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之家 7 月 11 日消息 虽然京东方等国产表现厂商已经在天下上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但其 OLED 面板表现芯片仍十分依赖外洋入口。据称,三星等为首的韩国企业去年揽下了环球将近 90% 的订单,剩下 9% 在台积电。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半导体业现正处于加快提高国产化的阶段,尤其是部分非尖端工艺需求的范畴。例如华为虽然去年受到禁令打压,但仍未放弃海思和半导体业务,甚至有消息称华为去年就建立专属部门切入面板驱动 IC 范畴。
别的,去年有消息称华为 2019 年开始就举行面板驱动 IC 相关研发,还与京东方睁开合作在去年下半年实现了海思首款 OLED 驱动 IC 的流片。
据金十数据,华为海思自研的首款 OLED 屏幕表现驱动芯片已经正式进入到了试产阶段,预计本年年底即可正式向供应商完成交付,之后即有望应用到华为旗下产品中。

IT之家相识到,OLED 驱动芯片的制造难度相对较大,我们常见的手机等产品中 OLED 屏幕往往都是谁人代价最高的部件,例如苹果 iPhone12 Pro 的 OLED 屏价约 70 美元,比起 A14 仿生芯片的 40 美元更高。
据悉,由于 OLED 面板 IC 芯片的限定,大多数 OLED 驱动芯片都需要专门根据屏幕定制,因此代工厂很难大规模量产,再加上原材料方面本钱较高,最终会导致 OLED 驱动芯片溢价严重且产能告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