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花丸子是新化人的拿手菜,也是传统名菜,属于湘菜系。春节期间,它是家宴上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新化人特别热情好客,过年无论到谁家里去做客,主人总要给你端上一碗热热的甜酒。要是留你吃饭,首先会给你夹上一个雪花丸子放到你碗里,而平时一般是难以享受到这种待遇的。
我家祖籍不是新化人。记得五十年代初期,我父母刚从老家邵东迁到新化上梅安家。儿时的我,过年看到别人家做雪花丸子,便回家也缠着母亲要吃雪花丸子。母亲只好入乡随俗,向左邻右舍讨教做雪花丸子的步骤。后来竟然越做越好,老家乡下来了客人,都指名要吃母亲做的雪花丸子,大饱口福之后,母亲还要他们带一些回去,给家人品尝。
预备好原材料。(供图:@宝岛阿华)
制作雪花丸子的原料比较讲究。首先要购买上等的鲜嫩好猪肉,瘦肉和肥肉的比例是七比三。将肉剁成肉泥,虽然现在有绞肉机,但老一辈人还是喜欢手工剁肉,说这样味道纯正一些。再放入味精、盐、葱,掺入姜末、胡椒粉、荸荠等,再加入鸡蛋、淀粉等搅匀,使丸子有稠性,便于成形。
糯米先要浸泡成半透明状,再将肉馅揉成一个个小圆球,粘上糯米,反复在手掌间揉搓,使之成团,变得紧实,再平铺于盘中, 然后置于蒸锅中,用猛火蒸10分钟后,再用微火蒸10分钟即可。
雪花丸子。(供图:@宝岛阿华)
雪花丸子的外形如一个个绒绒的雪球,热腾腾的香气中又带有微甜,待到一口咬开,却是红嫩嫩,酥又软,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还象征着团团圆圆,吉祥美好的意思。
七十年代末,随着父亲调往娄底工作,我们全家也迁到娄底,但仍保持着新化过年的习俗,尤其对雪花丸子的喜爱如初。
我每次从衡阳回到娄底过节,总要帮母亲做雪花丸子,好像少了这道菜,就失去了过年的特色。大年三十,阖家团圆,围坐在一张大桌上,摆上崭新的红木漆筷子,小孩子叫喊着要吃雪花丸子,大人们则像伸长了脖子的长颈鹿那样盼着。
母亲从蒸锅里端出热气腾腾的雪花丸子,刚一上桌,十来双筷子便穿梭在餐盘间,个个吃得有滋有味,更增添了几分节日的气氛。
改革开放以来,大家的生活程度逐步提高,餐桌上的菜肴十分丰富,山珍海味也很寻常,比起过去的生活,现在的日子如同天天在过年。但新化人过年时的餐桌上仍少不了雪花丸子这道菜。我虽然离开家乡在外地工作几十年,在一些餐馆里也吃过不少的雪花丸子,但总以为不如自己家做的味道好,也许这是一种思乡之情萦绕在游子心头的缘故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