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26|回复: 0

再见,中美史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21:13|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8日,赫力昂对外宣布,已完成对中美史克剩余12%股份的收购。至此,中美史克成为赫力昂全资控股子公司,40年合资历史就此落幕。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药企,中美史克以强大的营销能力著称,芬必得、新康泰克、百多邦、扶他林等多个OTC品牌家喻户晓2024年其营业收入为35.59亿元,净利润为7.11亿元。

2024年9月,赫力昂通过两笔交易完成对中美史克的股权增持:达仁堂转让了13%的股权,天津医药团体转让了20%的股权,最终赫力昂对中美史克的持股比例从55%提升至88%。此番赫力昂完成对中美史克100%的股权收购,已往的合资时代宣告谢幕。作为接替者,赫力昂将让中美史克的产物换一种存在,继承陪伴广大中国的消费者。

中国消费人群对于康健的需求与日俱增,已经跃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康健消费市场,这给专注于消费康健的跨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业内普遍以为:随着中国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营商环境持续向好,这场股权变更或许进一步展现了在时代大潮下,跨国企业在全球化与本土市场之间的战略正在重构


曾经的医药行业“探路者”

多款明星产物家喻户晓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美史克成立于1987年,是由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与原天津中新药业团体(津药达仁堂团体)、天津太平团体等共同设立的消费保健品公司。公司旗下拥有新康泰克、百多邦、扶他林等多个品牌。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美史克将镇痛良药“芬必得”推向市场之后,首创“医院端学术推广+零售端品牌营销”双轨制,培养了一批兼具专业能力与市场敏感度的药品贩卖人才随后也被业界誉为“中国医药行业的黄埔军校”。

中美史克最初的业务聚焦于镇痛管理、呼吸康健、皮肤康健及消化康健等OTC品类,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广告轰炸,产物销量牢牢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壮盛时期,中美史克掌握着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等多种贩卖渠道。

彼时,中美史克是国内药企纷纷效仿的榜样,是中国医药行业的“探路者”随着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中美史克又开启多元化战略:2010年成立中国创新中心;2015年开设天猫旗舰店,成为首家“触网”的跨国药企。



作为中国的合资方,天津达仁堂也正是相中了中美史克完善的贩卖网络、学术营销和专家资源,这都将为自身的高速发展助推一臂之力。

中美史克留给中国医药行业最深远影响的是:通过广告营销模式告诉广大消费者,OTC有品牌与厂家之分,梳理了消费者的用药心智。一个细节是:盐酸伪麻黄碱的生产企业有144家,而中美史克为与其他产物打造出差异化,特意将品牌创建“康泰克先生”的重要ip,主动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成为中美史克与外界重要沟通的桥梁。

但中美史克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是:在基药目录、医保扩容之后,它过于强大的OTC产物线增幅乏力。最近两年来,中美史克的营收一直保持在35亿元左右。

彼时,恰逢葛兰素史克剥离全球消费品业务,2022年赫力昂成为一家独立的康健消费品公司,并在伦敦、纽约先后登岸资源市场。与此同时,在褪去了GSK的“光环”后,独立发展的赫力昂积极投入快速变化的市场,启动对中美史克的收购。

2024年9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 年版)》正式出台,明确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全资子公司的政策框架已全面落地,这预示着赫力昂全资收购中美史克已获得法律依据

如今,中美史克重新回到赫力昂的怀抱,意味着曾经一个时代的落幕,40年的合资历史已闭幕。


40年合资企业谢幕

赫力昂势在必得


完成对中美史克的收购,是赫力昂在全球业务至关重要的一步。

从葛兰素史克剥离之后,赫力昂不仅继承多个爆款OTC产物,还拿下辉瑞的善存、钙尔奇D等知名保健品,但公司营收并未出现强劲增长根据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全球收入为112.33亿英镑,相比于2023年的113.02亿英镑还略有下降。

欧洲市场业绩疲软,赫力昂希望通过裁员来控制公司成本。公司曾向外界透露:希望成为一个“更灵活、高效的组织”,到2026年内节流3亿英镑的支出。

反观赫力昂亚太区的业绩,表现十分亮眼,钙尔奇、百多邦等产物在中国也有两位数增长赫力昂表现:中国市场不仅是公司成功的关键地区,中美史克还是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战略要地。业内普遍以为,以OTC和保健品为主业的赫力昂加码中国市场,收购中美史克已是蓄谋已久,一种必然的选择。

与医院的处方药市场差别,中美史克与赫力昂共同关注的OTC、营养保健品是直接面对消费者,影响消费决策包括品牌、价格等多种因素。而中美史克这几年加速在中国地区市场的布局,在成都、西安、上海、广州等地设立了分公司,以推动产物在下沉市场的渗出。



与此同时,中美史克天津工厂的三条现代化生产线,在利好关税压力下的本地化加速、供应链重构。分析人士指出,完善的营销网络、系统的本地生产都是中美史克的优势本次赫力昂完玉成资控股的收购之后,将通过品牌整合,进一步加强其在中国市场的协同效应。

事实上,赫力昂收购中美史克无疑是看重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这也是各家跨国药企的共识。据健识局不完全统计,包括拜耳、赛诺菲、诺和诺德在内的多家跨国医药巨头也在用真金白银加码布局中国市场。

从现有规模来看,中国市场在各大药企的营收中都占据重要地位。2024年,中国市场收入占阿斯利康全球总收入的12%。诺华中国区收入2024年达39亿美元,同比增长21%。礼来制药2024年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也实现了9%的同比增长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历史的车轮永远滚滚向前,进入中国40年的中美史克,再见!


撰稿丨小米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廿十三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9A08MIH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