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53|回复: 0

利率跌破1%后,银行理财又香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1 23:25:0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从今年5月20日起跌破1%。面对存款利率下降,不少储户将目光转向了银行理财产物。对于低风险的理财产物,一些银行也颇为自信。
当定期存款利率降至“1字头”,储户又开始发愁闲置资金的投向了。
昔日遭疯抢的大额存单已失去吸引力,曾被追捧的黄金投资波动太大令人望而却步。去哪儿找稳固又可靠的投资产物?
江苏女生王槐,用亲身经历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路。5月28日,她在社交媒体上欢呼,“为银行的投资经理疯狂打call!”截图显示,其在江苏某银行购买的一款180天限期银行理财产物,本金5万元,前一日收益达到127元。
“这款产物买入前期收益一直不高,本日一下爆金币了。接下来,我将死盯30天、60天的短期理财产物。”她告诉《财经天下》。
像王槐一样,不少投资者发现,看似平淡无奇的银行理财成了香饽饽。
敏锐捕获到这一趋势的银行机构,也顺势调解策略:一方面精准匹配投资者需求,推出适配产物;另一方面通过费率优惠等举措提拔吸引力。一场基于妥当理财需求的“双向奔赴”,就此展开。
01、储户涌向银行理财

北京白领刘尚最近整理自己的资金时,对银行理财好感度大增。其在交通银行购买的每日开放类理财产物,23.4万元本金,5月27日一天揽获收益46.29元。
相比他不到15万元的基金产物,5月27日一天时间就亏了400多元,26日更是亏了700多元。真是所谓“年少不知理财好,错把基金当成宝”,刘尚感慨道。
一位股份行银行理财经理坦言,最近能明显感觉到,咨询银行理财的人正在变多,从前微信上不理会自己的人,都渐渐活跃起来了。“大家都觉得靠存款赚取利息无望,纷纷寻找其他理财类替代品。”
的确,理财雄师正在壮大。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2025一季度报告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全市场持有理财产物的投资者数量达1.26亿,同比增长6.73%。


而5月中旬,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全行业的理财规模已突破31万亿元大关。其中,短限期理财产物成为主力担当,截至5月20日,固收类产物突破23万亿元,现金管理类产物突破7万亿元,较3月尾增幅均将近8%。
储户开始青睐银行理财,自有他们的道理。
5月下旬,六大国有银行团体下调利率,一年期定存首次跌破1%,活期利率仅0.05%。随后,多家中小银行紧随大行降息步调,将最高定存利率压至1.7%以下,仅有个别地方小银行,还存在2%以上的存款产物。
随着银行存款“降息潮”的延续,大额存单利率也撑不住了。5月20日,中国银行发售了2025年第一期个人大额存单,1年期、2年期大额存单产物利率均为1.2%;3年期为1.55%,仅面向“特定客户”出售。而2023年夏天,该行的3年期大额存单还有2.9%的利率。
民营银行中亦是如此,也是在2023年夏天,微众银行、蓝海银行等民营银行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高达4%。但现在,《财经天下》发现,微众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骤降至1.6%,蓝海银行3年期利率为2.3%,两者均处于售罄状态。
徐静于2022年2月,在中国银行存的100万元大额存单,3年期,存的时候利率3.35%,到期利息100500元。现在按3年期1.55%利率算,100万元到期利息只剩46500元,不敷2022年的一半。
徐静讲道,她手里100万元也不知道存哪儿,炒股没有实力,黄金太贵,买不起,保险不敢碰。研究了一晚上,翻遍各银行App和社交媒体,徐静最后拿出10万元金额,购买了三款7天持有期的固收理财,打算先试试水。
02、银行顺势揽客

消耗者涌向银行理财,银行自然不会放过这波获客机会。
兴银理财相关人士告诉《财经天下》,从销售端来看,投资者风险偏好团体仍偏保守,倾向低波动产物,同时对“固收+”类产物接受及偏好水平明显提拔。
这背后有几方面缘故原由,一是受市场环境影响。全球低利率环境下,加上近年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国内股市波动加大,“固收+”产物通过股债配置分散风险,一般来说波动低于权益类产物,吸引力提拔。
二是投资者风险意识加强。随着净值化转型推进,投资者逐渐认识到“保本保收益”时代的终结,转而追求收益与风险的均衡。
最后,“固收+”产物供给能力及竞争力提拔。理财公司在控制波动与争取适度增厚收益间寻求均衡,例如通过多资产配置、量化策略等提拔“固收+”产物的竞争力。
观察到这一特点后,目前招商银行、中原银行、杭州银行等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都在主推发售多款短期固收等“低波妥当”产物,以迎合消耗者喜好。
所谓妥当低波策略,就是通过配置不低于80%比例的低波资产,构成底仓,低落波动。
举个例子,配置了较多债券资产的产物,在债市遇到大幅调解时,净值会出现一定回撤,但妥当低波策略产物,因主投低波资产,此时净值大概波动较小或者无波动。
这类产物非常适合厌恶净值回撤或产物亏损,追求产物风险收益性价比高的人群。
《财经天下》看到,一位中原银行理财业务员从5月份以来,就频繁在朋侪圈宣传一款90天持有期的固收纯债理财产物,其表示,产物业绩基准(年化)为3%,仅针对特邀用户限量发售。
杭州银行App中,开屏广告就是一款30天持有期的幸福99系列固收类产物,这是一只刚刚于今年4月尾成立的产物,截至5月26日年化收益率为7.56%。此外,该银行还有多款幸福99系列固收产物,限期分为770天、一年期、386天不等,且都是于4、5月份推出的。
招商银行App显示,其理财产物人气榜TOP10产物,均为R2中低风险等级的低波妥当产物,前三名累计购买人次均超200万,成立以来年化收益分别为3.03%、2.88%、2.67%。
为此,招商银行特意在理财区展示了其一季度妥当低波产物的收益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部低波妥当产物加起来,累计为客户赚得收益40亿元,99.7%的客户实现盈利。


左为杭州银行App首页推荐的理财产物,右为招行理财产物人气榜
来自普益标准的监测数据佐证了银行发力固收类产物的事实。截至2025年4月末,全市场存续理财产物达39203款,环比增加771款,其中固收类产物占比92.4%(36235款,环比增773款),理财公司贡献65.3%的存续量(25602款,环比增1032款)。
该机构认为,债市利率阶段性修复,封闭式固收类产物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环比上涨1.94个百分点至3.69%,吸引力加强。
除了在产物种类上加速扩容,各行也试图通过降费的方式吸引新老客户。
例如,招银理财日前发布公告称,于5月27日至6月17日,对招银理财招赢日日金85号现金管理类理财筹划销售服务费率给予阶段性优惠,该产物固定投资管理费率将由0.2%下调至0.1%。
光大理财发布公告,将于2025年5月21日(含)至2025年12月3日(含)期间开展“阳光金丰利乐享198期(机构专享)”理财产物费率优惠活动。管理费率将由0.15%降至0.07%,销售服务费率由0.2%下调至0.08%。
中银理财幅度更大,于2025年5月20日至7月17日对“中银理财-稳富(双月开)002”产物B份额费率进行优惠,即产物销售服务费率由0.30%(年化)下调至0.10%(年化)。
有股份行人士称,银行降费可在一定水平上弥补投资者收益下降的影响,减少投资成本,变相提高产物的实际收益,从而提振银行端销售,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然而必要明确的是,“单纯依赖降费难以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终极仍需依靠产物收益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从这个角度讲,费率调解只能充当一种短期宣传策略。”该人士补充称。
对此,刘尚深表赞同。他以20万投资金额为例,如果销售服务费率从0.30%下调至0.10%,对应服务费金额从50元/月下降到约17元/月,“对于我这种一天收益动辄波动上千元的人来说,基本无感。我当然还是最关心收益上的数字。”
03、降费并非恒久之计

投资者的话反映出一个问题,无论费率环境如何,对于投资者来说,业绩比较基准才是购买产物的主要衡量标准之一。
在银行理财市场中,投资者常常会接触到“业绩比较基准”这一概念。它是银行在发行理财产物时,根据产物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和产物发行阶段市场环境等因素测算得出的参考收益指标,用于衡量该理财产物大概达到的收益水平。
业绩比较基准大概是一个数值,也大概是一个数值范围。但实际收益大概高于、等于或低于这个基准。
当下,银行还面临着一个挑战,受当前存款、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团体下行等影响,5月起,上百只理财产物业绩比较基准区间集中下调。比如,中银理财将于5月17日起调解“中银理财-稳富(季增益)008”产物A份额业绩比较基准,业绩比较基准从1.70%~3.20%下调至1.10%~3.10%。
安全理财拟从5月28日起调解“安全理财-启航成长半年定开3号人民币理财产物”的业绩比较基准,下一个投资周期业绩比较基准年化2.00%~2.70%。
这意味着,以往看似赚钱的银行理财,预期收益下限迫近同限期银行存款利率。这一变化,有大概使一些本来从存款转移至理财产物的资金,在未来一段时间重新回流到存款市场。届时,降费率的本领或将成为空谈。
“毕竟,对于短期理财,当发现一个产物收益变低就要去转换成新的高收益产物,手动赎回的一出一进过程中,再投资的交易成本还大概吃掉一部分收益。相比放进去就不用管的存款,还是有点贫苦的。”王槐表示。


那么问题来了,长期来看,包罗银行理财子在内的理财公司,究竟应该如何做,才能持续把客户留住,让他们持续贡献理财规模?
普益标准研究员崔盛悦对《财经天下》表示,当前的低利率环境对理财公司的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财公司必要保持自身在固收类资产上的投研优势,同时加强建立多资产、多策略的投研体系。
从产物创新策略方面角度,崔盛悦认为,今年以来监管多次发文鼓励银行理财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理财公司可以适度布局部分“含权”产物,以迎合具有一定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在权益投资上,也可以使用优先股、红利策略、指数化投资等方式控制波动。还有部分机构抓住了今年黄金市场上涨的机遇,推出“固收+黄金期权”的结构性产物,以小额期权费博取黄金价格波动收益,兼顾妥当与弹性。别的,也可以升级产物设计方式,例如此前有机构推出“不达业绩基准不收管理费”的产物,一定水平上可以提高投资者的持有体验。
对于平凡投资者的钱该往何处去的问题,一些金融人士也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认为,平凡投资者可结合资金需求进行分类管理。例如,1年内要用的钱可以优先利息稍高的小银行存1年定期,平时零花钱也可以放货币基金;1至3年用不上的钱,可以考虑买国债或银行妥当性低风险理财;3年内都用不到的长期闲钱,可以每月拿小部分试试指数基金定投,长期来看收益大概比存款更高,但同时也要做好短期波动的心理准备。
普益标准研究员刘思佳则称,当前,多数投资者或仍以配置低风险、收益妥当的理财产物为主,可关注投资限期较短、申赎灵活性较高的现金管理类产物、短期固定收益类产物进行日常流动性资金管理;对于长期闲置资金,可关注投资策略妥当的长限期封闭式固收类产物,挖掘资产长期代价;有一定风险蒙受能力的投资者还可以通过定投挂钩权益类指数的理财产物,获取资本市场长期高质量发展红利。
(文中王槐、刘尚、徐静为化名)
(作者 | 陈大壮,编辑 | 朗明,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本内容来自财经天下WEEKLY)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601A073GH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