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5|回复: 0

两个月合计“下修”高达26万,美国非农数据“反复打脸”还能信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2:11|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劳工统计局对前两个月的非农就业报告举行大幅下修,正引发市场对此关键经济指标可信度的深刻质疑。

8月1日,据华尔街见闻,美国7月非农新增就业7.3万远低于预期,前两月数据大幅下修25.8万,这是自新冠疫情以来最大幅度的向下修正。其中:



  • 5月份数据下修12.5万,从+14.4万下修至+1.9万。
  • 6月份数据下调了13.3万人,从+14.7万人下调至 +1.4万人。

这一巨大的“统计回摆”已经超出了常规的季节性调整范畴。而在这背后:一连下降的观察复兴率、统计机构面临的资源困境,以及潜在的政策变动干扰,正共同侵蚀着非农数据的根基,让这份备受瞩目的报告越来越像一份有待验证的“初稿”



就业岗位与就业人数的背离

[color=rgba(0, 0, 0, 0.9)]


要理解非农报告,必须认识到它由两份独立的观察构成:



  • 一份是面向企业的“机构观察”,
    用以生成我们通常关注的非农就业岗位数量。如果一个人同时打两份工,他在这份观察中会被计算为2个就业岗位。
  • 另一份则是面向家庭的“住户观察”,
    用以计算失业率。如果一个人同时打两份工,他在这份观察中只被计算为1个就业人口。
此次引发巨大争议的26万就业岗位下修,正是源于机构观察的数据调整。美国劳工统计局表示,修正中约40%来自州和地方政府的教育部门,这“主要是由于在初次发布后,常规性地纳入了额外的或修正后的样本所致”。

但一个更深层次的抵牾在于,自2022年以来,美国的就业岗位数量在一连增加,但有工作的人数却几乎没有增加。


(自2022年以来,美国的就业岗位数量(红线)在一连飙升,但有工作的人数(绿线)却几乎没有增加)




数据失真:观察复兴率敲响警钟

[color=rgba(0, 0, 0, 0.9)]


就业报告的准确性正受到一个根本性问题的挑战:越来越少的企业和家庭愿意参与政府的观察。
劳工统计局每月分三次对企业举行薪资观察,随着更多样本的回收,数据会变得更加完整。
然而,近几个月来,初次观察的样本回收率已多次跌破60%,远低于疫情前约70%甚至更高的常态水平。通胀洞察公司总裁Omair Sharif指出:
缺失的数据越多,且越晚获得,修正幅度就会越大的可能性就越高。50%的回收率是远远不够的。



背后成因:预算收紧与信任侵蚀

[color=rgba(0, 0, 0, 0.9)]


报道指出,观察复兴率下降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其背后是长期存在的社会和制度性因素。
一方面,公众早已对繁琐的观察感到厌倦,同时对政府等机构的信任度也在不断被侵蚀。
另一方面,统计机构自身也面临着日益收紧的预算和人员设置限制,这一问题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变得尤为突出。经济学家Gregory Daco表示:
我们看到,政府机构资金的削减正在影响其网络和分析经济数据的能力。劳工统计局举行的所有报告,将来都可能出现更大的波动性。
这种资源紧张的状况并非孤例。
本周早些时候,劳工统计局称,其用于编制关键通胀数据CPI的样本中,平均约有15%被暂停网络。而早在6月,该机构就已宣布暂停了三个都市区的数据收罗,理由是现有资源无法支持。



“特朗普效应”的潜在影响

[color=rgba(0, 0, 0, 0.9)]


除了上述原因,一些经济学家还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加剧数据质量问题的解释。
加拿大丰业银行资本市场经济主管Derek Holt在一份报告中提出,特朗普政府方面在贸易、移民、财政及其他政策上的快速变化,可能也是原因之一。他认为:
在企业疲于应对各种政策剧变所带来的影响时,本已低迷的观察复兴率可能让数据质量进一步受损。
除了每月滚动修正,劳工统计局每年2月还会举行一次年度基准修正,以更准确但时效性更差的数据源为基准举行校准。而在客岁,该机构发布的年度修正初步估算值,创下了自2009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这进一步印证了市场的一个广泛担忧:初步发布的经济数据,可能越来越像一个需要反复修正的“初稿”。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02A056G6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