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丁萍
头图 | AI生图
关税政策落地后,美债收益率一起走高,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5%,而10年期收益率也触及4.50%。近期,美债收益率再次飙升,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最高至5.096%;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5%,最高至4.604%。
这一变化的背后,正是由于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Moody's)于5月15日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主要是担忧美国政府的债务和利息支付比例一起攀升。
除此之外,高盛最新研报展现,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崩盘式”上涨,也是导致美债收益率大涨的幕后推手。
#01 日债为何会爆发危机?
除了美债收益率一起走高,日债收益率也在飙升,如日本4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至3.7%,创下汗青新高。
大家都知道,国债价格和收益率是呈反向关系的,现在日债收益率大涨,意味着日债价格下跌,背后反映的是供给过剩,没多少资金愿意继续购买日债,甚至大概出现抛售行为。
5月20日,日本新发20年期日本国债拍卖结果昏暗,投标倍数仅为2.5倍,是自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投标倍数越高,说明市场对该期国债需求旺盛,投资者愿意积极认购,反之就是需求萎靡;更糟糕的是,尾差(即平均价格与最低接受价格之间的差距)飙升至1.14,为1987年以来最高水平。尾差大说明市场对国债价格的认同存在很大分歧,需求明显低迷。
起因何在?
5月19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表示,日本财务状况“比希腊还糟糕”。数据显示,日本债务/GDP比率已超250%,远高于希腊债务危机时的180%。
外围进一步催化了市场感情——市场担忧在这场关税谈判中日元大概面临被动升值,也就是日元有大概会继续加息。
显然,日债危机是在最近一周“外貌爆发”的,但其风险积聚早在2024年就已逐步显现。
自2024年8月以来,作为日债最大买家(日本央行目前持有日本国债市场52%的份额,是日本国债最大的买家)的日本央行一直在逐步减少日本国债购买额,并操持到2026年1月至3月将购买额降至每月3万亿日元左右。
为何日本央行要缩减日债?这实在是在回应加息预期,也是在为未来大概的进一步紧缩政策做准备。此举主要是为了应对日本核心通胀率已凌驾3%,远超其2%的目标。
此外,保险公司、养老金等本土大型机构,因持仓浮亏和利率风险加大,买债的意愿大幅下降。2025年,部分金融监管政策推动保险机构大量买入超长期债券,但利率上升后,这些机构反而开始减少持仓,形成“买方罢工”局面。
#02 日债崩盘如何影响美债?
一方面,日本是全球第二大债市,又是美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截至2025年3月,日本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为1.1308万亿美元)。日本国债市场若出现危机,日本政府和金融机构(如银行、寿险、养老基金)大概会被迫大规模买入本国国债。为了筹集资金,这些机构很大概抛售手中的美债等海外资产,直接对美债市场造成抛压,推高了美债收益率;
另一方面,日债收益率的飙升,推动了全球长期国债的“期限溢价”,即投资者要求更高回报以补偿风险。假如你是一个全球投资者,看到日本国债市场大幅下跌,你大概会担心其他国家的长期国债也有类似风险,于是你买长期债券的时间就会要求更高的回报,这样一来,美国等其他国家的长期国债收益率也会被“带高”。
那么,日债危机能否得到解除呢?
短期来看,日债市场大概会有反弹。例如,日本政府大概会“指导”国有机构(如日本邮政、政府养老投资基金GPIF等)大规模买入本国国债,来平抑市场动荡。
理论上,国债作为避险资产,通常在经济疲软或降息预期下,市场愿意购买。但目前日本的根本利率仅为0.5%,降息空间有限。
长期而言,若经济持续增长,政府财务收入增加,债务可持续性加强,市场对国债违约的担忧大概会减轻,投资者也更愿意持有国债。但当前日本的财务状况恶化,且面临通胀压力,难以看到日债的反转机会,美债也因此会受到“拖累”。如果我们通过QDII基金或相关理财产品(境内账户+人民币)投资美债,就该谨慎这一点。
#03 投资美债的几个“雷区”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投资美债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境外券商或银行直接购买美债(境外账户+美元)。例如,北京银行的美元日日开账户,年化利率凌驾4%。但必要留意的是,当我们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时,会产生大约0.5%的兑换成本。如果你还要将美元兑换为人民币时,又会有另外0.5%的兑换费用。也就是说,换汇成本大约为1%,这部分成本几乎是固定的。
实际上我们最必要关注的是汇率波动的风险。最佳做法是,在人民币升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低于7.2)时兑现美元,在人民币贬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高于7.35)时兑换人民币。如果我们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7.4时兑换美元,而现在汇率已降至7.17,那么就会面临约3%的汇率损失。再加上前面提到的换汇成本,最后美债的利差就会被完全“抹平”,甚至大概会出现亏损。
第二种方式是通过QDII基金或相关理财产品(境内账户+人民币)投资美债,这种方式不涉及外汇兑换,因此无需担心汇率波动的风险,也没有汇兑成本。但近期美债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我们的美债基金自然也会受到明显影响。
短期来看,长期美债的风险依然较大。无论是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6月到期的6万亿美债,还是日债崩盘对市场的“拖累”,都使得美债的风险不容忽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以上分析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27A08F5T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