课堂内外事务上经验丰富,但面对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工作要求时,她仍有些力不从心。
“学校里边要求正常上课教学,还有教案、教学笔记、培训活动等,已经把一天工作时间排满了,再有一些活动基本是利用休息时间来完成。最近一段时间学校还组织武术操,都需要班主任去教。如果是辅助管纪律这些工作我觉得挺好,但需要专业技能的任务,本身就是赶鸭子上架,怎么能教好孩子?”
除了武术操这类体育活动,樊芝还表示,每个年级会开展不同的文艺活动,如故事会、朗诵比赛等。针对长期以来“弱于体、抑于美”的教育现象,当前“五育并举”的理念注重学生的健康体魄和审美情趣,但在形式上如何将“五育”真正融入学校生活仍值得探讨。学校音体美老师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自然需要班主任承担起指导责任,这就要求班主任“无所不能”。樊芝略带自嘲地说:“只恨自己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孙杰(化名)是一位从教6年的小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他认为,自己作为班主任有责任把学生文体节目指导好,但也充满了无力感。他提到了一次班级合唱比赛前,他连续一周带着学生排练。他说:“我也不懂,只能带着学生一点点练,但不可能在节奏这些方面指导,毕竟音乐是个专业的事,这对我这样不专业的人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
孙杰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主要是作为班主任的责任感与良心使然,但也有竞争与绩效压力的驱动。他说:“每一个老师都不希望自己的班级落后。但如果我费了很大劲却没做好,最后还得被批评,甚至会有种负罪感。”和孙杰类似,不少教师传递出这种“不想受批评”的心态。并且,由于部分学校将这类评比纳入班主任工作的量化考核,很多教师不得不加入“内卷”。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越来越被期望成为“全能选手”,能应对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 “有时我们私底下开玩笑,就说现在‘不兴教学’了。”樊芝说。
这不禁引人深思:课堂外学生活动的数量不断增加、内容不断丰富,但这些活动是切实指向育人实质的,还是形式主义的?如果没有厘清这些活动的意义,也只会徒增教师的负担感。
“谨小慎微”:家校共育中的掣肘
在强调家校共育的背景下,家长的学业参与越来越被重视。然而,一些不健康的家校合作状态,既让家长感到疲惫,也令教师觉得负担沉重。调查发现,不少教师和校长指出有家长“投诉举报”和“甩手掌柜”的情况,这使得教师不得不小心翼翼应对。
刘俊(化名)是一所公立小学的副校长。他很推崇家校共育的理念,但也指出在当下,孩子在学校里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可能引起家长的问责。这样的关系也使得教师更注重“自我保护”并产生了很多心理负担。
“学校有监管权,出事了学校要负责,有些家长这种意识特别强……所以现在咱们这儿新来的老师,我都会告诉他们一定要沉得住再进班上课。要搞清楚这个班的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不要随便处理一些事情,要是处理不好会惹很大的麻烦——这些都是老师的责任。学生出问题了,老师的惩戒权在哪里,没说得很明确,真要处理的时候也束手束脚。”
调查中,也有教师提到了部分家长“教育卸责”带来的困扰。王莉(化名)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她觉得有家长“反感”教师联系自己。“这些家长不希望老师说自己孩子有多么不好,他们多多少少会有种想法:孩子学习、行为出问题是老师的原因,不是孩子的原因。”她说。
王莉班上有个孩子,家长都忙于事业,孩子主要由保姆照看。他经常不写作业,也会欺负同学。有一次,他连续几天没完成作业,王莉不得不盯着他写,但直到放学,家长出于各种原因也没来接。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和健康,王莉推掉自己的事,带着学生吃饭,等到九点,家长才来。
当前,由于家校社教育责任边界缺乏明确的法律支持和规定,学校和教师会面临“责任无限大”的处境。尤其在涉及家校矛盾的社会事件中,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往往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为了尽量避免因学生安全事故等被问责,学校常常通过扩大教师职责范围来保证学校和教师工作的安全,使得教师更谨小慎微。然而,部分家长不当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也应得到关注,避免过度责任化催生教师过大的心理压力。
“数字烦扰”:“至少两节课才能出一个美篇”
如今,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被整合到学校和教师工作中。在看到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它一定程度上为教师“创生”了新型的工作负担类型和形态。
微信、钉钉等通讯工具带来了信息沟通的便捷,却也引致教师工作边界的消解。调查显示,教师手机中的业务群繁多,并且教师还需时时关注群里的信息,避免遗漏任务。肖琦(化名)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从教5年多来,她随时要听候群里的指示。“你得好好看各个群,学校每天通知你,通知很密集的,有教导的、政教的,有教研的、工作室的……”对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而言,工作群带来的负担更是沉重。
夏淑(化名)是一所公立小学的政教处主任。她说自己主要的业务群有十几个,涵盖创城、学生资助、学籍、法制、舆论、网格化管理等诸多方面。以舆论群为例,夏淑说:“舆论群每天要登,放假也是。每天要在几个网络平台上看看,然后报学校有没有负面舆论。”一个群尚且如此,十几个群所对应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这十几个群我每天都拨拉看一遍,有什么通知属于我们口的,马上就往上和校长报,往下就得安排。校长他们的群更多,他经常和我说,这些群你们都得留心,哪项落下都不行。”
此外,使用App、公众号、美篇等的e化留痕也是教师负担来源。校园活动后的美篇、公众号推文,都需要仔细编辑。调查显示,有教师认为活动后推送美篇比活动本身更麻烦,但即便麻烦,这类e化留痕活动不得不做,否则“就好像没做工作一样”。夏淑说:“留痕是关键,什么都要留痕。你知不知道做完一个美篇得用多长时间?它不是一节课能做出来的。你要选照片、弄文字,至少要两节课才能出一个美篇。”
作为语文教师的肖琦在学校美篇团队中负责文字工作,不仅是规范语言文字用法,而且要凸显活动意义。她说:“检查材料的时候会看学校的核心理念,比如科技特色,那要在语言文字中突出这些内容,把活动和我们的理念挂钩。”
可见,美篇看似简单,却需要繁复、细致的工作。但这类工作意义有多大,许多教师心里是打问号的。樊芝对此感触颇深:“现在都得有美篇不是?无美篇不工作。好多是白天搞活动,晚上做美篇,也是得花费一个晚上的精力,做好之后也不一定有人看。”
从制度根源治理教师负担
教师减负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一定程度缓解了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但调查结果显示出了教师负担的深层问题。除了自上而下的行政负担以外,课堂以外的学生活动、家长参与、数字工具都可能是当前教师过重负担的动因。不难发现,造成教师负担过重的不仅是工作的繁重,还有这些工作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教师关于工作的意义感不断受伤。应从根源治理教师负担,使教师更好感受工作的价值。
第一,优化协同政府机构部门设定,深化政府服务改革。当前中小学教师负担来源“口子杂”、条线多的现状与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权力分散有直接关系,也与地方政府机构职责重叠、分散交叉等问题密不可分。应厘清各基层部门权力和职责边界,合理统筹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权力,减少其他条线部门对学校的非教育相关干预。精简各机构内部门、单位设置,提升政府决策效率。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条线部门之间、教育行政部门内部各单位、处室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决策,避免下达各学校的任务和信息意义不明、重复雷同。
第二,扎实推进育人为本的学校教育,变革教师评价理念。当前,学校组织的学生活动看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仍较为显著。教育行政部门应引导学校注重学校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将学校活动作为学生课程学习的合理调节与延伸,避免“刻意”地开展活动。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弱化检查、考核和评比中学校活动宣传报道的权重,引导学校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作为活动评价的重点。此外,还应引导学校科学评价、激励教师在学校活动中的参与,避免唯活动结果论的绩效主义。
第三,健全学校责任立法,促进家校社互信协作。调查结果反映出学校责任边界模糊不清,以及社会力量对学校教育功能的过度依赖,导致了学校因为家庭、社会责任转嫁而陷入权责不对等的困境。应通过法律明确界定、规范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责任和义务,保障学校自主办学有效运行,明确教师的职责空间。建立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协作分担机制,协同支持学生发展。
第四,以技术赋能治理体系变革,数字化支持教师工作。调查结果显示,数字技术增负与数字媒介嵌入压力型体制密不可分。应明确数字技术治理的价值取向,警惕数字形式主义。引导建立工作群发布内容规范和“群规群矩”,简化、有序化群内事务流程,最大化发挥社交App的辅助和服务功能。此外,教育行政部门还应联合其他部门、第三方机构促进地方信息化平台建设,简化教师报表、统计、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宋萑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周深几系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后)
宋萑 周深几
责编 吴筱羽
来源:
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222A05N75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寻忆织里画虎大师吴寿谷
名单公布!
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湖州举
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举行
《焦点访谈》关注湖州!
市共同富裕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
织里镇家园志愿广场本周活动预告
防诈骗小课堂,提高警惕!
7天1检!常态化核酸检测提醒!
浏览过的版块
营养美食
理财
友情链接
浙沪导航
网站目录
欧冠直播
高仿包包
关闭
站长推荐
/1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查看 »
浙江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湖州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客服电话
13362228119
电子邮件
511400718@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