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QQ登录
微信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积分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新闻资讯
论坛
BBS
城事杂谈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织里跳蚤
房产资讯
关于我们
导读
首页
房产
装修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娱乐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房
招聘
拼车
二手车
服务
生活服务
城事杂谈
跳蚤市场
便民服务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育儿交流
›
学习教育
›
帖子
春节长假收官,湖州交警一直守护
市领导春节前夕分赴各地开展走访慰
今天22时10分,湖州正式进入
[ 理财 ]
中美终极加征多少关税?降了多少?我们做
[ 理财 ]
零食巨头鸣鸣很忙IPO:价格比商超低25%,
[ 汽车天地 ]
知名品牌销量再次暴跌!仅一款车型过万
[ 汽车天地 ]
工信部出手整治的隐藏式车门把手,毕竟有
[ 理财 ]
预定利率调降,越来越近了?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查看:
86
|
回复:
0
523个中产家庭晒账单:被孩子套牢的爸妈,不敢消耗降级
[复制链接]
admin
admin
当前在线
积分
330864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5-1-28 18:37:11
|
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是莎莫,谷雨星球的创始人。
今年最引起我共鸣的一个词就是「消耗降级」,不止是我自己,还有身边的朋友,花钱更加精打细算,消耗更看性价比。
这种体感也有数据支撑。
2024年第二季度的数据显示,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和人均消耗支出的增速放缓,尤其是上海降幅最大,
成为「消耗降级」最猛的城市。
无独有偶,咨询公司麦肯锡在《2024年中国消耗趋势调研》里也发现,相较于2023年,调研对象表示消耗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也在低落中。
神奇的是,这股「消耗降级」的风还没有吹到教育。
另一组数据显示,
91%的受访者在教育上的支出没有发生变化,53%的人增长了教育支出,预期消耗金额增长率7.2%,高居首位。
在这两组看似相悖实则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宏观数据下,更是勾起了我的好奇:
据说中产消耗降级是真的吗?家庭收入与教育投入呈什么关系?
据说国际路线补课比体制内还要卷?开支有什么差异?
据说月薪8万才能过暑假是真的吗?都花了多少钱?……
于是,我们邀请谷雨星球的读者们填了一份调研问卷,最终接纳有效数据
523份(学生20份,家长503份)
。就我所知,
这应该是国际教育范畴「消耗降级」话题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问卷调查。
仔细分析完这份
《2024年中产家庭消耗调研报告》,
有了三个新发现。
第一个发现:
中产消耗降级也不降教育
「经济下行周期的逻辑,投资房子股市不如投资孩子。」
有一位家长在谷雨群里如许说道。
如许的家长不在少数,尤其是中产更为明显,这从此次的调研结果也能一窥究竟。
调研第一步需要明确的对象是谁,此次523个受访者基本画像就是
「中产家庭」。
到底什么是中产?小红书上年入百万都不配当中产,而从全国收入中位数来看,家庭年收入凌驾10万元就是中等收入阶层了。
北京大学在一次报告里给出了明确定义:家庭年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或满足其他一些条件(如在一二线城市有房有车无贷款,存款和理财金额凌驾150万元等)家庭就能被称作中产阶级。
这次调研里:
-从地区来看:上海和北京占了45.2%,大湾区含港澳占比13.3%,江浙占比12.6%,其他省会城市如杭州、南京、长沙、昆明和成都等占了21%。别的还有8.7%家庭来自海外,美国最多占比近4%。
-从家庭收入(不含固定资产)
来看:凌驾200万的近10%,
100万以上的凌驾四分之一
,50万以上占了57.8%,20万-50万以上达到90%。
-从生齿来看,67%的家庭是独生后代,32%有二宝在接受教育,也有8个家庭有三宝在受教育,占了1.6%。
-从孩子就读学校类型来看:体制内中高考路线占了51%,
体制外接近一半。
而随着孩子的长大,体制外的比例越来越多,险些呈等差数列。
而目前国际教育里的
小初高就读人数也呈现倒金字搭型结构
:幼小最少,高中最多,小升初和中考后转轨的孩子越来越多,中学段成为了现金奶牛去支撑义务教育学段的稳定发展。
而在国际教育路线里,
双语学校凌驾四分之一,外籍学校达到16.4%,还有11.3%就读于海外学校,其中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占比最多。
还有一些来自南非、泰国、波黑等等,非常国际化了!
当问及是否感受到消耗降级时,5
5.1%的家长的回答是「Yes」:
家庭团体消耗有所减少。也就是说,凌驾半数的家庭的家庭消耗更加理性了。
具体是在哪些方面降级了呢?
排在第一的是大件商品如电子产物汽车等(64.8%),这在大众市场很明显:京东淘宝增速放缓营收下滑,性价比高的拼多多突飞猛进。
其次是生活日常开支(58.1%),
排在第三位的是旅游度假(55.3%),低落频次,从国外转国内都很常见。
而教育开支则是消耗降级最不明显的版块,
仅有25.4%的家庭表示减少了教育开支,也就是说四分之三的家庭没有低落教育消耗开支。
由此,我们得到了
调研的第一个发现:
一半以上中产家庭感受到了消耗降级,但是并未影响其对教育的投入,教育降级自然有,但不多。
第二个发现:
中产教育支出随收入匀速递增
在过去的一学年里,为孩子花了多少钱呢?
调查结果显示:教育开支凌驾50万家庭占了9.5%,接近十分之一;
凌驾30万的占比20.4%,凌驾了5分之一
;凌驾20万的家庭占了35.2%;而凌驾10万的家庭占比54.6%。
也有16.3%的家庭开支在5-10万,3-5万的家庭占比15%,而14%只花了3万以下(不包括全家出行的费用等)。
也有2.1%的家庭一年教育开支花掉了100万。
这只是一学年开支,
全学段的话估计还得翻好几倍。
教育开支的大头来自哪儿呢?
第一是学费,占比达到了47.5%,尤其是体制外的学费,均价一年20万起步,海外私校的费用均价达到了40万。
校外补习兴趣班占比也达到了41.2%,险些与校内消耗持平。我们常说,如果读体制外,要准备至少学费2倍的钱。
而体制内的(提前学)补课费也日渐昂贵,一个暑假花掉五万块也不少见。
其次,还有18.2%的家庭选择了暑期夏令营夏校。还有6.4%的家庭选择了升学顾问,均价也在20万起步。
具体来看,单笔凌驾10万的教育开支里,最多分布在10-20万,在此区间,除了学费和补习费外,夏校游学的开支最高。我们也不丢脸出补习费均价越来越贵,在20-30万的区间里占比跟学费相当。
现在流行一种我称之为
「健身房模式」的补习班方式,一次性充值,全年消课,一家全包。
随着单笔开支的增长,升学顾问的告急性越来越大:在30-50万和50-100万的区间里,其占比最多,赶超补习班等其他开支。
而这几年来,升学顾问的收费也水涨船高,从前几年的均价十万到现在25万都找不到什么好老师,名师基本报价50万起步。
对比收入和开支数据后,我们得到了
调研的第二个发现:
中产家庭收入与教育平均支出呈现正相关关系,家庭收入越高,教育投入越高,且呈现出险些匀速递增关系。
从下图可以发现,随着收入的递增,教育开支也随之而增长,占比险些不变:
年收入20万以下的家庭,教育支出在5.8万;年入20-50万的家庭,平均支出也翻倍增长到了10.7万;年入50-100万时,平均教育支出达到了20万。
当跨入100万的收入门槛后,
教育开支增幅变得更大,斜率更大,曲线更陡:
年入100万-200万的家庭,教育开支高达36万;年入200万以上的家庭,开支也增长到60万。
同时,
家庭收入翻了10倍,教育开支险些也翻了10倍,成倍增长。
难怪中产赚再多钱也逃不过教育压力,尤其是跟孩子相关的开支,更是狠狠套牢了父母。徐峥热映的电影《逆行人生》里,国际学校,房贷等等就成为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三个发现:
体制外假期补课真比体制内卷
「教育开支随收入增长而递增」的现象,在花钱高峰期的暑假也非常明显:
年收入20万以下的家庭,暑假开支在1万出头;而20-50万年收入的家庭则增长到了2.9万;50-100万年收入的家庭则平均花了3.8万。
只不过,增长曲线的斜率有些不同。
家庭年收入迈入100万大关后,在孩子暑假规划的投入上迅速增长,坡度迅速爬升,达到了7.6万元,跟年收入200万以上的家庭花出去的8.3万相差无几。
那么钱都花在哪儿呢?在不同类型学校就读,暑假安排又有什么不同呢?
从数据来看,走体制内中高考路径家庭的暑假安排最多的三项分别是亲子游、课外兴趣班和学科补习班。而体制外路线的家庭则是学科补习班,夏令营夏校游学和亲子游。
对比不难发现,
体制内
假期更多会安排
亲子游和课外兴趣班;
而体制外则
把假期
时间花在
学科补习和夏校游学上更多。
这就有了
调研的第三个发现:
体制外
假期学科
补课比体制内还要卷,
学术和看世界两手都要抓;
体制内假期最
爱亲子游和上课外兴趣班,进行学术外的探索
。
再来具体看看对比。
学科补习班:
体制内外都必补就是英文和数学,其中体制外到场英文补习最多,而体制内则是补数学最多。其次体制内补习语文和理科的人数也排在了前三位。而体制外则是补习理科和搞科研竞赛项目制学习的人更多。
而从花费和时间来看,占比最多的是1-3万,1万元以下和3-5万元。也有13%的家庭为了学科补习花费凌驾5万。
课外兴趣班:
体制内外最多人到场的就是体育类,其次是艺术类、音乐类和科学类,团体差别不大。
从花费来看,最多占比是5000-1万元,其次是0-5000,其次是5000-1万元,算是暑假花费最少的开支了。
夏令营夏校:
体制内参与夏令营夏校和游学的学生团体比体制外少得多,其中最多人去了国内项目。而体制外则是持平,国内外都有。
在国内到场的项目以综合类和体育类为主,其次是文化类和学术类。
最多人花掉了
1-3万元,时长在7-14天最多,也有27%的人选择凌驾了14天。
海外项目则是游学访校探校类最多,也有美国当地学校组织的综合类、学术类等项目,体育类文化类则骤降。
国外项目的费用高得多,时间也更长。
35.4%的家庭花掉了5-10万,32.9%的家庭花了3-5万,也有13.4%的家庭花了凌驾十万。时长在7-14天最多,其次也有五分之一的人呆了14-21天。
而在调研的523个家庭中,近80%的家庭表示暑假教育开支并未超出预算,也有五分之一的家庭表示超出了预期。
那么,不知道有没有缓解你的一些焦急:
传说中一个暑假马马虎虎花掉八万十万都不一定是真的
,一个暑假一万多也充足支撑,丰俭由人。
最后,我们也问问了受访者,在消耗降级下,对自己的教育支出满意吗?
有人说很满意:
也有人列出了最不满意的消耗,每一项都有人觉得不必要:
最后为本年度《2024年中产家庭教育消耗调研》的三大发现划个重点,且教育成功≠款项:
-
一半以上中产家庭感受到了消耗降级,但是并未影响其对教育的投入,;
-中产家庭收入与教育平均支出呈现正相关关系,呈现出险些匀速递增关系。
-
体制外假期学科补课比体制内还要卷,不同路线的家庭花费侧重不同
。
备注:撰文:Summer;问卷:诗与;图表:诗与、小萌
来源:
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830A050HY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post_newrep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
上传
点击附件文件名添加到帖子内容中
描述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春节长假收官,湖州交警一直守护
名单公布!
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湖州举
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举行
《焦点访谈》关注湖州!
市共同富裕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
织里镇家园志愿广场本周活动预告
防诈骗小课堂,提高警惕!
7天1检!常态化核酸检测提醒!
友情链接
浙沪导航
imtoken钱包官网下载
网站目录
关闭
站长推荐
/1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查看 »
浙江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湖州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客服电话
13362228119
电子邮件
511400718@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