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QQ登录
微信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积分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新闻资讯
论坛
BBS
城事杂谈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织里跳蚤
房产资讯
关于我们
导读
首页
房产
装修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娱乐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房
招聘
拼车
二手车
服务
生活服务
城事杂谈
跳蚤市场
便民服务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城事杂谈
›
汽车天地
›
帖子
寻忆织里画虎大师吴寿谷
@浙E车主,最新消息!明年继续免费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 电视剧 ]
园林放样RTK如何解决传统测绘痛点?
[ 电视剧 ]
电商数据成破局关键,任拓情报通让市场动
[ 电脑维修 ]
韩国5·18光州事件
[ 电视剧 ]
跨境erp系统内容模块大揭秘,速来了解!
[ 理财 ]
固态电池反复吸金,强在哪里?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776
|
回复:
0
[购车优惠]
政策解禁!L3、L4级自动驾驶可合法上路,我们离扔掉方向盘还有多久?
[复制链接]
admin
admin
当前在线
积分
334023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3-12-11 13:40:42
|
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文|腾讯汽车特约作者自动驾驶工程师-Slight
11月17日,广州车展首日,工信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四部委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这无疑给已经火热的国内汽车市场又添了一把火。
文件指出,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工作基础上,工信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遴选具备量产条件的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开展准入试点;对取得准入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车辆用于运输经营的需满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运营资质和运营管理要求。
那么这份《试点通知》中提到的自动驾驶功能和目前竞争激烈的高阶辅助驾驶功能究竟有何不同?为什么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需要经过准入和上路的试点,而不能直接对公众销售、直接上路?自动驾驶车辆合法上路后,将给国内汽车市场带来何种影响?普通民众距离真正的自动驾驶到底还有多远?
1.自动驾驶和高阶辅助驾驶的区别在哪里?
《试点通知》中提及的自动驾驶功能是指国家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40429-2021)定义的3级驾驶自动化(有条件自动驾驶)和4级驾驶自动化(高度自动驾驶)功能(以下简称自动驾驶功能)。
在《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中对于2级/3级/4级驾驶自动化的定义如下:
具备L2功能的车辆,驾驶权和车辆控制权完全属于人类驾驶员,
L2功能只是“辅助”驾驶员更安全、更轻松、更高效地开车,说白了就是“系统给驾驶员打下手”。
目前国内市场推出的所有具备辅助驾驶功能的车辆,不管车企自我宣传是L2,还是L2.999,还是L2+,也不管辅助驾驶功能是能够实现自适应巡航、自动变道、高快速路领航辅助,还是城市领航辅助,这些功能在官方法律定义里,都隶属于L2功能大类。
人类驾驶员在驾驶L2车辆时,眼睛需要关注车周环境和路况、手需要握住方向盘、脚需要在油门和刹车上做好准备,驾驶系统类似登山时的拐棍,可以帮助驾驶员控制车辆的行径,但更多起到的是“减负”作用,而非全盘“控制”。
而具备L3功能的车辆,驾驶系统的作用比L2更进一步,可以在某些预设条件下,从驾驶员手上接过车辆控制权。
当驾驶系统在控制车辆启停转弯变道时,驾驶员的眼睛、手脚都可以从驾驶活动中脱离,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驾驶系统判断当下的路况或车周环境无法满足自动驾驶条件,系统无法再控制车辆时,驾驶员需要立即将车辆控制权从驾驶系统手上接过来,由人类驾驶员控制车辆。
也就是说,人类驾驶员的作用“控制车辆”变成了“为系统托底”。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如今在各大城市自动驾驶示范区里行驶,为民众提供出行服务的ROBOTAXI——百度Aollo萝卜快跑和小马智行都属于此。虽然ROBOTAXI一直被视为L4商业化落地的突破口,但仅以目前ROBOTAXI的运行情况看,还是落位在了L3阶段。实施示范应用和示范运营的ROBOTAXI车辆里,有安全员或远程安全员,负责在驾驶系统遇到无法处理的极端情况时接管车辆,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当自动驾驶车辆移除安全员,将车辆控制权全权交付给驾驶系统,即便是在极端场景下,系统也能够启动应急预案保证车辆和用户安全,全程不需要用户介入接管,这就是L4等级的自动驾驶车辆了。像文远知行推出的无人驾驶环卫车、无人小巴和无人接驳车等,都属于此。
L3和L4自动驾驶功能的区别,从官方定义来看,是“有条件自动驾驶”和“高度自动驾驶”,但一个更通俗易懂的理解是,L3自动驾驶车辆需要配备方向盘、刹车、油门等常规的车辆控制器件,以供人类驾驶员接管车辆时进行操控,但
L4自动驾驶车辆是不需要安装这些供驾驶员使用的零部件的。换句话说,原来驾驶位和副驾位这样的定义,在L4车辆里不再有存在的意义,全车所有的座位都可以是普通乘客位。
由此可见,L2向L4不断演进的过程,实质是人类驾驶员逐渐向车辆系统让渡车辆控制权的过程。
2.事故责任由车企/智驾方案商承担
现行的产品准入许可和上路许可都是基于“人类驾驶员”这一前提条件设定的,当车辆的控制权部分或全部转移至“驾驶系统”,导致准入许可和上路许可最底层的基础发生了变化,L3及以上等级的自动驾驶功能车辆变成了无法可依的“黑户口”,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交通事故认定、权责厘清、保险赔偿等一系列的周围问题。
按照我国政策法规的发展规律,一般都遵循试点先行、经验积累、大面积铺开、正式实施的流程,因此针对L3及以上的自动驾驶车辆的准入和上路活动,也是由试点开始。考虑到民众接受程度、公众交通安全、出行便利等限制,初步试点仍是谨慎乐观的态度,首要任务是把政策流程跑通,而对于此跑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找到责任主体——
负责自动驾驶前装量产的车企,以及提供自动驾驶方案的智驾方案商,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承担起责任的两个角色。
《试点通知》将L3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准入和上路,限制在了TOB端,也就是在使用主体/运营主体控制下的自动驾驶车辆,这样可以将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毕竟用于运输服务的车辆绝大部分都在城市场景和高快速路场景运行,远比TOC乘用车市场的潜在风险小得多。并且,相比普通消费者和车企之间针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扯皮,直接找到使用主体担责,对地方政府来说也更加简单直接。
3.成本巨幅上涨,前期多数车企会观望
以外界眼光来看,四部委联合发布《试点通知》是在给从去年年底就开始式微的自动驾驶行业添火加柴,而深耕自动驾驶技术,正经历凄风苦雨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也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刷了一把存在感。
这就营造出了一个氛围,似乎只要轻轻一踩电门,自动驾驶车辆就会立刻出现在城市道路上,走进大众生活,面向千家万户。
但以业内更为严谨客观的角度来看,至少在短期内,《试点通知》的发布对国内汽车市场的影响有限。
除“事故责任划分”外,“成本”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汽车本身是低毛利产品,不论车企、零部件供应商还是新兴的智驾方案商,都需要利用规模效应来挣钱,产业链上下游对成本的敏感程度超乎想象。
L3及以上自动驾驶对车辆的技术要求,相较于L2辅助驾驶车型来说,需要大幅提升。
其中占成本大头的新增技术要求是,自动驾驶车辆需要在紧急情况下自主实现“最低风险应对”,保证车辆和用户安全。
“最低风险应对”指的是,当自动驾驶系统发现自己无法在一些特殊场景下继续实施自动驾驶时,会要求车内驾驶员或安全员对车辆控制权进行接管,但当驾驶员或安全员因为主观或客观原因,没有按计划接管车辆,自动驾驶系统就需要采取包括但不仅限于退出自动驾驶功能、缓慢靠边停车、打开双闪警告灯、通过5G设备向后台求援、甚至直接呼叫公安和救护车等……
当然,上述情况描述的是较为高阶的风险应对策略,更为基础的“最低风险应对”指的是在任何情况下保证车辆受控——当自动驾驶系统由于种种原因失效,驾驶员/安全员接管后,车辆的转向机构、刹车和油门零部件等核心零件仍可使用。
不同应急措施的背后都需要一套用于安全冗余的完整设备支持,包括架构冗余、传感器冗余、计算单元冗余、制动系统冗余、电源冗余,双5G通讯冗余等。
这些冗余设备对自动驾驶车辆来说,是新增零件。而新增零件,意味着新增成本,
包括零部件成本、研发成本和制造管理成本等在内的一系列成本增加。
成本激增,却没有为用户带来高感知度的功能提升,这对目前大部分抠抠索索拼命降本,整车售价已经贴着成本在打的车企来说,并不是个好买卖。
加之如今国内汽车市场正是刺刀见红卷生卷死的状态,大家都在L2+高阶辅助驾驶的战场里鏖战,在这种激战正酣,鹿死谁手未可知的关键时刻,没精力、没时间、没资源、没钱,才是车企的常态和最大的困境,此时涉足自动驾驶的第二战场,对车企来说,很容易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全国首发L3自动驾驶车型”的名号仍有不小的吸引力,叠加上跑通准入和上路试点流程的政治需求,可以预见,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就会有大型央企或国企联合TOP级的自动驾驶方案商一道,拔得“全国首辆L3自动驾驶车辆”的头筹,成为行业标杆和范式。
虽然从短期看,绝大部分车企对量产L3及以上自动驾驶车辆,会持谨慎的观望态度,但
从长期来看,《试点通知》为自动驾驶落地解绑的这一动作,还是会倒逼车企向智能驾驶研发投入更多资源,促进国内自动驾驶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
为什么这么说?
想想看,以前车企想要宣传自己的智能驾驶技术,往往会用“无限接尽L3”来形容,明里暗里表示自己的车辆产品无法贴上L3自动驾驶标签的原因,是政策不允许,而不是技术做不到,颇有种得了便宜又卖乖的既视感。如今自动驾驶的政策桎梏松绑,车企没了“政策限制”这块堂而皇之的遮羞布,很容易就会被市场和用户戳穿智驾能力的真相——吹嘘的花好稻好,不如实实在在量产出自动驾驶车型来的更有说服力。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是普罗消费者最朴素的判断逻辑。
以代客泊车功能为例,自动驾驶车辆可以自行下地库找空车位泊车,在用户通过手机召唤车辆时,再自行根据用户所在的定位,驶出车位,去接用户上车。当这个功能场景被切实实现后,解决的不仅是“停车困难户”的焦虑,更为用户节省了停车的时间——用户可以到点下车,而不用考虑哪里停车的问题。
而对更宽泛的行车场景来说,道理是一样的。如果有人可以在车里化妆、打电话、看电影,做一切和驾驶行为无关的事情,只靠车辆自动驾驶就能抵达目的地,那不需要车企卖力吆喝宣传,真实事例胜过千言万语。即便是对自动驾驶技术一窍不通的消费者,也能够据此判断和评价出车企的真实能力。
当越来越多的车企,对自家的自动驾驶研发能力有信心、敢担责、会承诺,那自会吸引普通消费者真金白银的投票。
届时,自动驾驶行业的蓝海竞争,也会逐渐像如今L2+高阶辅助驾驶竞争一样,变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进而在自动驾驶的新战场,开启又一轮针对组织机构、工作效率、零件成本、性价比和功能服务的全新较量。
站在今日的时间点往后看,这些景象是完全意料之中可预见的。只是因为车辆从立项研发到上市发售的时间跨度以年计算,会给人一种尚未立刻发酵作用的错觉。
但如果哪家车企只看短期利益,罔顾技术、市场和政策必然发展,没能在当下开展自动驾驶研发的技术储备,没能在几年内在自动驾驶领域所有建树,那距离被三振出局,卷出国内汽车市场或许也就不远了。
4.我们距离真正的自动驾驶还有多远?
如上文所说,此次发布的《试点通知》对自动驾驶车辆上路有着诸多限制条件:自动驾驶车辆的驾驶位上需要有安全员/驾驶员监控车辆驾驶行为,随时监控,随时接管,车辆只允许在限定区域内行驶,如果用于运输经营,还必须取得运营资质。
目前看来,只有由自动驾驶科技公司(例如百度Apollo,小马智行等)主导的,在北上广深等各大城市运营区内开展的ROBOTAXI示范应用和示范运营活动,才能大概率满足上述要求。
目前从事示范应用和示范运营的ROBOTAXI,车辆的自动驾驶套件(包括域控、激光雷达、摄像头等感知硬件)都是由自动驾驶科技公司(也就是运营方)基于量产车自行改装而成,使用测试专用的临时牌照上路通行。
而根据《试点通知》的说法,现状将有所改变。
一是车辆的自动驾驶套件将从售后改装转变为前装,
直接由车厂流水线生产,既保证了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一致性,也有让车企来保证自动驾驶套件零部件质量和功能质量的意思。
二是车辆将从“临时牌照”转向“正式牌照”,
前后保险杠将挂上蓝牌(油车)或绿牌(新能源车)。
对于车圈行业来说,这两个转变意味着L3及以上的自动驾驶系统得到了国家法律的承认,政策被充分利用、流程被完整走通,权责被明确厘清,这向前跨进的步伐,确实让从业者激动。
但这两个转变对普通民众来说,并不会有太多实际体验上的变化。
首先,《试点通知》开放的自动驾驶汽车准入和上路试点,并非面向普通乘用车市场。这意味着普通民众想要体验自动驾驶车辆,目前还只能局限在ROBOTAXI的试乘。
其次,即便将来,普通民众可以购买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出于地方政府、车企和自动驾驶方案商对小概率极端事件发生的担忧,大概率会严格限制自动驾驶功能的使用场景和使用条件。
参考已经官宣L3自动驾驶车型量产的奔驰、宝马和丰田,无一不是提出了严苛的使用条件。
以奔驰为例,L3自动驾驶开启的条件包括:
从使用感受和用户体验角度讲,L3自动驾驶的使用范围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远远小于L2+高阶辅助驾驶的使用场景——成本高、售价高、功能使用范围小,即便顶着“自动驾驶车辆”的官方定义,也很难撬动消费者的钱包。
因此,符合普通消费者期待和想象的,真正的自动驾驶汽车,还在等一个更为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需要交通环境、大众认知、技术发展等方面都成熟起来,但值得期待的是,这个时间点不会距离我们太远。
来源:
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129A0AAME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寻忆织里画虎大师吴寿谷
名单公布!
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湖州举
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举行
《焦点访谈》关注湖州!
市共同富裕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
织里镇家园志愿广场本周活动预告
防诈骗小课堂,提高警惕!
7天1检!常态化核酸检测提醒!
广告位
Empty Ads
友情链接
浙沪导航
网站目录
欧冠直播
高仿包包
关闭
站长推荐
/1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查看 »
浙江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湖州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客服电话
13362228119
电子邮件
511400718@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