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看到中美关税协议落地,李嘉诚赶紧改口,若做3个调停还来得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地时间5月12日,中美关税协议正式落地,双方同步取消91%的加征关税,贸易关系回到4月2日之前的“原点”。
这一希望令全球意外,而就在当天深夜,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集团(下称香港长和)忽然发布声明,称其价值228亿美元的全球港口交易“绝不可能在不合法或不合规的情况下进行”,并强调交易需经“法律和监管部门批准”。
这一表态与3月4日“交易已达成原则性协议”的强硬姿态形成鲜明对比,被视作“紧急改口”。

香港长和此次交易覆盖23个国家43个港口,此中巴拿马运河两头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尤为关键——两港承担中国21%的远洋货运量,若被美国贝莱德财团掌控,中国对美东贸易运输将面临“卡喉”风险。
更受关注的是,贝莱德与特朗普政府关系密切,交易一旦完成,后果严重。

交易细节曝光后,国内舆论强烈反对。
香港《大公报》直接批评其“踩钢丝”,文章被官媒多次转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启动“经营者集中”评估;
民间发起“抵制长和”运动,致其香港中环中央租金收入下滑。
更令公众愤慨的是,据媒体披露,交易双方早有防备:通过开曼群岛实体持有资产规避中国反垄断审查;利用香港、开曼免税政策偷税;约定若中国反制需支付10倍违约金。这种“明知故犯”的操作,与“无知犯错”性质迥异。

此前,香港长和称交易是“商业行为”,原计划5月22日股东会上回应舆论。
但5月12日深夜的紧急声明,恰值中美瑞士谈判结束、联合声明发布后,显然是因中美关系缓和而“见风使舵”。
声明核心有二:一是强调交易“合法合规”,二是提出需满足“法律监管批准、无违法禁止情况、股东批准”三个条件——潜台词是“若监管不批,交易就不进行”。
即便李嘉诚此刻停止交易,挽回信任也非易事。
其一,根据《国家安全法》,涉及“紧张基础设施”的境外交易需国家批准,而香港长和至今未提交完整申报质料,损害国家利益已成究竟;
其二,商业信誉崩塌不可逆,交易曝光后“长和系”股价下跌;
其三,舆论有记忆,《大公报》的批评与“抵制长和”运动已将其推向道德逆境。

但并非完全无解。若采取三个调停措施,或能止损:一、立即终止交易并承担法律后果;二、将核心业务转移至国内或出售给中资公司;三、通过慈善等方式重塑企业形象。
商人逐利本无可厚非,但需守住国家利益底线。
当年霍英东以1元象征性价格将南沙地皮转让国家,彰显家国情怀。李嘉诚同为中华血脉,若想避免“沙上之塔”的了局,此刻调停或许还来得及。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15A08B1Q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