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85|回复: 0

[汽车天地] “打骨折”的奥迪,谁来买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用讨价还价,没有套路,奥迪A3限时一口价12.49万元起”、“奥迪A3低配贷款落地15万元,中配贷款落地16万元”……
进入5月,多地奥迪4S店在社交媒体打出“白菜价”标语,奥迪A3 Sportback从16.59万的官方引导价,直接跳水至12.49万元;三厢版A3L Limousine更是从16.99万降至12.79万元。
当市场喊出“奥迪,卖出了奥拓价”,曾经的中产神车走下了神坛,其背后的豪华品牌价值也在不断被稀释。



究竟上,如此大幅度的降价,在奥迪阵营中,似乎早已习以为常,其理由也不过简朴二字:生存。
数据表现,2024年奥迪全球销量暴跌11.8%,中国市场同比下滑10.9%,被网友调侃“BBA里已经没有A”。为了守住市场份额,奥迪接连祭出了杀手锏:A4L跌破17万,A6L包牌价36万,连旗舰A8在上海都直降41万。
然而,以价换量,注定只是一针销量兴奋剂,不具有可持续性,并且对豪华品牌而言,反而还会“得不偿失”:从长期主义的角度来看,其百年沉淀的豪华调性将会被瞬间瓦解。
如今,奥迪A6L是唯一售价接近30万价格的C级车,而同级别的宝马5系,奔驰E两款车型都接近50万的价格。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二手车的保值率,相比于宝马和奔驰,奥迪车型的3年保值率更低。



奥迪落寞,源于品牌价值的丢失,也在于期间的变革。
一方面,频仍的降价与销量下滑,让奥迪失去了“溢价”本领;另一方面,缓慢的电动化转型之路,也让奥迪失去了“科技”标签。
众所周知,“科技”一直是奥迪努力塑造的第一生产力,也是品牌和产品基因。然而,随着中国品牌智能化快速发展,高阶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沙发、彩电、大冰箱……已成为消费者对汽车科技属性的重新认知。而奥迪,已无法与中国消费者同频。在实际用车过程中,不少用户反映该车的车机不但卡顿,甚至出现死机状况,智能驾驶领域也难以与众多新权势车企相媲美,这让一贯以科技为卖点的奥迪,品牌力大打折扣。



究竟上,在新能源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是BBA一直以来被诟病的缺点。尤其是奥迪品牌。在新能源市场上,稍微有点热度的似乎只有一个“奥迪也有纯电新能源”的段子。
早在2009年,奥迪便启动了e-tron项目,但直到2018年9月才正式表态,用近十年的时间才推出首款量产车型,其推进速度不但缓慢,其产品力更是落伍:不论是续航里程、加速性能,还是在定价上都不具优势。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表现,2024年,奥迪全球纯电车型销量同比下滑8%,仅有16.4万辆,占总销量的不到10%。其中,销量最好的Q4 e-tron全年仅卖出1.58万辆,同比降落超三成,甚至不如比亚迪单月销量。



面对不断被蚕食的市场,奥迪自然不肯意就此躺平,并喊话:“我们要用中国速度反击。”为了快速补足短板,奥迪也放下身段,抱中国科技的力量,盼望通过技术互补与本土化创新,实现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2024年5月,上汽团体和奥迪汽车签订互助协议,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联合开发正式启动,两边将共同为上汽奥迪开发多款豪华智能电动新车。半年后,上汽奥迪发布了新豪华品牌AUDI。新品牌放弃了四个圈的经典标识,也能说明奥迪杜绝“油改电”的决心。
今年,奥迪筹划在中国推出史上最大规模的新车攻势:5款全新车型中3款是纯电产品,与华为互助的智驾体系也将上车,并将首次应用在燃油车上。根据奥迪的说法,基于PPC燃油平台与PPE纯电平台打造的车型,很多将搭载与华为联合开发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体系,采用双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感知方案,实现无图L2++级的驾驶辅助本领。只是大象转身,能否赶上新能源“末班车”,还有待市场给出答案。



如今,价格早已不是市场与用户“买单”的王道了,符合期间与需求的产品才是。
不断打折的背后,是奥迪面对的销量困境,也是在期间浪潮冲刷下的转型迷茫,并且随着新能源车的进一步渗透,如许的骨折价仍会不断“上演”。但一味降价不是办法,破局的唯一途径只有跟上主流市场。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20A08CQR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