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78|回复: 0

孩子发烧不能捂?这种情况,越降温越遭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1 18:32:27|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带孩子最怕什么?
发烧肯定榜上有名!
这不,前两天豆豆就发烧了,孩儿他爸见我给豆豆多穿了一层衣服,于是开始问我:“不是说孩子发烧不能捂吗,你怎么还给他穿这么多?”说着就要把衣服脱下来。
我连忙制止,反问道:“你摸摸,孩子手脚冰冷,一身的鸡皮疙瘩,不多穿点岂非就让他冻着吗?”

听我这么说,孩儿他爸觉得有几分道理,但又一脸茫然:“一会儿“不能捂”,一会儿又要“捂”,到底该怎么办?!”
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有疑问了?别急,豆妈这就给大家好好说说。
01体温上升期可以适当“捂一捂”

发热一共分为三个阶段,即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和体温降落期
人体发热过程表示图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是37℃。当受到细菌、病毒等的侵袭时,人体细胞为了抵抗病菌,体温调节系统就会通过将体温升高到一个预设值(比如升至38℃)来对抗病菌。
但是,体温不能一下子就能从37℃升至38℃,这中间需要一个升温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体温上升期。
在这个过程中,血管和毛孔都会收缩,来减少散热,以便更快达到38℃,尽早对抗病菌。
而血管和毛孔的收缩,又会刺激到我们的冷热感觉神经,让我们产生“冷”的感觉,偶然候乃至会打寒战。

以是,在体温上升期,如果孩子觉得冷,就可以适当“捂一捂”给他保暖,而不是一味降温,统统要以孩子的舒服为准。
豆豆就是因为处在这一时期,手脚冰冷,还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以是我才会给他多加一件衣服。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觉得冷,除了增长衣物,还可以如许照顾护士:

  • 给孩子喂点温开水
  • 用热毛巾擦一擦孩子的手和脚
  • 夏日可以把空调关掉一段时间
这么做也有利于体温尽快达到预设值。
但更多的情况是,小孩子体温调节能力差,再加上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当我们发现他们发烧时,通常已经处于发热的第二阶段,也就是高热持续期了,在高热持续期是绝不能捂的。
02高热期持续期,不能捂!

这是因为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且排汗散热功能也很弱。过度包裹捂热,会导致孩子身体无法散热,从而产生脱水、代谢性酸中毒,更严重的还会引起机体缺氧乃至循环衰竭,若抢救不及时,可能很快休克乃至死亡
特别是新生儿,即使没有发热性疾病,包裹过多也可能出现“捂热综合征”,危及生命。

在高热持续期,我们需要如许照顾护士孩子:

  • 拿掉孩子身上的小被单
  • 减少孩子的衣物
  • 适当给孩子补水
  • 温凉的毛巾擦拭孩子的脖子、腋窝、大腿根等部位,或者用温水给孩子洗澡
值得注意的是,如许做的目标不是让孩子的体温立马降下来,而是让宝宝感到凉快,使身体好受一些。
如果体温长时间居高不下,可以给孩子服用退烧药物。但每个孩子对发热的耐受能力不一样,以是具体用药的计量和给药间隔也可以不一样。
图源:《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指出,对于2月龄以上的孩子,肛温达到或凌驾39℃(口温38.5℃)时就可以用药,或者发热让孩子明显不舒服时也可以用。
目前推荐儿童使用的退烧药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03为什么偶然候“捂一身汗”烧就退了呢?

这就要从体温降落期开始说起了。
当我们的身体消灭病菌后,体温就要从高点恢复到原来的正常水平(37℃),而出汗就是一个很好的散热方式。
以是,“捂汗退热”的说法(及做法)是不正确的。应该是,体温要回归正常值,于是需要通过出汗带走身体里的热量。

这是身体主动调节的结果,而非人为干预造成的。这个时候如果再给孩子捂着,反而不利于降温排汗。
该如何照顾护士呢?

  • 增补足够的水分,以防孩子脱水
  • 减少孩子的衣物
  • 温热的毛巾给孩子擦汗,或洗温水澡
  • 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制止着凉
04以下情况,要及时就医

通常,孩子发热时,在家照顾护士就能好转,如许也能制止医院里交叉感染的风险。但如果是以下情况,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孩子不满6个月,只要体温高于38℃,就应该立刻去医院。
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尤其是新生儿(0~28天),10%以上的发热是严重感染所致,比如菌血症、脑膜炎、肺炎等,而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又很不完善,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孩子不满2周岁,如果精神状态良好,可以先在家观察,但如果发热凌驾24小时不见好转,或者精神状态不好,比如哭闹严重、无法进食、无精打采、面色惨白等,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