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56|回复: 0

[汽车天地] 来岁的电车不起火不爆炸,那今年买车等于被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4 06:29:14|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容易让纯电车上热搜的,不是假期出行充不上电,而是电池安全问题,但如果我说,来岁的纯电车,保证不起火不爆炸,你还会犹豫吗?因为新国标马上就要来了,到底新在哪,买车要等到来岁才靠谱吗?


新国标,新在哪?
来岁7月要实施的新国标(GB 38031-2025),是用来替代2020年发布的电池安全要求,用三个点去总结就是,难度高、项目多、细致化。


难度高
现行国标,要求的是热失控引起危险前的5分钟,发出警报,新国标是在此基础上,既要不起火不爆炸,还要在发出警告的5分钟内,烟气不能对乘员舱造成危险。所以新国标的难点在于,考验电池的隔热材料、结构阻隔和冷却系统这几样加起来,有没有阻止热失控伸张的本领。


项目多
现行国标考验热扩散的方法,一是针刺,也可以外部加热,而新国标还多了内部加热,更容易引发热失控。而且还增加了底部撞击,用来模拟开车磕底的场景。以及用3C左右倍率的快充(充电速度从20%到80%在15分钟之内),充300次后,也不能起火爆炸,毕竟充得越快,内部堆积的热量越多,就越有可能发生热失控。


细致化
新国标还做了很多细节上的优化,比如针刺试验的停止条件,细致到要刺到直至热失控,或者针刺深度达到触发电池单体沿针刺方向尺寸的 90%。
哪些车提前满足新国标?
那问题来了,新国标要来岁7月1号才实施,如今买车是不是就成韭菜了?当然不是,厂商早就预判了你的预判,不仅有提前满足新国标要求的车型,标准还更严格。


比如别克,快充循环的次数是新国标的三倍以上,热扩散的起始电量更高,观察期还更长;丰田,在底部撞击试验中所用的力度要更大;吉利银河直接用坦克去碾压单块电池。还有小米、极氪、日产、鸿蒙智行等等大厂,都提前达到了新国标对电池安全的要求。


但问题又来了,这么多提前满足新国标电池安全的车,应该怎么选?其实从价格上画一条线就很清晰了,10万以下能提前满足的真不多,稍微加点预算10-15万,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也是最多人考虑买车的价格区间。



比如想买SUV的,有吉利银河E5和丰田铂智3X。E5的优势在于三电和智能化都很强,电池用的是CTB结构,以前最少要卖15万以上,利益是提高整车空间的利用率。电池的能量密度也很高,既有轻量化又有长续航。车机芯片是龍鹰一号,系统是Flyme Auto,卖手机可能魅族差点意思,但做系统不比小米华为差多少,要求三电和智能化足够先进的朋侪可以冲 。


铂智3X,首先是丰田的品控和安全性,光是耐久测试就是行业两倍多,还在车身加了好几道贯穿式的热成型横梁,所以一般侧柱碰都是偏着撞,它就敢直角撞上去,就连车内,都专门放了一个下电按钮。再加一个超大空间和靠谱的辅助驾驶,很适合钟情合资品牌,又不想体验太落后的朋侪。


轿车的选择也很多,比如日产N7、小鹏MONA M03、五菱星光和荣威D6。
日产N7就靠大沙发就很能打了,首先座椅的黑科技很多,可以根据不同人的坐姿提供贴合度,还能OTA,材质也比一般真皮更细腻,靠背和坐垫都有好几层复合填充,再加上同价位少有的中大型级别,空间直接就是越级了,对后排和舒适度有高要求的,这就是最优选。


MONA M03呢,如果你是辅助驾驶爱好者,那别想了,这肯定是首选,到手就能开的XNGP,高速和城市都能用,同级还是100TOPS的幼儿园级别,它直接翻几倍(508TOPS),算力直接是碾压,这意味着后期升级潜力也很强。当然你冲着颜值去买也没问题,配色都是活泼跳脱类型的,还有实用性拉满的掀背设计。


五菱星光算是这几款车里面,表现比较均衡的,首先尺寸介于N7和M03之间,动力也够用,全系都是150kW,别的车一般会分个高低功率。关键是续航,这价格少有能超过600公里的,同价位一般就是500左右,所以空间、动力、续航都挑不出什么短板,想要高级的辅助驾驶,还能选顶配,不确定本身需求的,那选五菱星光不容易出错。


荣威D6,主打一个极致便宜,因为有个450续航的版本,据说叠加各种补贴之后,丐版裸车才5.98万,要知道比亚迪海鸥也要6万多。底盘调校有大厂的功力在,续航看起来不长,但达成率不低,毕竟车重堪比燃油车,胎宽也只有205,但动力表现和智能化就不太突出了,而且充电口放在了车头,不算很方便,假如你的预算有限又想要大厂出品,那D6也能闭眼入。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623A05MC0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