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9|回复: 0

苏超又赢一场,被除名“太湖三傻”的无锡,是集成电路产业“太湖一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1:24|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泉源丨创业邦(ID:ichuangyebang)
作者丨卜松

编辑丨刘恒涛

图源丨midjourney

2:0!周六的苏超比赛,无锡队反客为主,战胜扬州队,迎来两连胜,排名进入第六。随着一场场胜利,无锡在逐渐摆脱“太湖三傻”的名号。



无锡队尚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花呗的赞助。双方合作,还诞生了一个谐音梗:花呗无息,支持无锡!同时,正值成熟上市的无锡特产水蜜桃大卖,也接到了这一波流量。



但事实上,无锡的产业,比足球排名更硬气。

无锡的集成电路、传感器、生物医药已形成产业集群,在全国都是举重若轻的存在。2024年,无锡GDP达到1.63万亿元,在本省仅次于苏州和南京,在全国排名14位。

无锡尚有中国首个国家级物联网创新示范区,新吴区(无锡高新区)的传感器江湖职位常年雄踞全国前三。



2025第一笔超级融资

睿兽AI检索表现,自2024年至今,无锡在物联网和集成电路领域的融资事件分别达到了51起和10起,涉及企业51家,以早期的天使轮、A轮为主,涵盖了芯片设计、测试服务、传感器制造、物联网系统研发等细分方向,总投资额估算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2025年第一笔超级融资,就发生在无锡。

2025年1月,中段硅片制造和测试服务提供商盛合晶微完成了D轮7亿美元融资。

盛合晶微是中国大陆第一家致力于12英寸中段凸块和硅片级先进封装的企业,也是目前大陆唯一规模量产硅基2.5D芯粒加工的企业。来自Yole的研究报告表现,盛合晶微是全球封测行业2023年收入增长最高的企业。盛合晶微背后站着比亚迪、碧桂园创投、中芯国际、高通风投、中金资本等20余家顶尖风投及产业资本,是一家估值超过200亿元的独角兽。



根据近期消息,盛合晶微科创板IPO已进入“辅导验收”阶段,距离科创板IPO越来越近了。

盛合晶微只是一个典范代表,在无锡,集成电路产业的已形成一个超级版图。

根据公开数字,截至2024年,无锡集成电路和物联网产业已吸引近6000家企业扎根落户,包括独角兽5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3家,创造产值超过6000亿元,奠定了全产业链建设方面的领先职位。



中国集成电路孕育地

新吴区是无锡市的核心经济增长极和产业高地,是无锡“产业强市”战略的主战场。无锡半导体今天的完整产业链和外资集聚规模,是从无锡高新区的设立开始的。

1992年,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初期的高新区,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吸引外资,成功引入了希捷、索尼、松下等国际巨头。2010年后,随着SK海力士在无锡建厂,以及华虹无锡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的落户,一系列重大标志性项目进驻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开始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2015年,新吴区成立,高新区与新吴区“区政合一”,解决了产业空间不足与行政主体不清晰、政策碎片化的问题,又进一步补齐民生服务短板,为后续吸引高端技术与管理人才、催生千亿产业集群打下坚固基础。

今天的新吴区,打造出了“6+2+X”当代产业体系,“6+2+X”即“六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两大当代服务业和未来产业”。2024年,新吴区的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新能源、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产值突破千亿级大关。

“这里不仅产业链完备,距离合作伙伴更近,并且新吴区政府专业、高效、务实的作风让公司充满信心。”扬贺扬微电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永成说,公司2016年在新吴区落户,从事闪存芯片的IC设计与贩卖。办公住所的快速配套、研发和流片费用的丰厚补贴,以及来自无锡市级、区级投资平台在融资中的鼎力支持,让他作为创业者非常有归属感。

毅达资本植根江苏,长期关注半导体、新能源产业。自2018年起,其合伙人袁亚光长期在无锡办公。他认为,无锡在物联网、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领域具有显著的聚集效应,为投资机构提供了高质量的案源。

长居新吴区的邵先生一直从事企业招商引资的相干工作,他表示,半导体是无锡诸多产业链中最具竞争力的。“我们经常会接洽到周边城市如山东、苏北、浙江的集成电路设计、封测类的企业表示要迁到无锡,主要考量是半导体人才集聚、产业生态完善,这是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

此外,尚有多位投资人曾提到,政策“礼包”(如税收优惠、人才补贴)和高效服务体系是新吴区的核心竞争力。

一位曾通过人才引进到新吴区某半导体封测设备企业工作的工程师透露,新吴区为海外领军人才配备了专职“创业保姆”,他所在公司的CEO就享受到了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因而可以会合精力搞研发、搞创业。具体来说就是,资金、人才雇用、吞并收购,都有来自官方的服务渠道。企业唯一要做的,就是拿出研发成果,并付诸实行。

2024年,新吴区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5家,数量居全省县(市)区第一。物联网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占全国1/10;集成电路产业一连三年位居中国园区综合实力第二,仅次于上海张江,已形成"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全链条生态。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形成产业集群。2024年,上述三类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6%。

邵先生认为,在民生配套、优质生活资源的布局上,新吴区尚有不少改进空间。

“目前缺少运营好的、国际知名的商圈综合体,夜间经济有待提高,国际化程度一样平常,此外还需要强化基础教育与医疗资源配套,孩子上学往往会考虑梁溪或经开区的学校,增加了通勤压力,另外缺少三甲医院。以上因素可能会制约半导体人才在新吴的扎根。”邵先生认为。



有服务、有钱、有人

在新吴区,园区对企业创新的作用被充分发挥。新吴区工信局相干负责人表示,区里所负担的是“领航员”角色,核心任务是加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引导园区走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门路。

在产业园区建设上,新吴区力求把产业做细,做出特色。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原无锡微纳园)就是一个例子。

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是新吴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智能传感器专业园区,聚焦物联网产业。2008年,无锡高新区与国联集团合作,共同出资4亿元成立微纳公司,采用 “产业+资本”、“科技+金融”的创新模式。这一合作整合了政府的政策资源与国有资本的金融资源,为物联网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解决当时国内缺乏专业物联网孵化载体的痛点。



园区坚持“科技企业超级长期合伙人”的定位,以“高端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为核心目标,建设四期载体,专注中小企业全链条培育,为处于差别发展周期的企业提供定制化空间。细分到各个环节,在项目招引、企业入驻、产业服务、政策兑现、载体管理和问题企业清退等方面,园区建立了制度完备、流程清晰的内控机制。

截至2024年底,物联网国际创新园已累计培育主板上市公司1家,独角兽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138家,市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1家。

此外,以专业的“精准滴灌”型补贴政策,新吴区力争帮扶企业渡过转型、技术攻关等关键阶段。

位于新吴区的无锡邑文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从翻新设备业务做起,随着行业发展,翻新业务难以确保公司竞争力,新吴区相干领导和专业人士多次调研走访,出谋划策,助力企业转向自主研发。为解决自主研发资金,新吴区为邑文微电子科技公司提供办公租金补贴、人才补贴。同时,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通过国有投资机构背书,无锡邑文微电子两年来共完成超10亿元的融资。

面向园区企业和行业产业,无论是无锡还是新吴区,都备足了“钱袋子”,扶持和引导创新企业发展。

根据公开资料,无锡有江苏省集成电路(无锡)产业专项母基金、江苏省生物医药(无锡)产业专项母基金等多支政府引导基金,新吴区则有无锡高新区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无锡高新区新投天使创业投资基金等基金。无锡高新区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由无锡市高新区(新吴区)发起成立,由无锡市新区科技金融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总规模50亿元。基金成立以来,已累计投资超15亿元,带动社会投资50亿元,合作基金总规模近100亿元,招引数十家项目落地高新区。

根据2025年新吴区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新吴区投资“基石”引导下,新吴区完成超亿元重大产业项目备案145个、总投资450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18个、超百亿元项目1个。对标“五率”抓建设,省市区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达110%、126%、105%,总量创汗青新高。

根据新吴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新吴区正在加码布局未来产业,努力拓展低空经济、合成生物等新赛道,2024年已招引未来产业项目205个,实现产值700亿元。

从诞生之日起,在建设一流高科技园区的门路上,新吴区从未止步。这座以集成电路和物联网为特色的产业园,势必将吸引全球英才生根发芽,长出更繁茂的枝叶。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7A041WZ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