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QQ登录
微信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积分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新闻资讯
论坛
BBS
城事杂谈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织里跳蚤
房产资讯
关于我们
导读
首页
房产
装修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娱乐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房
招聘
拼车
二手车
服务
生活服务
城事杂谈
跳蚤市场
便民服务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育儿交流
›
育儿论坛
›
帖子
寻忆织里画虎大师吴寿谷
@浙E车主,最新消息!明年继续免费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 汽车天地 ]
冰火两重天:7月新能源车市格局重塑,谁
[ 汽车天地 ]
大众新中型SUV来了!18万降到13万多,比
[ 理财 ]
基金经理实盘曝光,有人已赚超百万元!建
[ 理财 ]
周末大事:对利息征税,这仅是第一步
[ 理财 ]
350亿遗产争夺战细节曝光:宗庆后去世当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479
|
回复:
0
有一种父母,正在毁掉孩子的人生,很多80后90后都中招了……
[复制链接]
admin
admin
当前在线
积分
334021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2 14:49:51
|
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刷到了一条令人窒息的视频,也想分享给所有的家长看看。
这个视频是电视剧《亲爱的朋友》中的片段,视频中的女儿,从小就被妈妈管着,吃、穿、用等等都需要经过妈妈的同意。
甚至有一次,当着孩子众多朋友的面,读女儿的日记,并声称“你都是我生的,你还有什么隐私是我不能知道的?”
因为长期受妈妈的控制,女孩不仅没有自由,也没有朋友,不能和自己喜欢的朋友玩、不能学自己喜欢的画画、不能做学习之外的事......
最终,女孩跳楼自杀了。
哪怕我是一个旁观者,都想远离这位妈妈,更何况是身处其中的女孩呢?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一书指出:
“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没有控制欲很强的人。而不幸的家庭,都有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
父母控制欲太强,是孩子一生的灾难。
失去自我的孩子,忘记好好爱自己
知乎上曾有个提问:
从小特别懂事听话的孩子长大了,是不是更容易快乐?
其中一高赞回答:
真心不快乐,因为从小懂事听话的人,特别容易没有自我。
失去自我的人,犹如提线木偶般,那根线永远握在父母的手上,父母让往东,他无法往西。
没有自我的孩子,会形成“假我”现象。
“假我”又称虚假自体,是英国儿童分析学大师温尼科特提出的概念,是指一个人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而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一味迁就别人。
父母要求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便容易导致孩子形成“假我”,他们如履薄冰地藏起所有的不乖,活出一个让父母省心的好孩子,而这样的孩子,特别容易变成讨好型人格,只为别人而活。
豆瓣高分电视剧《凪的新生活》中的凪(zhi),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小时候,凪不喜欢吃玉米。
有一天,妈妈又煮了玉米,凪小心翼翼地说自己不想吃。
谁知妈妈听罢,竟然一把将玉米扔进垃圾桶,并故意说:
“玉米好可怜,拼了全力费尽心血种出来的,却被你害死了!”
为了让妈妈开心,凪再也不敢拒绝,之后都装作一副很喜欢吃的样子。
慢慢地,凪养成了习惯性讨好别人的性格。
进入职场,她会察言观色,生怕得罪别人,总帮同事做跑腿、干杂活,讨好迎合他们。
父母的情感控制,会让孩子习惯性讨好,他总不敢说“不”,时刻考虑别人的需求,被别人的感受和情绪绑架,迷失自我。
失去自我的人,永远只会为别人而活,却忘记好好爱自己。
父母都是怎么控制孩子的
控制型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实施着控制倾向,希望孩子永远不要「逃出」他们的手掌心。
那些严厉的唠叨的父母控制着孩子的生活、学习、爱好甚至是思想。
孩子在父母面前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服从服从再服从。
如果你认为控制型父母只有「我都对,你要听我的」这一种,那可就大错特错咯!他们一共分3大类型:
1、强势干预型
这类父母擅长打压式教育,总是批评指责孩子,让孩子觉得父母都是对的,自己全错。
我早就跟你说过要听我的,你这样迟早要吃亏。
说了多少次,次次不听,你活该变成这样。
父母的语言暴力让孩子逐渐失去主动性,为避免批评,他们甘愿沉浸在父母的「爱」的港湾里。
2、过度保护型
这类父母总是表现的过度关爱孩子,包办孩子的一切,对于孩子一点点冒险行为都极度担心。
他们从不会让孩子进厨房、做家务,甚至孩子交朋友都要筛选一遍,生怕外界伤害他们的宝贝一丝一毫。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就像「温室的花朵」,好看但易碎,他们很难形成独立的人格。
妈宝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3、关系融合型
这类父母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我们需要你,我们离不开你。
比如他们常说:
你要好好学习,才对得起我们;
我们省吃俭用的,好东西都给你了;
要不是因为你,我和你爸早离婚了……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觉得父母离开了自己会过不好,也会因为担心和内疚而不敢离开父母身边。
父母舍得放手
孩子才能拥有自己的人生
宋明妮《育儿的逻辑》一书中写道:
爱和尊重有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关注对方的内心感受,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的想法,而不是以爱的名义发挥控制欲。
真正的爱和尊重,是退至孩子身后,给孩子空间与自由,同时保有连接和支持。
1、放弃控制孩子
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说的是一个人如果面对的刺激过多、过强或时间过久,则会极不耐烦或出现逆反心理。
适度的管教当然需要,但同时也要避免过度控制。
为了让自己的教育发挥最大效应,父母可以尝试减少控制欲,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做起。
比如,看到孩子把衣服弄到脏兮兮,忍住不絮叨;
孩子因为贪玩拖延作业,让他自己承担后果;
孩子喝不下一整瓶牛奶,告诉自己不要强迫。
放弃控制孩子,给孩子适当自由的空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2、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蔡康永说:“爸爸妈妈对小孩来讲最珍贵的是什么?是给他们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变成我们要他变成的人。”
每个孩子,终其一生,都想摆脱父母的期待,成为真正的自己。
成为真正的自己,拥有选择的权力,而不是受制于父母,活在父母设定的程序中。
当孩子说想学画画而不是钢琴时,尊重他的选择;
当孩子说想报动画学院而不是985时,尊重他的选择;
当孩子说想去大城市而不想留在小地方时,尊重他的选择。
尝试把选择权还给孩子,他的人生,让他自己作主,你将发现,孩子会更加有内驱力,他的未来会更加肆意舒展。
3、体面退出孩子的生活
父母的爱,是孩子心灵最好的滋养。
然而,如果父母一直爱而不离,只会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羁绊。
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将他一步步引向通往独立自主的人生道路,让他从我们的生命中分离出去。
该孩子剥的鸡蛋,我们不帮;
该孩子干的家务,我们不替;
该孩子担的责任,我们不扛。
父母懂得分离,是对孩子最好的成长。
体面退出孩子的生活,孩子才有空间独立,他才有能力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纪伯伦在《论孩子》中写道: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好的家庭教育,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
父母总是担心孩子自己选择失误,便替孩子做选择、做决定,殊不知,真正能够让孩子成长的,永远是父母的信任和尊重。
而父母需要做的,便是放手,信任孩子的选择。
孩子敢于选择,也敢于放弃;
敢于受挫,也敢于迎接任何困难。
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由自主的个体,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来源:
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229A034CP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寻忆织里画虎大师吴寿谷
名单公布!
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湖州举
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举行
《焦点访谈》关注湖州!
市共同富裕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
织里镇家园志愿广场本周活动预告
防诈骗小课堂,提高警惕!
7天1检!常态化核酸检测提醒!
友情链接
浙沪导航
网站目录
欧冠直播
高仿包包
关闭
站长推荐
/1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查看 »
浙江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湖州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客服电话
13362228119
电子邮件
511400718@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