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501|回复: 0

家庭冲突:一瓶可乐折射出的家庭问题,还有多少妈妈不自觉中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8 12:44:27|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37度暖爸
你家会因为一瓶可乐谁先喝的问题而引发家庭战争吗?这不是段子!这个看似可笑的问题,是我前两天收到的求助。
友情提示:为保护隐私,个人信息均经过处理和加工,请勿对号入座!
仇先生和王女士组成的四口之家,有两个儿子,王女士想喝可乐,下班路上就随手买了一瓶两升装。
晚饭过后,仇先生打开电脑浏览信息,随手倒了一杯可乐。


王女士说:“你也不想着你儿子,光顾着自己。”
仇先生回应道:“等他写完作业再喝吧,省得影响他写作业。”
女主接下来的话,令仇先生感到委屈:“我发现你啥都跟你儿子争,他喝可乐就跟喝水一样,能耽误作业吗?”
仇先生当时就懵了,然后开始冷处理,选择闭口不言。


第二天,王女士发来信息:“你最近工作忙,压力大,可能过于敏感了,白天有时间就在单位休息休息。”
本来是一条关心的信息,却令仇先生感到更加不满和怨愤:“我敏感?那就还是我的错呗?一口可乐能喝出来这么多事儿!家里又不是喝不起,何况还有一大桶呢!”
一对年近40的夫妻,共同生活了十几年,却因为一口可乐谁先喝的问题引发了家庭战争,看着冷战的爸妈,两个孩子夹在中间也不好过。


这件事看似很是荒唐、可笑,但事件背后却折射出家庭相处模式的问题,以及作为母亲的王女士充当“守门员”,导致家庭系统混乱的问题。
王女士的行为,不是个例,只是体现到具体事件不同而已,恐怕还有很多宝妈因此中招而不自知。
母亲的守门效应

一般来说,女性由于照顾孩子的天然母性,在家庭系统中,处于优势资源地位。部分母亲会因为不自觉地产生守门行为,而将丈夫边缘化,甚至推向门外,最终导致家庭破裂。
母亲守门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将母亲比作一个花园的主人,花园是她和孩子的私人领地,谁能进入到花园里,由母亲说了算。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父亲站在花园门外被母亲指责“不爱自己的孩子”,因此不允许进入花园的时候,这个父亲该有多伤心?
仇先生说:“一口可乐而已,我只是不希望影响孩子写作业,先喝后喝有区别吗?难道我生个儿子出来,就是为了跟他抢夺资源的?”
很显然,简单的事件,两人的对抗状态,将事件升级,引发家庭矛盾。背后的实质是夫妻系统的破坏。
家庭养育系统

家庭,是一个系统,它由:夫妻关系、父子(女)关系、母子(女)关系,三种关系互相交叉组成。
夫妻系统的良好运行是家庭系统得以维持的基础,一旦夫妻系统产生裂隙,家庭养育系统也会随之崩塌。


如上图示,以仇先生和王女士的“可乐事件”为例:
由于母婴天然的共生关系,母亲常常将孩子视为自己的一部分。也因此会固执地维护母子系统的边界,甚至拒绝父亲的进入。
在生命早期的几周至几个月内,母亲牢固的守护着母子系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婴儿完全依赖母亲的照顾而生存。如果母亲始终对母子系统保持着戒备姿态,这个家庭也难维持下去。父亲会感觉自己被边缘化,像是个观众一样,只能观看母子“生活秀”而无法参与其中。


很多时候,母亲的守门效应发生,都是不自知、自动化的。例如:父亲照顾婴儿,母亲嫌弃他笨手笨脚;父亲和孩子亲子互动时,母亲抱怨对孩子不够温柔。
这些信念的背后,是母亲对父亲存在较高的期待值,而这种较高的期待,也往往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你什么事都应该让着孩子,你就应该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其实,这些也是王女士的信念。


王女士说:“买回来可乐,为啥他先喝了,爽了,再给孩子喝?喝可乐就跟喝水一样,能耽误写作业吗?”
两个人,立场不同,观点不同:王女士认为丈夫太小气,仇先生觉得妻子小题大做不可理喻。究竟孰对孰错?


从家庭系统上来说: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家中都扮演着双重角色。当王女士以母亲的角色进入夫妻系统时,妻子实际上已经被杀死了,她要维护的是母子系统的绝对安全。仇先生会感觉到不舒服、委屈、被忽视。
从情感上来说:仇先生面对的是自己孩子的母亲,站在道德高地指责他的自私。这个熟悉的女人开始变得陌生,因为此时她不在是妻子。
从理智上来说:仇先生一言不发的冷暴力,是对事件的逃避,是不负责、放任的态度体现。
从性别差异的角度来说:男性在遇到棘手问题不知所措时,绝大多数会选择暂时搁置、逃避,这种行为,符合男性的思维模式。


仇先生和王女士的这场可乐风波的实质是:王女士在家庭系统中角色的错位和仇先生避而不谈的冷处理方式。
王女士说:“整天板个脸,回到家就感觉上战场似的!孩子也战战兢兢。”
仇先生说:“你只顾着儿子,考虑过我的感受没有?一口可乐,就代表我自私?我不重视孩子?先喝后喝区别有那么大么?以后家里的东西我是不是也没有资格吃?是不是都要留给孩子,以免显得我不重视?”
我看着此时的王先生像个小孩一样,看似是在反问,实际上是想找回自己的妻子!事情本身并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夫妻之间沟通过后,继续回家过日子。


但是这件事,折射出来的家庭问题,值得每一位父母重视:
1、家庭系统中,最重要的是夫妻系统,这是维系家庭的基石。
2、夫妻间沟通不以第二人称“你”作为开头,这是指责,应该以“我”做开头,描述我的感受和观点。
3、母亲应尽量避免守门效应的出现,这不仅会直接导致“丧偶式育儿”,还可能会间接导致丈夫逃离家庭的行为出现。
结语:夫妻关系和睦,才能实现夫妻协同养育。如果母亲总是在丈夫面前扮演母亲角色,固守着自己的花园,这个家庭实质上名存实亡。
如果你喜欢我的内容,希望能经常看到我,别忘了点个关注~~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106A01JFG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