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775|回复: 20

[本地新闻] 让人愤怒的,不只是用132万盖“毛坯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4 01:01:3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退钱,退钱,退钱!”
这两天,“132万天价装修费”大概是中文互联网上最受关注的公共变乱了。
微博上,“梦想改造家的最差设计出现了”“房主回应132万元改造老屋”“怎样看待梦想改造家翻车”……一个个热搜话题,都指向了家装改造综艺《梦想改造家》第八季的最新一期节目“二十个人的‘空巢之家’”。
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下子集中在了西北的一个农民家庭,以及他们被改造的老房子上。
甘肃白银的老杜跟老伴两人辛苦劳作了一辈子,供出五个子女上大学。孩子们在天南海北成家立业后,为了养老,也为了可以或许容纳全家二十口人团聚,老两口决定翻修重建住了四十年的老房子。于是,就有了最新一期的《梦想改造家》。
11月17日,老杜一家人验收被改造了小半年的房子。两天后,经过紧张剪辑的节目播出。本以为又是一次精彩的“空间魔法”,没想到,一场舆论风波才刚刚开始。
“132万盖的房子,就这?”
老杜家的房子,是一座典型的西北农村围合式的小院。四间卧房坐北朝南,东侧是厨房、库房与起居室,唯一的旱厕在西南角。此外,还有鸡窝、猪棚和羊圈。
房屋的主体结构是夯土,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对地面做了硬化,相继铺上了红砖、地砖,但是没有做防水,返碱和返潮现象比较严重。
对于父辈盖起的这所老房子,杜家最小的儿子评价说:“虽然看上去大略,但在我的记忆里,不停是很温暖、温馨的感觉。”
这本是非常温情的一幕,然而,弹幕纷纷表示“等下给你重新定义大略”。
改造之前,卧室房屋外墙贴了瓷砖装饰。
有好奇的网友直接跳转到改造完成后进行观赏,却发现房屋外观十分眼熟,甚至加上两个字也毫无违和感。
事实上,微博上许多网友的愤怒正是来源于此,究竟,“132万元装修费”与“红砖毛坯房”之间的反差,实在是过于悬殊了。
更何况,还有设计师的傲慢。
节目中,设计师甫一出镜,就整了一连串的长难句——
我们今天做新的房子,你不光要把一个设计具体化的东西做得要精彩、要有细节、要丰富,这就是你的基本问题,必须要能想通。
就是你的样式啊,你的材料啊,你的建造手段呢,要跟你的经济相配,跟你的气候相配,跟他们的生活习惯匹配,跟他们的墟落记忆匹配,就更加符合我们人,跟自然跟土地的底层落地。
所以他变得更有道理,更有道理的东西当然会更持久,这是我的判断。
设计师陶磊自认是农村出身,18岁之前都在农村生活,不外从言谈举止来看,却显得不太接地气。
比如,老杜的初心是盖一个二层小洋楼,还带着设计师去邻居家看了他的梦中情房,并介绍道“村里翻建的房子,都是带走廊的,为了保暖,都是二层楼的。”
然而,对于老杜想要建二层楼的愿望,设计师的观点是,没必要。
随后,设计师给出了一系列的解释:首先,老杜家改造的矛盾点不是用地,因为农村有很多多少荒地,人口密度很低;其次,居住在二楼很不方便;最后上升到居住理念,“你的居住跟土地发生关系,你才能产生一些有意思的生活的可能”。
对于村里关于“一层就是平房,二层就是楼房”的广泛认知,设计师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好像住平房就被人看不起,(但)我以为没有必要被这种观点束缚”。
不外,这段阐述几乎完全无视了老杜前面说的想住二层小楼,不是因为一楼住不下,而是为了冬天保暖。
最后,设计师还是不太情愿地做了妥协,在主屋部分建了二层卧室。
在设计师眼中,这既不是一个简单迎合城里人时髦口味的房子,也不是一个回到已往农村的房子,而是顺应时代发展,面向未来的一个墟落建筑。
“想想,坐在这上厕所,边上是玻璃,有一棵树。我相信这种上厕所体验,我们很少人有,甚至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对吧?”
“面向未来”的厕所。
而设计师似乎也预判到改造后的房屋不会一下子得到认同,“十年之后,他可能会感受到这个道理,也会欣然接受的”。
不外,令人没想到的是,播出之后,老杜一家还未提出什么异议,反而是屏幕另一头的观众们炸开了锅。
节目组微博下的热门评论。
巨额装修费究竟花在哪?
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后,节目组发布声明进行了回应。内容主要是两点:改造尚未完工;改造费用节目组有分摊一半。
而委托人透过媒体的回应则是“房子还没有交工,没有搬进去住,房子好坏等入住后才能客观评价,设计建设费当时交了一些。”
如果说,改造后的房屋,室外粗犷的红砖风格与室内黯淡的采光还可以用“尚未完工”来解释,那么片尾露出的高额装修费用则无疑是引爆舆论的最后一丝火苗。
人们怎么也想不通,这样一套看似平平无奇甚至有些廉价的装修,怎么就需要土装88.8万、硬装32.3万、软装11.8万,共计132.9万元了?
这就不得不说回一开始的砌墙工程了。
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设计师考虑到“当地民宅的广泛性”,又考虑到“给气候一个回应”,最后选用了最便宜的红砖。
但到了砖厂,红砖的成色却不能令他满意。
于是,设计师又带领团队设计出多种砌筑方式,试图掩盖住红砖斑驳的土色,只露出纯色的一面。
这种砌筑方式使得用砖量陡增,但这还只是最平凡的砌法。“到了很多构造柱,横梁、转角,还有院墙的镂空,遇到窗口,都还有很多特殊的砌法。”
表面上的清水墙,实际上都按照了精装修的标准去做。
这种富有挑战性的砌砖方式,“劝退”了很多建筑工人。
本地工人不愿做,就从外地调工人到甘肃砌砖。设计师坚持这种砌墙风格的代价是,从7月3日开始砌砖,直到7月底,只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一。
从北京调过来的“砌砖好手”的加入,终于让现场的施工进度得到了提升。不外,纵然是按照设计师“一顺一丁”的砌筑方式,凑近一看,墙面仍旧是很斑驳。
不外,这些似乎都不重要了,前来验收的设计师显然已经满心陶醉在这独特的视觉感受中。
外墙已然如此,如果你对内饰还抱有一线希望的话,结果可能会更加扫兴。
已经有不少眼尖的网友发现,改造后的房间里,家具是宜家的——
贴板是松木的——
而如果赞助商不是某油漆品牌的话,设计师可能连木板都省了。
事实上,房屋内确实有大量的墙面,直接是裸露的红砖。
看到这,网友们真的坐不住了。
于是,你能看到无论是节目组还是设计师的微博下,都涌入大量的激烈的留言。
总结来就一句话,“退钱,退钱,退钱”。
设计师微博下的热门评论。
实现的是谁的梦想?
这期节目翻车后,设计师陶磊瞬间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很快,他所开设的公司就被爆出曾违反安全规定,自己的住宅也疑似违建。
除此之外,屋顶开裂、取暖作假、涉嫌抄袭……更多的问题还在等待着节目组与设计师回应。
“这算什么梦想改造家?简直是梦想毁灭家。”即便节目组与设计师多次回应,网友们的愤怒仍旧很难平息;而即便是最能理解设计思路的业内人士,也很难不承认,这一次,实在是设计师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强行加诸老杜一家的房屋之上了。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梦想改造家》,实现的究竟是谁的梦想?
观众们一度认为,这个梦想是属于业主的。究竟,《梦想改造家》这个节目之所以可以或许声名鹊起,靠的就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实现每位委托人的安居梦想。
无论是将12平方米的蜗居改造成微型豪宅——
还是将不足40平米的L形过道房改成精致的阳光房——
《梦想改造家》请来的设计师们,似乎总能施展“空间魔法”,将种种不可能都变幻成可能。
而即便都是在广袤的墟落大地上翻修,第七季第四期的改造,就令人拍案叫绝。
而这样一个被观众们誉为“像博物馆一样有排面”的房屋,造价为69.1万元,仅仅是改造老杜之家所耗费的一半。
这可能是《梦想改造家》最出圈的一期节目,却也很可能是节目组最不愿意看到出圈的一期节目。抛开阴谋论不谈,这一次的“翻车”或许在于审美的割裂,即“此之蜜糖,彼之砒霜”。
同样是半脱落的油漆、裸露的砖块、磨损的灰泥墙、暗淡的色彩,在一些艺术家看来或许是充满时尚气息的赤贫风,但在为数更多的平凡人看来,就是又破又廉价的毛坯房。
赤贫风,凌驾在美的顶端。/unsplash
而当业主对于居住建筑功能性的需求,和设计师对于美学展示的需求出现矛盾时,该谁让步?
这些年来,中国人见识过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土味建筑,多到每年“十大丑陋建筑”的评比都竞争激烈。但比起谈起奇葩的现代建筑时的云淡风轻,人们对于住宅风格的在意则显得尤为真情实感。原因或许在于,“我真的有一套房”。
就拿中国美术学院的象山校区来说,局外人谈起这间由著名建筑师王澍参与设计的校园时,谈的可能是它的艺术风格与“普利兹克建筑奖”,但对于真正需要在此间生活学习的学生们来说,则是“冬凉夏暖”“不通风”“光照不进来”乃至“没法住人”。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视觉中国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上来,知乎答主、建筑师袁牧认为,这一期改造的“翻车”,并不完全是设计师个人本领大概态度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了设计行业在做墟落建筑时出现的广泛问题。
在一篇探讨墟落建筑的文章中,袁牧也试图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忘却个人的风格偏好,积极推广适合的现代建筑材料技术的同时,避免强推其美学风格。
真诚地从村民的主体性出发,关注其生活质量与成本,让建筑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根植墟落,这些本体因素将会自然生长出属于当地的墟落美学。
说到底,美学本身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能说不同的人在建筑美学上的感受大不相同。
更何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尚未保证安居的环境下谈建筑之美,未免有些太奢侈了。
参考文章
[1] 袁牧,张弘.墟落振兴中的高岗实践[J].世界建筑,2021(08):43-47.
[2] 《你需要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家徒四壁》,新周刊,2020-07-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4 07:48:4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偏离了梦想改造家的本意,确实是只有一句话:应该给人家退钱或者重新改造。这个是住宅,不是作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5 05:37:45|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屋是用来住的,首先舒适感是最重要的,这样的设计偏离了入住者的初衷,这昂贵的设计,施工,费钱费力费脑。其次在物质生活满足之后我们追求美好生活需要仪式感,在农村还是城市是一样的,设计要贴合当地主题,满足入住者的希望,省钱省力省时间质量很好才是所有设计人应该有的基本素养,拿着老人的棺材板实现你的梦想实在是感觉不道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4 19:00:1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设计师,我理解设计师的出镜冲动,想在镜头面前创造一个作品的愿望,因为往往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常常会被客户否定,这样无拘无束的创作当然是很爽,自然就放肆了。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设计师,第一要考虑的就是客户的需求,毕竟他们才是要住在房子里面的人,设计师需要做的就是提升客户的想法,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和专业来提升客户的需求,而不是放肆的按自己的想法去花客户的钱,然后傲慢的强行要求客户去接受,这是违背职业道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4 10:57:5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设计师忘了是给人家建房,没有充分考虑到东家的愿望需求,而是用人家的钱豪爽了一番![笑哭][笑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4 23:30:2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水墙的造价就是比一般的贵得多 按说如果用对客户的话 光设计费都值100多万 问题在于这样的空间只有最贵的软装内饰才与此般配 客户非亿万富豪承受得住 哈哈 经典案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4 23:12:4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罪魁祸首是这红砖,质量太差了,色差太大!看看欧洲国家红砖墙,就知道设计初衷是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4 09:23:1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那孔洞交错排列有序的红砖墙面,不禁使我想起了老式的公共厕所……真怀念小时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4 16:57:4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拿记者站的那个外墙来说,用最普通的围墙外挂木方条或生态板条效果比这好多了,而且这种设计就方便了小偷的攀墙入户,同时也给附近的小孩带来安全风险(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不知农村里小孩子的娱乐是什么),让户主永远背着被索赔的风险,给当地注入了不安定因素!第二,那张所谓的实木贴板那个风格,相信四十岁以上的都见过,八、九十年代那些较大空间用一米乘二米纸皮板用板条钉起做隔断就是这样!再加上毛坯房,绝配!总结:这是一个体现去赤贫也打算让户主重回赤贪的设计!如果配合这个主题,这个设计是成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4 07:49:3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拋开美学和功能不评论,就拿费来说他几排房子建筑面积这么多132万确实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