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电之王”国家电投正在“强攻”风电。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30日,27个省市共核准批复了549个风电项目,容量共计67.53GW。其中,国家电投获批规模最多,为6.747GW,“十分天下有其一”。
在五大发电团体的新能源江湖中,国家电投的光伏装机此前一直是一骑绝尘,而国家能源团体的风电装机无人可比,两者在各自的范畴是绝对的霸主。
但是,现在局面大有逆转之势:国家电投在大肆甩卖光伏电站之后,正狂飙突进上马风电项目,大有“逼宫”国家能源团体之势。对风光取舍背后,国家电投在下一盘大棋。
国家电投向“风电一哥”发起冲击
此前,风电装机的冠军一直是国家能源团体。
在“双碳”目标刚刚提出的2020年底,国家能源团体以4604万千瓦的风电装机雄踞“带头大哥”之位,将“五大六小”发电团体的其他小兄弟远远甩在了后面。彼时,最接近国家能源团体的国家电投,其风电装机仅有3088万千瓦。
2021年,国家能源团体旗下风电开发商龙源电力进行了资产重组,此后4年间又新增2000万千瓦风电装机。截至2024年底,国家能源团体风电装机达到了6630万千瓦。至此,国家能源团体仍保持着风电装机的“头把交椅”。

在这4年间,原本风电装机排名第二的国家电投,也在步步紧逼,乃至大有超越国家能源团体之势。
4年间,国家电投的风电装机大幅提拔至6059万千瓦,4年净增近3000万千瓦,比国家能源团体多出了近1000万千瓦。从总装机量看,国家电投距国家能源团体仅有一步之遥(相差571万千瓦)。
若仅从单年新增装机看,国家电投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国家能源团体。2024年,国家电投新增风电装机近1000万千瓦,而国家能源团体新增风电装机不足600万千瓦。
步入2025年,国家电投继续高歌猛进。前述27个省市批复的风电项目中,排名第一的国家电投获批6.747GW,而排名第三的国家能源团体仅获批了约4.798GW。
按此趋势,最晚在2026年上半年,国家电投就将从国家能源团体手中,抢走风电装机第一的“宝座”。
“减光增风”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国家电投2015年由中国电力投资团体公司(简称“中电投”)与国家核电技能公司(简称“国核技”)合并而来。相比于风电装机,国家电投更被业界熟知的“身份”是光伏装机的“带头大哥”。
近来4年间,国家电投的光伏装机从2020年底的2961万千瓦,大幅上升至2024年底的8414万千瓦,净增了近5500万千瓦。在“五大六小”电力央企中,国家电投的光伏装机遥遥领先。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国家电投从去年开始大量甩卖光伏电站。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今,国家电投共转让旗下40余家新能源公司股权。其中,涉及光伏、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超3.2GW,生意业务评估代价约180亿元。(参加此前报道:《国家电投一年甩卖180亿风光项目,“绿电之王”到底怎么了?》)
在国家电投的“领头羊”效应下,同期诸多电力央国企也都在甩卖新能源资产。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下半年至今,央国企旗下已有30余家新能源企业挂牌转让股权。
一方面大肆甩卖光伏电站,另一方面大刀阔斧推进风电装机,国家电投为何“厚此薄彼”?背后逻辑是什么?
2023年9月17日,在2023环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上,国家电投科学技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勇健演讲称,“新能源开发底层逻辑(已经)发生变化,未来电量和电价都会出现不确定性,(这)给新能源发展带来挑战。”
何勇健进而分析称,过去中国新能源电量优先收购、带补贴电价乃至高于火电。但短短十余年间,新能源从补贴退坡到平价上网,再到马上进入电力现货市场,电价呈下行趋势,乃至出现负电价。
伴随新能源装机的突飞猛进(目前已经高出15亿千瓦),新能源发展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主要表现在光伏发电遭遇了一系列量价消纳难题。在这一严肃局面下,“五大六小”电力央企作为最重要的新能源开发商,其新能源开发需要紧急掉头。
这当中,光伏装机逾8000万千瓦的国家电投,感触无疑是最深的一个。
2024年7月,国家电投提出了“均衡增长战略”,具体包括“四个均衡”:规模增长和投资本领均衡匹配,传统产业和创新业态均衡发展,电源品种和区域布局均衡优化,存量提质和增量做优均衡推进。
正是基于这一战略,国家电投开始了对新能源开发方向的调整。在对光伏电站的存量提质和增量做优之外,大刀阔斧地增加风电装机。也就是说,在风光比例关系上,国家电投进行了更为合理的调整。
当然,新能源开发底层逻辑的转变,远不只是调整风光装机比例关系这样简单。国家电投的实践,起码是为其他电力央企带了一个好头,更合理的风电、光伏占比,对于平滑供电曲线、减少电力系统压力、提拔新能源消纳意义重大。
(转载请标明出处,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26A05VJG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