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29|回复: 0

出大事了!50万亿住民存款,即将离开银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21:23|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lor=rgba(255, 255, 255, 0.6)]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失联,请大家加我个人微信好友,围观朋友圈深度交流
文章泉源:大碗Pro(公号ID:gh_178ad0cf5bd9)

作者:江月
50万亿住民存款,将被赶出银行。
近期,最热门的新闻便是关于天量住民存款的最新动态:[color=rgba(0, 0, 0, 0.9)]50[color=rgba(0, 0, 0, 0.9)]万亿定期存款,将在未来的一年内连续到期。
很遗憾,
这条信息,我并没有找到十分可靠的信息泉源。
但是,
咱们可以试着换个角度对待这个数据——
[color=rgba(0, 0, 0, 0.9)]1.[color=rgba(0, 0, 0, 0.9)]积年住户存款余额变化。
通过下面这张图,我们的额住户存款余额在肉眼可见地增长,甚至住户存款余额的年增量整体还处于一个上升趋势
截至20255月末,[color=rgba(0, 0, 0, 0.9)]住户存款余额已高达[color=rgba(0, 0, 0, 0.9)]161[color=rgba(0, 0, 0, 0.9)]万亿。
相比2019年,接近翻倍;相比2015年,增长了约177%

[color=rgba(0, 0, 0, 0.9)]2.[color=rgba(0, 0, 0, 0.9)]住户存款布局。
161万亿的住户存款余额中,活期存款总量为41万亿元,占比约25%,定期存款(含其他存款)规模已达约120万亿元,占比75%
即,住民用于生活消耗、应急的钱与定期生息理财的份额之比[color=rgba(0, 0, 0, 0.9)]大约[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9)]1[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9)]3[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3.[color=rgba(0, 0, 0, 0.9)]住户存款增速。
根据wind统计数据,我们住户存款余额的爆炸性增长大致有两个时间节点。
第一个节点:[color=rgba(0, 0, 0, 0.9)]2018[color=rgba(0, 0, 0, 0.9)]年。
2008-2017年,10年期间,住民存款增量平均每年约4-5万亿。
但是,
2018年新增9.7万亿;
2019年,新增9.7万亿;
2020年,新增11.3万亿。
第二个节点:[color=rgba(0, 0, 0, 0.9)]2022[color=rgba(0, 0, 0, 0.9)]年。
2022年,住民存款新增量达17.8万亿。
[color=rgba(0, 0, 0, 0.9)]创造了历史新高。

请问,2018年与2022年,发生了什么?
[color=rgba(0, 0, 0, 0.9)]2018[color=rgba(0, 0, 0, 0.9)]年,全国楼市行情开始分化。
一二线都会的房地产市场,领跑全国,而大量三四线都会处于横盘状态。
三四市场处于横盘状态,而浩繁一二线却在实施限购政策,将外来购买力拒之门外,于是,大量三四都会住民的资金往银行的定期存款里跑。
[color=rgba(0, 0, 0, 0.9)]2022[color=rgba(0, 0, 0, 0.9)]年,全国楼市进入下行市场。
当一二线的房价开始下降,房产投资的赛道越来越拥挤时,大量一二线的住民又开始把资金存入银行的定期。
尤其,随着整个社会的投资收益率下行,投资风向上升,银行定期更是“神”一样的存在,成为了大家心目中最优的理产业品。

与此同时,为了抵抗未来的风向,全社会的消耗力也在下降。
2020年以前,每年社零增速都在10%左右的速度增长。
2020年,猛得降达了3.9%
2022年,增速又是负数。
2024年,在各种补贴的加持下,仍然仅为3.5%

结合1.积年住户存款余额变化、2.住户存款布局、3.住户存款增速三点,可见这些年大家都在做同一个动作——
[color=rgba(0, 0, 0, 0.9)]超额储备!
我们不买房,只顾存钱;
我们也不消耗,只顾着存钱。
再来看第四点。
[color=rgba(0, 0, 0, 0.9)]4.[color=rgba(0, 0, 0, 0.9)]存款增速下降节点。
2022年后,住民存款增速开始下降。
2024年,住民新增存款14.3万亿,不到2022年的80%
存款增速下降的背后,是存款利息的下降——
2025520日,六大行最新的定期存款利率,1年期0.95%,已经跌破了1%5年期为1.3%

根据以上信息,咱们还能得到两个推断:
[color=rgba(0, 0, 0, 0.9)]其一、[color=rgba(0, 0, 0, 0.9)]2022[color=rgba(0, 0, 0, 0.9)]年前后的定期存款([color=rgba(0, 0, 0, 0.9)]3[color=rgba(0, 0, 0, 0.9)]年期、[color=rgba(0, 0, 0, 0.9)]5[color=rgba(0, 0, 0, 0.9)]年期),即将在[color=rgba(0, 0, 0, 0.9)]2025[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9)]-2026[color=rgba(0, 0, 0, 0.9)]年到期。
姑且不论50万亿的真实性,但[color=rgba(0, 0, 0, 0.9)]这个数字一定是个天量。
[color=rgba(0, 0, 0, 0.9)]其二、这笔钱,很大概会离开银行。
100万存一年的利息,到手不到1万元;10万存一年的利息,还不敷几顿饭钱。而且,钞票还会变毛……
根据存款余额的增速变化,咱们显然得知:[color=rgba(0, 0, 0, 0.9)]定期存款已经不太划算。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钱会去向哪儿?
根据当下主流的说法,钱最大概去向两个地方。
[color=rgba(0, 0, 0, 0.9)]1.[color=rgba(0, 0, 0, 0.9)]股市。
但我想说:[color=rgba(0, 0, 0, 0.9)]或许有,但不会太多。
虽说自去年10月份政策之后,进入市场的资金的的确确更多了,但是今年上半年只要你盈利2%就能打败46%的股民,说明:[color=rgba(0, 0, 0, 0.9)]接近一半的股民都是亏钱的。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投资A股大概和打麻将差不多,上场泄气,了局手痒。

[color=rgba(0, 0, 0, 0.9)]2.[color=rgba(0, 0, 0, 0.9)]楼市。
我还是想说:[color=rgba(0, 0, 0, 0.9)]或许有,但不会太多[color=rgba(0, 0, 0, 0.9)]
从土地市场出发,
上半年来,一二线都会的土地成交量在上涨,而三四线都会的土地成交量仍然在下降,说明:[color=rgba(0, 0, 0, 0.9)]需求虽然存在,但主要存在在一二线都会。
也就是说,
绝大多数人,仍然不会去选择买房。即使要买房,也会优先考虑一二线都会,乃至就是北上广深、杭州、成都这些都会。
由此,流入到楼市的资金也不会太多。

其实吧,你只要想明白这股资金的特性就知道它们的主要去向不会是股市楼市。
这是超额储备沉积下来的资金。
这笔资金天生就自带防御属性——
[color=rgba(0, 0, 0, 0.9)]它们只会走一条保守而稳妥的路径,然后流向确定性更高的市场。
由此,这些钱主要会流向利率稍高,且确定性较高的市场——
比如,[color=rgba(0, 0, 0, 0.9)]理产业品。
2024年,理财市场的存续规模为29.95万亿。
20256月,理财市场的存续规模31.22万亿。
[color=rgba(0, 0, 0, 0.9)]短短半年时间内,涨了[color=rgba(0, 0, 0, 0.9)]1.27[color=rgba(0, 0, 0, 0.9)]万亿。
那是由于理产业品的利率更高——
根据Wind数据,占比97%的固收类产品中,纯固收类年化收益率2.84%,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1.43%,均高于同期存款利率。
更是由于浩繁理产业品的持有其更短——
很多产品的最短持有其不过短短7天。
更高的利率和更灵活的方式,注定是要打败银行定期的。
比如,[color=rgba(0, 0, 0, 0.9)]国债。
2024年,国家发了1万亿的超长期国债,一上线就被抢完。
原因很简单。
国家信用背书之下,国债就是最安全,最没有风险的资产。
与此同时,国债利率高于存款利率。
2024年,定期存款利率2%左右,而国债在2.5%左右,高了约0.5%
2025年,拟发放的超长期国债额度为1.3万亿,且利率仍然能维持在1.9%左右。
对于那些以“安全、稳妥”为前提的资金来说,随着存款利率越来越低,国债能作为资金的安全垫,成为资产配置中绕不开的一环。
再比如,[color=rgba(0, 0, 0, 0.9)]保险。
早在2024年底,保险行业总资产突破35万亿元大关,达到35.91万亿元,资产规模增长5.95万亿元,较2024年初增长19.86%
面对着未来的不确定性,似乎很多人都在给未来多上一份保险。
最后,
[color=rgba(0, 0, 0, 0.9)]这些资金最终的归宿还大概是重新储存起来。
虽然银行利率越降越低,但当全社会的投资收益率下降时,蚊子肉再小也是肉呀……


[color=rgba(0, 0, 0, 0.9)]真正的大逃离,大概还没到来。
众所周知,一旦利率下行的通道打开,那么便很难关上。
由于全社会的投资收益率下降,经济发展停滞,于是,大家对未来的预期降低,进而开始消耗降级,保守存款,最终利率不得不降——
[color=rgba(0, 0, 0, 0.9)]其一,这股降息的神秘气力,想要将把钱[color=rgba(0, 0, 0, 0.9)]“赶”出银行。
越来越低,几乎要接近0”的存款利率,赶着存在银行里的钱往外跑;越来越低的贷款利率,比如,前阵子最低到2.8%的消耗,哄着大家把钱从银行里借出去……
再比如,一阵接着一阵永不停歇的国家补贴,撺掇大家拿出钱来消耗。
一切的一切,都在指向八个字——
[color=rgba(0, 0, 0, 0.9)]刺激消耗,扩大内需。
[color=rgba(0, 0, 0, 0.9)]其二,我们需要降息来重置债务,以及增发债务。
从去年的10月份以来,当局不停在干两件事儿。
一是重置债务。
过去快速发展下,地方欠下的巨大的高息债务,其中包含了难以计数的隐性债务,而随着债务的到期,以及经济发展的停缓,债务以及利息难以偿还。
为了减轻债务负担,地方正在做的事儿就是将高息的债务置换为低息债务。
二是增发债务。
随着债务布局的优化,腾出了新的债务空间。
于是,地方又可以发债做些变乱。
比如,增发土地专项债收购过去出让的土地,让无力的开发商喘口气。
比如,增发债务,把过去欠企业的钱还了,让企业重新运转起来。
再比如,增发债务搞投资建设,创造工作岗位,动员地方经济的发展。
正因云云,我们能看到M2的屡创新高——
今年5月份,M2(代表定期和活期存款,全社会的资金)增速高达7.9%,超量超300万亿。
这正说明:[color=rgba(0, 0, 0, 0.9)]咱们是有钱的。
恰好,前些日子小米yu7发售又佐证了这点。3分钟,大定20万太yu7,每台车最低也要个25万。
[color=rgba(0, 0, 0, 0.9)]国民的消耗力,恐怖如斯。
所以,
当利息一次又一次降低时,当存款利率无限趋向0时,
堵在上游的天量资金总要倾泻而下,届时这股倾泻而下的资金会产生强大的动能。
能消化这股动能的蓄水池子有且仅有一个——
唯有通过家庭资产的上涨,才能抵抗住这股强大动能的冲击。
或许,这才刺激消耗的终极手段吧
毕竟,只有家庭资产升值,大家对未来才有希望,才敢于消耗!




【毯叔说】


[color=rgba(0, 0, 0, 0.9)]看透财富背后的本质,才能更接近财富本身。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随人数增长持续涨价,每满50人涨10元,早加入早受益!
[color=rgba(0, 0, 0, 0.9)]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8A080OS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