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193|回复: 4

怀孕时查出胎儿患了肿瘤,妈妈还是决定把他生下,出生三天做手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30 21:58:04|来自:中国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宝乐乐(化名)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被诊断得了巨大骶尾部畸胎瘤。
这无疑给乐乐一家带来了沉重压力,但是,坚强的父母并没有选择终止妊娠,决定将乐乐生下并做进一步治疗。
在河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主任王献良仔细研究乐乐的畸胎瘤后发现,情况比想象中还要复杂。
手术关
切下的肿瘤6cm×4cm×4cm
比鸭蛋还大



虽然骶尾部畸胎瘤是所有畸胎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但乐乐身上的肿瘤位置很深,显露在外部的包块只是“冰山一角”。
在体内,肿瘤与重要脏器和尾骨紧紧相连。为了确保肿瘤不再复发,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尾骨尖也需要一并切除,这为治疗带来了很大风险。手术中,医生若稍有疏忽,就会造成直肠损伤。
即便手术成功,术后照顾护士也是一大挑战。巨大肿瘤切除后留下的空腔很容易因照顾护士不当引起大面积感染。
反复讨论并制定了周密计划后,在乐乐出生的第3天,王献良领导团队为乐乐实施了骶尾部肿瘤切除手术。
术中,医生先行阻断了肿物的主要供血血管,大大降低了肿瘤切除时的出血风险,随后警惕地将肿瘤与正常组织一点点分离。经过不断努力,乐乐体内6㎝×4㎝×4㎝大小的肿瘤被完整切除,整个手术进展顺遂,术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
照顾护士关
多措并举消灭并发症
由于瘤体较大且位置深,手术剥离后,乐乐的切口不停令人倍加关注。

为了尽可能减少和消灭并发症,同时加速患儿切口的愈合,新生儿外科的造口治疗师张明明运用湿性愈合理念对乐乐进行伤口处理。
湿性愈合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方法,在外伤性的局部照顾护士中越来越受到器重,它是指在无菌条件下,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
术后,乐乐的切口开始出现脓血性分泌物。张明明采用银离子敷料添补引流,脓性分泌物渐渐转为浆液性渗出,创腔基底组织由50%黄色腐肉变为100%红色组织,之后改用藻酸盐添补,创腔渗出液渐渐减少,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深度变浅。待肉芽组织填满伤口床,张明明用水胶体敷料将其覆盖,5天后,患儿伤口痊愈。
相关链接
骶尾部畸胎瘤
骶尾部畸胎瘤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实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畸胎瘤的40%-70%。出生时大多数骶尾部畸胎瘤是良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良性肿瘤的恶变率上升。目前,骶尾部畸胎瘤的产前诊断率可达90%以上。明确诊断后,骶尾部畸胎瘤应当尽早接受治疗。
新生儿外科 张明明/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 14:40:1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小的宝宝就手术受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 11:03:15|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医生的高超医术。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30 23:40:3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父母的不放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 19:24:4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她父母的坚持!大团圆结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