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14|回复: 0

杭州杀妻碎尸案丈夫获死刑:家有男孩请务必教会他这3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1 17:01:01|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轰动全国的杭州杀妻碎尸案终于判了,丈夫许国利被判死刑!

没错,就是谁人在来女士“被失踪”后淡定报案,高调接受媒体采访的男人,因为夫妻间的生活矛盾对妻子来某某产生不满,在客岁7月5日凌晨,趁妻子熟睡之际将其残忍杀死,并分尸扔进化粪池。

妻子死亡后,还自导自演了一出古怪失踪发急寻妻的好戏,差点骗过了所有人,细思极恐!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杀妻案不止这一起!

2020年7月27日,四川安岳警方转达:安岳男子屈某,趁妻子半夜熟睡将其杀害。
新闻一出,顿时哗然一片,有网友说:太可怕了,不想结婚了,谈感情不仅伤钱还要命。
另有很多人在朋友圈转发一个段子:不结婚,你大概在家里、酒吧里、KTV里,但是结了婚你就大概在化粪池里、行李箱里、冰箱里……

也不怪大家恐婚,着实是近年来因感情不和引发的血案太多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曾做过一个统计,数据显示:
只在2014年全年,就有300起支属间的恶性伤人案件,其中夫妻案件最多,总共186件,占总数的62%。
婚姻中发生矛盾,故意杀人的案件共80起,受害者中有68名女性,12名男性,女性被害人数量是男性的 5.7 倍。
同时,根据全国妇女连合会的统计数据,全国2.7亿个家庭中,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受到丈夫殴打,家暴致死占妇女他杀死因的40%以上。

一系列数据,令人生寒!
我们总是在教女孩如何自保,可是女性在力量上先天就处于劣势,遇到施暴根本就难以自保,相比之下,更该思索的是如何养育我们的男孩,让他们不去伤害他人?
01“杀妻者们”身上有哪些共性?

追溯近年来那些震动全国的杀妻案,杭州来女士案、温州女企业家案、上海朱晓东案、泰国杀妻骗保案……
这些施害者身上其实存在一些共性。
第一,原生家庭问题。
杭州杀妻案中,凶手许国利4岁丧母,由父亲一手养大他们三兄弟。
泰国杀妻骗保案中,凶手张轶凡无疑是个妈宝男,庭审时见女方的父母,也就是他曾经的岳父岳母,有个细节更是证明这一点。他给岳父岳母跪下,求他们抚养孩子,并说:“孩子盼望不要给我妈抚养,她有问题,我爸身体又不好。”

而上海杀妻藏尸案的凶手朱晓东,他的母亲甚至在案发后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还对峙强调她儿子天性不坏,对于儿子残忍杀害妻子的行径,则持轻描淡写的态度。
他们的家庭教育方面,无一不是有问题的,要么是放任不管,要么过于溺爱,这使得他们性格存在明显的缺陷,相较于正常人更容易出现偏激、嫉妒。对负面情绪缺乏正常的排解途径,缺乏正常处置惩罚矛盾的能力,最终在某个时间点集中爆发形成惨剧
第二,缺乏责任感和担当,有不良嗜好。
多个杀妻惨案后,通过媒体报道我们可以了解到,绝大多数杀人者都没有稳定的工作收入,甚至没有工作,靠家人接济生活,而且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生活嗜好,比如好色、赌博、酗酒、过度消费。

而这些不良嗜好往往就是造成犯罪的诱因,比如许国立赌钱欠债、张轶凡沉迷女主播、朱晓东赌球欠债外遇等,他们必然会因此和家人产生矛盾,矛盾积聚到一定程度必然酿成悲剧!
第三,不尊重女性,有暴力倾向。
这几起杀妻案中的犯罪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早有预谋的,犯罪后想办法脱罪;一种是在日益剧烈的冲突中,失控殴打致死。

但不管是蓄谋已久,还是一时失控,实际上他们都是属于有暴力倾向的人,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失控,遇到事情容易出现骂人、摔东西、打人等行为,甚至更严峻的后果。
那么,这些共性是否能给我们养育男孩一些开导,引以为鉴?
02 养育男孩,这3点你留意了吗?

总结了几点,给到大家。

1.精确对待犯错,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要精确对待孩子的错误,不忽略孩子的小错误,给孩子的错误找捏词,也不要因为一次错误就给孩子打标签,过度惩罚孩子。而是要帮助孩子设立边界,引导他认识到本身的错误,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为本身的错负责。

看过一个新闻。

一个8岁的小男孩经常调皮作怪,损坏学校的公物,之前老师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这一次他弄坏了班牌,老师要求补偿。


当他妈妈知道这件事,没有替他辩护,也没有替他赔钱,而是理性地引导他直面本身的错误,告诉他:“本身闯下的祸,就要本身买单。”她让男孩去捡垃圾卖钱,本身来赔,考虑到孩子的安全,妈妈就远远地跟着。

犯错是培养孩子是非观的好机会,只有当孩子知道犯错有代价,需要承担责任,孩子长大才气更好适应社会规则,行止有度。

2.接纳男孩的情绪,并教他精确表达和调治情绪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教育他们的儿子:“哭什么哭,女孩才总是哭哭啼啼的呢!”“有什么好哭的,像个女孩子一样!”……


事实上,由于体内睾丸素的作用,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愤怒,更需要发泄。而男孩又不会像女孩一样,用语言表达出“我生气了”、“我很难过”等情绪,他们往往更愿意用身体来表达本身的愤怒。

比如摔东西、大喊大叫、突然打人对男孩来说是很正常的行为,他们高兴时、愤怒时,都会用四周的东西来发泄本身的情绪,尤其是2-5岁这一阶段。

遗憾的是,大多数情况下,家长往往会忽略,甚至压制男孩的情绪。

这种压制和拒绝,最终会导致男孩性格缺陷,他们不知道如何合理表达本身的情绪,也不懂如何调控本身的情绪……

他们要么被情绪奴役,动辄大发雷霆,破口大骂,甚至从语言暴力上升到身体暴力;要么对外完全屏蔽掉本身的情绪,压抑在心里,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引爆,成为张东升那样的人。


因此,请允许你的男孩哭泣,允许他释放本身的情绪,耐烦倾听他心田的声音,并教会他精确识别、表达、管理本身的各种情绪,这样男孩们才气成长为更好的本身!

3.告诉男孩尊重女性,不要伤害女性

意大利做过一个陌头实行。

视频里的街访对象是几个小男孩,最小的7岁,最大的11岁,平均年龄也就9岁。

主持人先是问了他们的名字,另有长大以后想要从事什么职业,然后让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主持人先问男孩们喜欢女孩那里,有人说喜欢她的眼睛,她的头发,她的手,有人说她是一个漂亮的女孩,想当她的男朋友。

然后,主持人让男孩们触摸女孩,他们摸了她的肩膀和脸。主持人又让男孩们向女孩做鬼脸,男孩们都轻松照做了。最后,主持人让男孩们抽女孩一个耳光,男孩们听到后都愣住了,不知所措。

尽管主持人催促了四遍,可是男孩们都不为所动,最后他们都摇头,刚强地说“No!”

当问到为什么不?他们说:“她是女孩,我不能那样对她。”“因为不能打女生。”“打女生是不对的。”


是的,教育男孩尊重女孩,不要去伤害女孩,这是一个无比紧张的事情。而这个事情,需要父母从小身体力行地教会他。试想一下,做父亲的都不尊重母亲,随意打骂母亲,孩子谈何尊重?

教育家史蒂夫在《养育男孩》一书中曾写道:男孩成长为坚韧、有责任感的男人,需要刚强、友善的领路人。

盼望我们每个父母都能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养育出阳光、善良、有责任感的男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