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883|回复: 1

但凡吃过这些,也不会说北京是美食荒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7 08:30:0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北京,到底是不是美食荒漠?

在微博“全国美食荒漠”的投票中,北京毫无悬念当选第一。天下真的苦北京美食久矣吗?

传说老北京四大美食: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吉野家。

也有网友说,你当然还有别的选择,去大兴吧,那里有飞往全国各地的航班。

也有人为北京美食正名,你之所以觉得不好吃,是因为你没吃到贼拉贵的高级餐厅。

说到这,北京各高校和企业的食堂该第一个不同意了。他们这些便宜又好吃的食堂,硬生生在北京这片美食荒漠撑起了一片绿洲。

论性价比,这些食堂没在怕的。
不管预算多少,你都能在高校食堂吃得有滋有味。
作为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清华北大的食堂也是数一数二。
“吃”对北大人有多重要?在北大唯一官方认证的BBS论坛中,讨论热度最高的话题,就是吃食堂。
麻辣香锅、沙茶面、煲仔饭、酱肘子......只要是你能想到的,北大食堂都给你安排上了!

北大人爱吃,很大程度上与他们优秀的食堂建设有关。坐拥8个食堂的北大,菜品种类多达600种,中餐西餐清真餐应有尽有。想在毕业前吃重样,可能比考上北大还难。
各个食堂都经济实惠,以至于有同学凡尔赛:“饭菜太便宜,每次充饭卡间隔好几个月,密码都忘了”。
能有多便宜?想要荤素搭配,三个菜的套餐8块就能搞定。便宜归便宜,但我缺的是这几块钱吗?
北大有四俗:“未名湖谈恋爱,修经济学双学位,吃康博思鸡腿饭,图书馆里上自习”。
来北大必吃的,一定是康博思鸡腿饭。虽然康博思已拆,你仍然可以在学五找到这份最具代表性的北大美食。
只需7元,酸甜酱汁搭配超大鸡腿,就是减肥人士也忍不住多吃两口的程度。

@北京大学
众所周知的清北之争不仅体现在学术上,也体现在食堂上。
你性价比高是吧?我比你更高!
清华的16个食堂,各式菜色一应俱全,保证你八块吃饱十块吃好。
清蒸鲈鱼10块,萝卜肉丁1块5,抹茶蛋糕2块5。这物价,还以为穿越到上个世纪了。

@袁小玫
在可以容纳万人同时就餐的观畴园,一荤二素+米饭4.5元,两荤一素+米饭5元,还不及点外卖的零头。

@清华缘
如果你问清华学子最爱吃啥,他们一定会说清华自产的酸奶和冰淇淋。只要1.8元的独家酸奶和1.5元的冰淇淋,虽然看起来稍显简陋,但长久以来已经成为清华人的“精神支柱”。

@姐姐要阔落

据说有段时间北大的食堂涨价,北大学子都来清华蹭饭,也就有了“清华食堂十九家,就连北大也爱她”的坊间传闻。北大:终究是错付了!

要啥有啥,这什么神仙食堂!
除了两所学霸大学,其余北京高校食堂也各有千秋。
作为公认的“京城第一高校食堂”,中国农业大学常年稳坐北京甚至全国高校食堂排行榜前列。2018年度高校食堂评选中,农大位列第一。她也因此被称为“中国食堂大学”。

在这里,只要是有关于吃,一切皆有可能。
麻辣烫烧饼米线、北京烤鸭咖喱鱼蛋、蓝莓山药桂花糖藕......农大食堂满足了你的一切想象,简直就是现实版报菜名。

@遇见北京
农大公主楼餐厅的明星菜品当属8元一份的松鼠鳜鱼。听说曾经有一位同学因为思念家乡的松鼠鳜鱼,就给校长发了邮件,结果没过多久学校就请他去食堂吃松鼠鳜鱼。

@张诗行喜羊羊
农大食堂美食的品种丰富、菜品新鲜,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试验田和温室大棚。农作物直接供应食堂,想不新鲜都难。

@盗月社食遇记
上课期间,其他大学的同学在教室里学习,农大的学生在烤面包做酸奶、酿葡萄酒煮咖啡、照顾牛宝宝。

酿酒大赛后的品酒会 图源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不知道有多少同学是冲着农大的食堂,才报考了这里?

食堂特色随校名,农大发挥农业特长,北京语言大学走的就是国际化路线。
在留学生占比29.8%的“小联合国”北语,同学们足不出校就能吃遍世界美食。
北语最大食堂清晏楼有五层,除了各式中国美食,你还能尝到东南亚和日韩料理等各国美味。

@东街1号
各位北语学子,是不是眼看着自己日渐圆润。

另一个别称和吃饭有关的是中国人民大学。被称作“中国人民吃饭大学”的人大,专注喂胖学生80年。

@把你的全世界套路过
在这里,有比你妈更关心你吃得好不好的人,人大网红食堂主任:王祚荣。

想吃什么,尽管跟他提!
线下,他频繁出没在学生之间搜集就餐评价。线上,他开通了微博,积极与学生互动。他会根据师生反馈,尽可能满足大家对“吃”的要求。
想吃高档美味,邀请米其林大厨!想减肥塑身,减脂沙拉安排!想吃飘臭十里的螺蛳粉,这就研读螺蛳粉有关的论文然后上新!

@什么大学
咱就是说,肚子准备好了,就差个人大录取通知书了。

边吃饭边追星,还有这种好事?
在一些特别的专业类院校,你也可能和名人大腕不期而遇。这时你吃的不是饭,而是一种情怀或心境。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的“崔永元真面”开张,校内外食客慕名前来,络绎不绝。
其实,崔永元老师有一个餐饮团队,从2003年开始,无论是拍摄电影传奇还是重走长征路,这个炊事班都一直跟随保障。团队里的师傅经验丰富,用料讲究,来吃面的食客可有口福了。

就连著名主持人敬一丹老师也来捧场,这谁看了不说一句梦幻联动。

在中国影视人才的摇篮北京电影学院,偶遇明星的概率跟偶遇你家楼下大爷的概率有得一拼。
据说吴磊就经常在食堂用餐,因为吐槽鸭血粉丝的鸭血太少,还被食堂阿姨约谈。为此他为学校食堂正名:“都特别好吃,料都特别足”!

除了影视明星,你也完全可以追我们的国之栋梁。在藏龙卧虎的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和你一起打饭的很可能是哪个科研大佬或者院士。

@盗月社食遇记
更夸张的是,在这里吃着吃着饭,就可能有老师找你讨论科研问题,吃饭科研两不误。
中科院最年轻的院士邵峰老师和他的学生就经常“同吃同做同讨论”,当初内毒素受体的发现思路,就是他们在食堂吃饭时“聊”出来的。
如果你在这里用过餐,还会发现,原来科学家们吃得这么接地气。

@超超叫什么
在这些学校,你在食堂的每一次打饭经历都有可能秒变大型追星现场。

打工人被食堂喂胖,能算工伤吗?
走出校门,步入社会,食堂依然支撑着你努力的每一天。
“中午吃啥?”可能是职场最频繁的社交语言。打工人对吃的重视程度,绝不会低于升职加薪。
在北京,被讨论得最多的公司食堂,必须是各个互联网大厂。
因为伙食太好,秉持着把员工当猪养的精神(不是),网易又被称为“猪厂”。

@人资攻略
这么大的煨汤瓦罐赫然摆在后厨,果然豪横!

@吃喝玩乐大搜索
凭借这些精品菜色,网易食堂荣登当地小吃快餐好评榜第一名。

同样豪华的还有京东食堂,他们的食堂整整有六层。

@超人测评
仅是粤菜就不少于3家,有理由认为京东食堂是广东人快乐屋。

@猎聘人才官
除此之外,喜茶、星巴克、肯德基纷纷入驻,甚至还有家轻食店叫帕梅拉。

@超人测评
Google的食堂会把取餐口的食材按照清淡、重口、水果、饭后点心的顺序排列,直接把整套的吃饭流程安排得明明白白。
他们还会标出食物的过敏原信息,把贴心打在公屏上!

@36氪
如果你有机会到字节跳动的食堂就餐,也许会被食堂阿姨的仪式感震惊到。用红豆和黄小米画出来的小兔子这么可爱,当然要一口吃掉。

@互联派
七夕节也要画鹊桥相会,看看哪个单身狗,连吃饭都要被塞狗粮。

@互联派
说不准,你还会被几个食堂阿姨围住,她们会热情地问你:今天的菜好吃吗?你对食堂有什么建议?
看来互联网大厂随时适应用户需求的精神,已经出现人传人现象,就连食堂阿姨也不能幸免。
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没吃饱的打工人。吃顿好的,是每个职场人释放压力和情绪的途径。今天的你,在食堂吃什么好吃的了?

食堂里的中国人吃饭史
几十年来,食堂见证着中国人的饮食变化和生活变迁。
虽然今天大多数的中国人,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了。但那些饿肚子的日子,我们理应记得。
新中国成立前,食堂可能就是山坡,野草和树皮就是老百姓的家常便饭。

民国时期,底层人民只能靠啃树皮维生。@云中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食堂只有机关单位才有。拿饭票打饭,是那个时代人们的共同记忆。

五十年代山东一职工食堂的饭券 图源7788网
那时的月平均工资只有41元,早上吃两个馒头、一碗稀饭,中午吃点炒素菜,每个月在食堂大约要花上9块钱。
到了六七十年代,学校食堂提供的以“份饭”为主,一个馒头、一份小菜、一碗汤,就是一顿饭。虽然简单,但大家知足常乐,吃得很香。

六十年代的食堂窗口 @二十年的吃货生活
八十年代,国企发展势头强劲,福利待遇也不错,这里的食堂也吸引着求职的年轻人。

八十年代的武钢食堂 图源定轧网
到了九十年代,饭票逐渐被刷卡机取代,大锅饭开始普及。

@郑州喜来乐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设食堂。食堂的经营也逐渐市场化、专业化,大家对在食堂就餐的要求从吃饱变成了吃好。
2008年,教育部发布了落实高校学生食堂补贴措施的通知。

为了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吃上饭,国家为高校食堂提供了专项政策补贴。于是,大学生们“体验着八十年代的物价,享受着二十一世纪的美食”。
再加上食堂进货量大,成本低,薄利多销的策略也为经济还未独立的大学生尽可能地节省生活开支。
如今,物美价廉的食堂,再也不是几十年前的模样了。

@wby~
要我说,在北京,吃食堂才是正经事。
这些大大小小的单位食堂,也许没那么正宗,但是足够包容。
今天,我们记录食堂,也想要歌颂食堂。在食物丰富得几乎眼花缭乱的当下,食堂仍然低调地成为你的备选项,在每一个普通的日子慰藉你的辛劳。
果腹的同时,食堂的一粥一饭肯定能撩拨起多年前你在校园和职场拼搏的记忆。
那些节日里的精致美食见证了你的肆意和喜悦,但我们的生活,更多的不就是由普通又细碎的日子组成的吗?
毛豆课代表:看饿了!这些食堂不比招生和招聘简章好使?你上一次吃食堂是什么时候,都吃了些啥好登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7 12:43:5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书是白读了,人家说的美食,不是外地“舶来品”,而是本地土生土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