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95|回复: 0

[汽车天地] 质量差?中国新能源总崴脚,只因太依靠外国油车底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2:03|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嘹汽车/Jasper
这几年,国产新能源车发展得风生水起,不管是销量还是技术宣传都热火朝天。但一边热闹非凡,另一边却反复曝失事故——不是轮子飞了,就是断轴崴脚。一辆车好好地开着,遇个小坑、压个马路牙子,轮子直接掉了。
而更关键的是,这种事还不只发生在一两款车上。从比亚迪“汉”到理想ONE、从华为系再到瞻仰U8、启辰VX6,车型跨度大、价格从十几万到上百万,可“崴脚”这件事,似乎谁都逃不过。
到底是我们的马路出了问题?还是新能源车根本就存在计划缺陷?


如果一台车的崴脚可能还是偶然问题,但频发的事故却在告诉我们,这并不是“个别问题”。
比亚迪汉EV的试驾车撞上路演,车轮直接脱落,断轴部位肉眼可见。
理想ONE在厦门前轮断裂,避震器脱落,轮胎像被踢飞了一样。
华为系车、瞻仰U8这些高端车型也难逃断轴崴脚的厄运。
这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其实是新能源车从计划阶段的“谋利取巧”和更深层的技术结构隐患。


很多人看到断轴第一反应就是“偷工减料”“本心不痛”。但真要深扒,其实本诘责题在于:我们造车一开始,就没造对“底盘”这件事
你会发现不少国产新能源车的底盘,并不是从零为电动车计划的,而是直接“沿用”了老日系燃油车的底盘结构。在纯电平台并没有出来之前,很多的新能源车都在用燃油车平台,而这些燃油车平台却都是仿制了日本的燃油车。
老日系的底盘结构共性都是:轻、简单、柔和,非常得当老日系的节油特性,而这些特性也正是新能源车所必要的。
但问题来了:新能源车根本不是那个分量。


老日系燃油车一样平常一台车也就1.3吨左右,而电动车光电池组就四五百公斤,整车动不动就上1.7吨,甚至超过2吨。而且为了降低风阻、贴地行驶,大多数电动车都把电池放在底盘正下方,重心极低,簧下质量极大
而如果这时,我们还按照老燃油车那一套来计划,那效果就会变成:一旦遇到告急情况,比如压马路牙子、坑洼减速带、告急制动,整个悬挂系统就会因为无法承受巨大的冲击力而“崴脚”。
这并不是偷工减料,而是计划逻辑的摆脱。


与国产很多新能源车还在“借用”老底盘不同,像特斯拉、保时捷、大众MEB平台这些海外厂商,几乎都是重新计划了一套专属电动车底盘,也叫“滑板底盘”。
这种滑板式底盘,结构更像“电池托盘+前后副车架”,不但电池能够完全融入底盘,前后的独立悬挂更经过了高重载优化,不但能承受更大的惯性和簧下力,对碰撞吸能、悬架行程也做了足够冗余计划。
你哪见过Model Y在压了个井盖、碰了一下马路牙子轮胎就飞走的?


要把一辆电动车真正做好,不能只是换个动力电池那么简单,更不能在底盘上“拿旧地图找新大陆”。
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崴脚”“断轴”事件,并不是偶然,也不是单纯质量问题,而是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初期,在底盘系统上“缺了几课”。真想办理,就得从平台架构上推倒重来,造属于自己的电动车底盘,别再穿着燃油车的鞋,走电动车的路。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图片泉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30A075Q7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