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528|回复: 0

致家长:别再讽刺挖苦孩子,张开嘴适当赞美鼓励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6 15:55:18|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时光(爸妈精读作者)
看过一个视频,男孩低着头,递给爸爸语文考卷说:
“考了59分。”
爸爸没有讽刺挖苦孩子,而是仔细分析了试卷,然后对儿子说:
“这道题答对了,可以加一分。”
孩子听爸爸这么一说,挥舞着双手,跳跃起来,我语文考及格了,考及格了。
然后爸爸又夸奖鼓励孩子,你不笨吗?这次进步了一分,下次就能进步五分、十分,最后肯定能考90多分。
男孩一脸兴奋,信心满满地点点头。
可见,父母的夸奖和鼓励,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是多么重要。
哪怕只是一分,也会让孩子低下的头,重新抬起,信心十足。
教育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孩子需要夸奖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父母的夸奖鼓励,是孩子的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分成两组。
告诉A组饲养员,每天夸这组小白鼠聪明伶俐。
告诉B组饲养员,每天对这组小白鼠说,你们蠢笨愚钝。
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小白鼠,进行穿越迷宫测试。
结果发现, A 组小白鼠,能轻松地走出迷宫找出食物,而 B 组却不能。
因此,罗森塔尔教授得到启发:这种效应,也同样能发生在人身上。
于是,他来到一所学校,随便圈上几个学生的名字,然后告诉老师,每天夸这几个学生聪明好学。
过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发生了,这几名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
心理学家杰斯·雷尔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无法成长开花。
卡耐基小时候,是公认的淘气包子。
9 岁那年,继母进门,父亲对继母说:“这是全县最糟糕的孩子,他让我好头痛,说不定明天你一觉醒来,他就会向你扔石头。”
继母托起卡耐基的下巴,微笑着说:“你不是全县最糟糕的孩子,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还没有找到发泄热忱的地方。”
继母一句夸奖鼓励的话,成为卡耐基日后努力学习的动力。
他找到了发泄热忱的地方,成功创造出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向成功致富的道路。
夸奖,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动力;鼓励,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勇气。
适当的夸奖和鼓励,孩子就会一直向前,所向披靡,终有成就。




讽刺挖苦,毁掉孩子的毒药
思想家布鲁诺说:“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甚至反对整个世界。”
央视《心理访谈》节目,有一期名为《啃老十年的背后》。
节目里的女孩,大学毕业十年,不工作不做家务,躺平啃老。
观众对女孩的行为感到愤怒,可是在这愤怒背后,却是母亲的讽刺挖苦,伤了孩子的心。
女孩对记者控诉母亲:“不管我怎么做,她只会泼冷水。”
“你要是能成事,狗都能成事。”


被自己的亲生母亲,比喻成狗。
人格上受到多么大的侮辱,心灵上又受到多么大的伤害,这种伤害,恐怕一生都难以治愈。
看过一个视频,对两个苹果分别贴上夸奖的语言和讽刺的语言标签。   
一段时间后,这个新鲜娇艳,那个却腐烂变质。
由此,把这个实验用在人身上,连续夸奖一个女孩一周后,她居然变美了,精神抖擞。
而后,又对这女孩,连续贬低讽刺一周后,她又回到了原来的容貌和精神状态。
母亲把女儿比作狗,就等于在女儿脑门上,贴了一个标签,你就是一条狗。


女孩还真活成了母亲咒骂的样子,白吃白喝,躺平啃老。
养儿防老,就是不防老,养一条狗,也能向主人摇摇尾巴。
而养了20多年的女儿,连尾巴都不摇,有的只是憎恨和控诉。
这都来源于母亲的毒舌,恶语伤人。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为人父母,应该学会赞美鼓励,别因讽刺挖苦伤了孩子的自尊。
而后,记者又采访女孩母亲。
她说,想用这种激进的方法,让女儿做得更好,没想到适得其反。
母亲的本意是好的,但方法用错了,教育孩子不是行军打仗,不能用激将法。




二分夸奖,八分鼓励
夸奖是对孩子的赞美,鼓励是对孩子的肯定。
讽刺是对孩子的贬低,挖苦是对孩子的精神虐待。
为了教育出一个积极、阳光的孩子,为了孩子有一个辉煌的人生,适当的夸奖和鼓励是必须的。
但是,夸奖和鼓励也要讲究方法,否则会适得其反。
正确的方法是:夸奖和鼓励同步进行,合理分配,二分夸奖,八分鼓励。
1、只夸奖不鼓励,孩子会骄傲自大
有的孩子经夸,有的孩子不经夸。
对于经不起夸的孩子,就要少夸奖,多鼓励。
小红书里,一位母亲这样自述:
夸奖,看对啥样的孩子,我儿子越夸越飘。
夸奖也很到位,不是泛泛之词,“你很棒”,“你真聪明”等等,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夸奖。
一次,儿子考试排名进步了5名。我夸奖他:这次考试考得不错嘛,进步了5名。
儿子一听就飘起来了:当然,5名算个啥?下次我能把第一名干倒,看他那笔破字写的吧,根本不如我。
我一听,就知道不能夸了,一夸就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以后就少夸奖多鼓励,儿子学习成绩也一路上升,再没说过狂妄自大的话。
2、只鼓励,不夸奖,孩子感到压力大
邻居爸爸对儿子期望一直很高,就连给儿子起名字都叫强强。
爸爸从不夸奖强强,而是无休无止地鼓励强强,要做得最好,考得最高。
强强年级排名第10名,“儿子,你下次一定要考个第5名”,儿子考到了第5名,“儿子,你下次一定要拿下冠军” 。
强强完成了一个鼓励,父亲就再给一个更高的鼓励。
强强就在这种无休无止的鼓励下,终于有一天爆发了。
他哭着对爸爸说,我是人,不是士兵。我只感觉到很累,压力好大 。
之后就开始消极对待,对学习产生了厌倦的情绪,成绩也一落千丈。


3、二分夸奖,八分鼓励
根据二八定律,合理分配,二分夸奖,八分鼓励。
在知乎里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妈妈把准备好的钱,和记着买什么的纸条,交给男孩,要他独自去商店采买。
“可是妈妈,我才6岁,我害怕。”
“你不是去过很多次吗?上次妈妈跟在后面,你不是找到地方了吗?你还是挺聪明的吗?男子汉要勇敢,你迟早要长大,要离开妈妈的羽翼,自己飞翔。”
男孩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去了商店。
购买完成后他一路狂奔到家门口,母亲露出欣慰的笑容,张开的双臂,又一次鼓励了男孩。
男孩长大后说,每当我遇到困难挫折,想退缩的时候。就能想起妈妈的夸奖和鼓励,它成为我以后,前进的步伐和生活的勇气。


人人都爱听好话,孩子也一样。
被夸奖鼓励的孩子,精神愉悦,做事努力;被讽刺挖苦的孩子,萎靡不振,意志消沉。
相信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辉煌的人生。
那就闭上嘴,别再讽刺挖苦孩子,张开嘴,适当赞美鼓励孩子吧。
作者简介:时光,富书专栏作者,我爱小花朵,愿她们开心快乐每一天,一个人要想成功,不被阻挠,不被诱惑,这就是屏蔽力,文章:爸妈精读,富书重磅推出第4本新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116A03VPF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