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暖花开最近各人都忙着踏青吧不如趁夜色恰好,出来走走?
上海的夜景之美可不止陆家嘴苏州河的这片夜景英式老构筑+升级灯光+水景美得让人驻足!▼
科斯林巨柱式列柱、钟塔、群雕…这次构筑景观照明全线提升的台甫路(东台甫路)-苏州河沿线荣膺了美国IDA国际设计银奖
苏州河,阿拉上海的母亲河它的故事延绵了6000年......
曾经,这里是一片水乡光景。开埠后,苏州河打破了以往的宁静,变得越来越拥挤、嘈杂、繁忙。
苏州河旧景/网络
之后,河边的农田、芦苇、蒿草渐渐消退,代之而起的是礼查饭店、百老汇大厦、邮政大楼、河滨大楼等构筑……
苏州河旧景/网络
此次华建集团在升级照明时严格遵循了“原拆原建”最大程度保存了老构筑本身用光来述说和出现经典
本日,带各人来看看上海这片布满汗青韵味的构筑光影▼
第一名上榜的肯定是外白渡桥
by新民晚报 周馨
外白渡桥,是中国上海市境内一座毗连黄浦区与虹口区的过江通道,也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
1856年,第一代外白渡桥建成,名为“威尔斯桥”。1876年,第二代外白渡桥建成,定名为“公园桥”。1907年,外白渡桥建成并沿用至今。
至今竟然已有164年汗青太多上海主题影视剧都有它险些是上海人影象深处的乡愁
上海大厦它曾是上海的“百老汇”大厦
原名“百老汇”(Broadway的音译)大厦,由其时英国著名构筑师法雷瑞设计,1934年落成。大厦由一栋主楼、两栋辅楼组成,主楼构筑结构采用近代摩天大楼情势,选用了其时最为盛行的艺术装饰主义风格。大批质料都由英国入口,建设成本和选材要求之高,在其时上海滩成为美谈,一落成便毫无不测地跻身外滩名楼之列。1951年5月1日,由上海市人民当局更名为“上海大厦”。
曾创下三个上海之最:
其时外滩三座最高的构筑之一
最早拥有最高餐厅的饭店
最早拥有室内停车场的饭店
如今在灯光映照下布满厚重和内敛的汗青感
中国证券博物馆(原浦江饭店)拥有繁复的大弧形拱窗成排的爱奥尼立柱、尖拱窗浓厚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浦江饭店,前身是礼查饭店(Astor House),坐落在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外白渡桥北堍东侧,今虹口区黄浦路15号。始建于1846年,其时上海开埠只有三年时间。英国商人阿斯脱豪夫·礼查(Richard)兴建了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旅馆,名为Richard's Hotel and Restaurant(礼查饭店)。
这是上海最早的一所今世化旅馆:1867年,该店在上海最早使用煤气;1882年7月,安装了中国首批电灯;1883年,这里成为全上海最早使用自来水的地方。1959年以后,改名为浦江饭店。
英国爱丁堡公爵和哲学家罗素美国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将军爱因斯坦、卓别林等都曾下榻在此
如今在古铜色灯光下它如一位沉稳静默的老克勒悄悄站在苏州河边一隅
上海邮政总局大楼是一栋U字型构筑布满着折衷主义风格内有四川路桥邮政支局和上海邮政博物馆
上海邮政总局,坐落于北苏州路276号,始建于1924年。由其时沪上著名的英商思九生洋行负责设计,大楼拥有号称“远东第一大厅”的邮政业务厅,气魄宏伟,现仍为上海市邮政局和四川路桥邮政支局所在地。
前几年经过了修葺修旧如旧,细节相当讲求
以上三图by新民晚报 徐程
在夜色光影交叠下更像一位优雅端庄的名媛睁开着富丽的裙裾
沿线的绿化景观和楼宇也都有着独特的匠心设计来共同这优雅古典的夜景
一旁耸立的今世化高楼
用蓝色低调的灯光
在苍蓝的夜色里衬托着
周边的街道景观主打“水韵流光”的主题
绿化也在斑驳错落的光影下和构筑本身融为了一体
真的是太美了吃好夜饭想不想去散个步!
【小青菜综合编辑】泉源:乐活虹口(hongkouly),新民晚报 周馨 徐程,部门图片泉源网络,如有得罪,敬请接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