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准降息终于落地了。
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是“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那么央行相关举措的目的自然也是围绕“稳市场、稳预期”。
实在,此前关于降准降息何时落地的问题,官方的答案一直是“适时”“择机”。
这两个词已经主导市场预期大半年的时间了。
我们知道,央行的货币政策受到的掣肘因素很多,包括“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节奏”、“汇率走势”、“市场活动性”、“关税战影响”等等。
虽然一直讲“以我为主”,但不受外部因素影响是不可能的。
我们的货币政策半年多以来,之以是“一直按兵不动”,就是因为这半年以来的“外围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包括但不限于“美国大选”、“特朗普主导的美国政策转向”、“地缘局势变化”、“环球性的关税战”、“美联储政策动向”。
由于无法正确猜测“上述事故”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我国基本面在过去半年当中呈现出“向稳、向好趋势”,对于“增量政策”的急迫性没有那么明显,央行很明智的选择了“按兵不动”。
但履历了整个4月份特朗普的大动作之后,相关事故的影响已经基本显现,未来的“不确定性事故”以及相关影响基本可猜测,加上美元走弱,“资本外流”压力大减,因此,“降准降息”的时间到了。
一方面,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对出口冲击将在二季度显现,需通过降准、降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振消费和投资信心,对冲“关税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超长期国债”的发行叠加地方政府债发行,可能对市场活动性造成阶段性冲击,需央行通过降准释放中长期资金。
此外,上个月底重大会议释放出的信号是,主要的“增量政策”会在二季度释放。
官方说到做到,增量政策如期而至。
然后来谈谈本次 【降准0.5 个百分点,并降低政策利率 0.1 个百分点】的影响。
此次降准0.5个百分点预计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资金,叠加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利率)从1.5%降至1.4%,将直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进而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约0.1个百分点。
目的肯定是老生常谈的【缓解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力度上看,适中。
短期内,活动性宽松将推动市场情绪和市场信心的修复。
长期看,需要关注资金实际流向实体经济的效率,尤其是资金是否真的能流向“中小微企业”。
资金流向取决于两方面因素。
一方面,看银行的风险偏好。从银行自身意愿来说,当前银行坏账压力较大,更倾向将资金用于增补准备金或购买低风险债券,同业存单互买、通道业务嵌套,而非放贷至中小企业;不过有官方的政策指引,银行必须得从“控制风险”和“服务实体”之间找到平衡。
另一方面,看企业的贷款意愿。如果企业信心不足,要么贷款意愿低下,要么将贷款优先用资金偿还存量债务,进行贷款置换,而非扩大生产;尤其是当前受到外部冲击,供给侧“产能过剩”的隐忧继续上升,会进一步影响企业扩产。
以是央行,在降准降息之外,配套了需求端的政策,比如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诚意满满;此外央行对于资本市场的支持,也会通过“财产放大器”效应,间接刺激消费需求的复苏。
总体来说,央行在符合大政方针和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一揽子政策“应出尽出”,非常符合“适度宽松”的调性。
根据经济规律和过去的实践履历,货币政策当然还有空间,但也不可制止遭遇“货币乘数下降”,边际效益递减的环境;
当前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产能问题、债务问题)也会一定程度上削弱总量政策效果,后续需更多依赖财政和结构性工具来解决。
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需要继续加码。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07A07YFF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