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刚公布的全国房价数据已经很明确,虽然楼市长期趋势有向好的迹象,但短期内仍在调整,如果想完成止跌回稳的目标,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经济日报在6月18日也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过程中,市场信心还在修复,市场供求关系仍待改善,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还需继续积极。下一阶段,各地要积极自动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庞大变化的现实,那么到底该从哪些方面去积极呢?
1、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
房地产是不如从前了,甚至可以说大不如从前,比颠末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而且这个我们也都是有准备的。所以,不用担心,也不用怕,认就行了。
但是不代表房地产真的完了,这一点对稳定预期很关键,对市场信心提振有很大资助。从长远看,我国城镇化进程仍在推进中,房地产市场的空间还比较广阔,有良好发展远景。而且房地产的新发展模式也正逐步确立,不可能完全依靠传统的模式。我们应对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健康发展有信心。
当然,大家的真正信心还是来自于经济的恢复环境,未来大家就业及收入信心的预期如果可以大概得到更好的改善,那么大家自然也会对房地产有一个改观。
2、激活刚需和改善性需求。
近日,国家已经定调,进一步优化现有政策,提升政策实施的体系性有效性,多管齐下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问题,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所以,本日我们的内容也主要是围绕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来分析,未来房地产止跌回稳的目标要以这些手段为抓手,各个击破。政策利好自然是最直接有效的。
6月13日,广州重申全面取消住房限购、限售、限价,低沉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那么后续其他一线城市跟进调整的几率很大,更不用说二三四线城市。目的就是持续优化政策,促进需求释放。除了限制政策要调整,房票安置、公积金贷款政策优化、加大购房补贴、住房“以旧换新”等政策,也将对需求释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购房者是买房的主体,没有他们市场就无法持续。所以,说句不好听的,你本日怎么讨好他们都不为过。要知道他们更在乎什么。缺钱、缺好产品、缺信心等,恐怕哪一个都不能忽视。
综合下来,一方面,低沉购房门槛。另一方面,有序搭建基础制度。既要对短期政策有统筹安排,更要有长期基础制度的部署。供需双向发力,助力新旧模式渐进式过渡。
3、推出更多高品质住房。
别看我们天天以为这样那样,但对于有钱人确实有对住房品质的无限寻求。越来越多的高品质住房投向市场,有助于激发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消费欲望。多地推进“好房子”工程以来,“好房子”项目已普遍成为置业者购房首选。既然大家都清楚,过去的模式不行了,实际上就是因为我国住房正从增量为主逐步转向增量和存量并重的阶段。
今年5月1日之后,新标准实施,购房者对“好房子”信心更足,极大地稳定了市场预期。不仅改善民生,也拉动经济增长。如今新房推出的好房子确实很多都比较抢手,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所以,不仅新房要盖好房子,旧房子也要改造成好房子。
4、化解风险,强化“保交房”责任。
大家信心缺失除了其他,很重要的一点也在于担心买了房子之后不能按时交付。所以,就要对症下药。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显效,“白名单”制度为符合条件的房地产项目“应贷尽贷”,房地产项目烂尾风险持续低沉。
这还不够,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制止房地产项目出现延期交付状态。应资助企业积极扩大贩卖促进回款,当然我不赞同什么样的企业都要救,重在救老百姓,别让大家的钱打了水漂。更好维护购房者权益,让大家对新建商品房按时交付更有信心。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楼市要想彻底摆脱过去头脑模式下造成的创伤,短期之内是不能完全走出来的,所以要有耐烦,更要有决心,既要有统筹规划,也要齐心协力促进楼市止跌回稳,始终明白,老百姓是根是魂,打通了痛点和堵点,信赖不用你说,该消费的都会消费,该买房的也会买房。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619A08PPL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