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构造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能规范》将于今年9月1日实行。受此影响,近日,有电动自行车品牌下架电商平台全部产品,许多品牌的线下门店也在“清存量”。
有经销商表示,因新国标即将实行,线上门店正在进行新旧标准产品切换,当前线下门店仍在售卖旧标准产品。

据了解,新国标落地设置了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旧国标”车允许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
新国标“新”在哪?
车速最高为25公里每小时
为淘汰交通伤亡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新国标维持了2018版标准中有关最高设计车速的规定,即具有电驱动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并要求超过25公里每小时时电动机自动停止动力输出,如许可有效遏制超速行驶带来的安全隐患。
使用塑料总质量不超过整车质量的5.5%
现在电动自行车产品广泛使用大量塑料作为功能件和装饰材料,但是由于塑料本身具有可燃性,这些材料在发生火警时会加快火势蔓延并释放大量有毒气体,即便添加了阻燃剂也很难从根本上防止火警事故的发生。因此,新国标中增长了“电动自行车使用的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的要求。
专家呼吁,企业在进行新产品研发设计时,应尽大概淘汰塑料材料的使用,并按照新国标规定的试验方法计算塑料质量占比。鼓励使用其他不可燃材料代替塑料,从而降低火警事故的危害程度。
强化了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
为增强电动自行车所使用非金属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从源头上降低车辆被火源引燃造成火警事故的大概性,同时有效降低电动自行车火警的蔓延速度和燃烧的剧烈程度,新国标进一步提高了与电池直接接触的非金属材料、电气回路、电气部件及导线等关键部件的阻燃性能要求,并对软垫材料、皮革类与纺织品类材料等不同类别非金属材料的阻燃性能分别作出规定。
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提升到63kg
铅蓄电池化学性子稳定、价格实惠,还具有较高的接纳利用价值,深受广大电动自行车消费者青睐。新国标修订期间,相关部门通过对近13万份网民的问卷调查发现,倾向于选择铅酸蓄电池的消费者数量是锂电池的2倍。
但是铅酸蓄电池也具有能量密度低、体积大、重量大等缺点,特别是考虑到近年来消费者生活节奏加快、出行半径扩大、充电不敷便利等因素,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希望电动自行车充满电后续航里程能够达到70公里以上。按照2018版标准中55kg的整车重量限值计算,使用铅酸蓄电池的车辆在充满电后续航里程只能达到40公里左右,与消费者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新标准将铅酸蓄电池车型的重量限值放宽至63kg,将有助于满足广大消费者增长续航里程、淘汰充电频次、提高安全性能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经济、实用、安全的产品。
不再强制要求全部车型均安装脚踏骑行装置
2018版标准中规定,电动自行车必须具有脚踏骑行功能。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绝大多数消费者不仅不使用该功能,反而自动将脚踏板拆除。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基本不消脚踏骑行功能的消费者占比高达79%,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建议不在标准中对脚踏骑行功能作强制要求。
为此,新国标中仅要求采用电助力模式的车辆具有脚踏骑行功能,对电驱动车辆不作强制要求,从而有助于生产企业根据车型自主决定是否设计和安装脚踏骑行装置,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车型选择,提升了产品的实用性。
鼓励安装后视镜
后视镜可以帮助电动自行车骑行者观察后方的车辆和行情面况,淘汰盲区,提高骑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2018版标准规定,测量整车高度时无需将后视镜计算在内,企业可根据车型需要自行设计和安装后视镜。
新国标为进一步表现对车辆安全性的重视和对安装后视镜的支持,除维持2018版标准中关于后视镜不计入整车高度的表述外,还增长了“为包管行车安全,鼓励电动自行车安装后视镜”以及后视镜不计入整车宽度的内容。
考虑到部分较为轻便的电助力车型一样寻常不安装后视镜,为尊重这部分产品的设计风俗,新标准并未将安装后视镜作为强制性要求,而是由生产企业根据需要自行决定是否安装。
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近几年发生的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事故中,很多的起因都是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出现温度异常,但使用者没有实时发现,未能第一时间切断电源,导致引发火警甚至爆炸。此外,电动自行车被盗也是困扰消费者的一大痛点。
为提升电动自行车自动安全性能,新国标增长了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其中,用于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谋划性用途的电动自行车必须安装北斗模块;其他普通家用电动自行车,在销售时可由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保留北斗模块。
北斗模块可以纪录电动自行车当前所处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通过通信模块实时反馈给用户,一旦发生被盗等异常情况,这些信息能够有效助力消费者在第一时间找回车辆。
动态安全监测功能可以将车辆异常行驶状态以及蓄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实时发送给消费者,提醒消费者辨认和处置安全标题,第一时间消除事故隐患。
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窜改要求
针对当前很多电动自行车产品最高车速、蓄电池类型和输出电压等技能参数易被窜改、导致交通安全事故和火警事故多发的标题,新标准分别从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个方面提出防窜改要求。
其中,电池组防窜改的要求是电动自行车不应预留扩展车载电池的接口或线路,而且应具有充电和放电互认协同功能,确保电池组与充电器匹配后方可充电、与整车匹配后方可骑行;控制器防窜改的要求是不应通过剪线、跳线等方式修改控制器功能,不应兼容多种输入电压模式,具有过压锁定功能,限流装置不应留后门,且不应通过解码器、物联网技能等进行改装等;限速器防窜改要求是限速器无论是单独的模块,还是集成在控制器内部,均不应具备修改限速值功能。
增长了电动机低速运行转矩等要求
现在,许多使用中的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超出了标准的规定,重要原因是这些车辆的电动机在动力性能方面有较多的余量,给非法窜改最高车速留下了空间。为确保交通安全,新国标中增长了电动机空载反电动势以及电感值差别系数等指标要求,从而确保电动机在输入电压达到最大时车速也无法超过25km/h;同时考虑到电动自行车必要的载重能力和骑行中大概存在的短时爬坡等实际需要,标准中增长了电动机低速运行时转矩限值指标,允许电动机短暂地输出较高扭矩,确保车辆能够应对短距离爬坡等特殊工况,满足消费者正常骑行需求。

现有旧国标车无需强制更换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即将实行,消费者的旧国标车需要更换吗?对此,中国电子技能标准化研究院安全技能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鹏林表示,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不会被强制镌汰。
“新标准重要针对企业的生产、销售以及谋划行为,对于普通消费者已经购买的电动自行车,不受新标准的约束,不会被强制镌汰,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正常更换。”何鹏林说。
泉源:中心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央视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23A08Z7M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