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QQ登录
微信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积分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新闻资讯
论坛
BBS
城事杂谈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织里跳蚤
房产资讯
关于我们
导读
首页
房产
装修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娱乐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房
招聘
拼车
二手车
服务
生活服务
城事杂谈
跳蚤市场
便民服务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美食天地
›
家常菜谱
›
帖子
寻忆织里画虎大师吴寿谷
@浙E车主,最新消息!明年继续免费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 电脑维修 ]
长了这几种小疙瘩,别大意!大概和 HPV
[ 电脑维修 ]
“比珠穆朗玛峰还要庞大”,科学家称正掠
[ 房产资讯 ]
广东明白:8月4日起,小产权房一律不得登
[ 电视剧 ]
被子哪个品牌质量好——奢华质感床品,守
[ 电脑维修 ]
雨破极值,路断成河,北京暴雨红色预警如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查看:
395
|
回复:
0
杜道田:赞成给红薯立个纪念碑
[复制链接]
吃果不吃冻
吃果不吃冻
当前离线
积分
4983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9-14 00:02:00
|
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赞成给红薯立个纪念碑
作者 |杜道田
今天一大早,手机上翻到《乡土中原》刚刚发表的贾龙杰老师的大作一《建议给红薯立个纪念碑》,我怀着对贾老师的敬意和对红薯的感恩之情,认真拜读了贾老师的大作。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着贾老师对红薯的喜欢、爱恋、感恩和情有独钟。
他那时,从小学到初中,离开红薯都不中。从一日三餐,到送礼馈赠,也是离开红薯都不行。我比贾老师小几岁,也算是四零后的同时代人。与贾老师有着同样的经历,同样的感受。
回想起来,那个年代因为粮食产量太低。夏粮小麦和秋季杂粮收成有限,交完公粮已是所剩无几了。农民一年到头主要就是靠红薯充饥。
那时有个顺口溜一一"南mer到北mer(门字内加一个外字,本来是有这个字的,就是打不出来),都吃红薯娃儿,东院到西院全吃红薯面。红薯汤,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最困难时,村里人都饿肚子,连榆树皮和麦苗地里的干刺角芽都吃光了。春荒里的一天晚上,我和母亲正饿得心慌无奈时,父亲回来了,带回了从邻村一个单身老人那里买回的五、六斤红薯。这真是救命的宝贝呀。
那个春荒过后,政策放宽,允许农民开小片荒地,自种自收。父亲带着两个哥哥和我,在村子的西南岗上,一镐头一耙子的开出了两块荒地,大概有两三分地吧。有了地,自然是种红薯了。人勤地不懒,当年就收了一千多斤红薯。
随着荒年过去,政策放宽,红薯除了能填饱肚子之外,经过磨粉深加工,还派生出粉条、粉皮、粉面,凉粉等等,这些至今仍然受人喜欢的副产品。但是,当初人们除了留一点儿过年过节外,大部分都是拿出去卖钱,自己是舍不得吃的。平时最家常的还是蒸红薯,煮红薯,红薯面馍,红薯面贴餅子。
我最喜欢的是红薯面馍,不是窝窝头,就是象白面蒸馍那样的红薯面馍。我们村的红薯面蒸出来的馍,喧腾劲道,满是蜂窝气孔,颜色、形状和口感都很象荞麦面加白面蒸出来的杂粮馒头。我是百吃不厌,不管是割麦子、砍高粱,再热再累,下地回到家里,见了红薯面馍,我都会食欲大振,一顿两个,雷打不动。参加工作,离开家乡后,我依然馋这口红薯面馍。每次探亲回家乡,我都会要让家人蒸一锅红薯面馍解解馋。
除了用红薯面蒸馍、贴锅贴饼子之外,家乡的主妇们还会开动脑筋,巧手细作,加上点红薯淀粉,变化出许多花样来。红薯面圪塔,红薯面凉鱼儿,红薯面锅出溜,红薯面蒸卤面条,还有红薯渣葱花饼。红薯渣本来是磨粉时,过了大箩、二箩,过滤掉淀粉后畄下来的细渣,人们用它来加上葱花、咸盐、五香粉,拍成饼子,在锅里煎、烙制成渣饼子,是人们喜欢的一道美食。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再想吃渣饼子时,就不再滤去淀粉,直接用红薯磨渣后,连同淀粉一起做饼子。这样口感更好了,成了大家一直都很喜欢的一道美食。
离开家乡五十多年了,五十多年来,走南闯北,到过许多地方,品尝过南北方美食,领略了东西方口味,吃遍了土里长的,山里生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川味广味,湘菜、鲁菜、淮杨菜,可谓尝遍天下美味。不知道怎么回事,却还是念念不忘红薯的香甜,念念不忘红薯叶的清新爽滑。因而,我每年都会想方设法种几棵红薯。
今年是在仅有的两平方土地上种了九棵红薯。赶上今年雨水丰沛,红薯长得郁郁葱葱,有一茬接一茬,不断生长的红薯叶,可供用来做蒸菜,拌凉菜,摊翡翠饼。叶子下,地垅已被撑开大口子,看来晚些时候红薯也有得吃了。
红薯在灾荒之年救过河南人的命,在丰收之年为河南经济发展出过力,又时时刻刻给我们提供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营养美味,在我的心目中,早已有了个红薯的丰碑,今天拜读了贾老师的大作,我举双手赞成贾老师的主张一一"给红薯立个纪念碑"!
郁郁葱葱的红薯叶
凉拌红薯叶
用红薯叶汁摊餅
用红薯叶摊成的翡翠饼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杜道田,中共党员,1949年4月生,原籍社旗县下洼乡杜庄。
1969年11月参加工作,在铁四局工作四十年,辗转多省修建铁路,其间在职深造,先后获得大专、本科学历。
2009年5月退休,现居安徽合肥市。
post_newrep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
上传
点击附件文件名添加到帖子内容中
描述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寻忆织里画虎大师吴寿谷
名单公布!
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湖州举
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举行
《焦点访谈》关注湖州!
市共同富裕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
织里镇家园志愿广场本周活动预告
防诈骗小课堂,提高警惕!
7天1检!常态化核酸检测提醒!
友情链接
浙沪导航
网站目录
欧冠直播
高仿包包
关闭
站长推荐
/1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查看 »
浙江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湖州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客服电话
13362228119
电子邮件
511400718@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