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0

顺德农商行六年跋涉止步,中小银行路在何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1:21|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当厚交所的终止审核决定送达顺德农商行时,这家扎根珠三角的地方银行已经在上市排队队伍里熬过了整整六个春秋。从2017年股东大会通过上市方案的雄心勃勃,到2024年主动撤回申请的寂静转身,顺德农商行的IPO journey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小银行在资本市场浪潮中的挣扎与决议。


01
一场漫长的资本跋涉
时间倒回2017年,彼时的顺德农商行正值扩张期。作为全国百强区之首的本土金融主力军,其当年7月通过A股上市方案的决策,在顺德制造业老板的茶歇谈资中一度成为热点。谁也未曾料到,这场看似顺理成章的资本进阶之路,会延续如此漫长的时光。
2019年堪称关键节点,广东银保监局的批准文件和证监会的受理通知书接踵而至,让市场看到了实质性希望。但此后的进程却屡屡按下减速键:2023年平移至厚交所后陷入停滞,2024年因财务资料失效中止审核,最终在7月的盛夏画上休止符。有意思的是,同样来自珠三角的广州银行,年初已率先退出排队序列,为这场资本退潮写下伏笔。
从公开信息看,顺德农商行的撤退并非毫无征兆。2024年财报显示的"增收不增利"现象,或许是最直观的注解。83.77亿元的营收同比微增1.4%,31.77亿元的净利润却同比下滑7.89%,这种背离背后是息差收窄与非息收入激增的博弈——1.39%的净息差较上年收窄0.25个百分点,而24.15亿元的非息收入同比暴涨56.45%,这种业务布局的剧烈调整,难免让投资者对其盈利稳定性产生疑虑。


02
资本困局下的两难决议
翻开顺德农商行早年的招股书,三个融资目的至今仍清晰可辨:增补资本、提拔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这些看似弘大的表述,实则戳中了中小银行的共同痛点。在监管要求日益严苛的背景下,资本充足率如同悬在头顶的标尺,而区域经济颠簸带来的资产质量压力,更让增补资本成为刚需。
但资本市场的现实却给了冷静一击。2022年兰州银行上市后,A股银行板块便再无新成员,H股也仅有宜宾银行在今年1月破冰。这种僵局背后,是投资者对银行股估值的集体审慎。当净息差持续收窄成为行业常态,当不良贷款率从1.48%微升至1.61%,市场自然会用脚投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袁帅的分析切中要害:"不理想的发行价格和上市后表现,让不少银行甘心暂缓脚步。"
值得玩味的是顺德农商行对将来的表态——"根据市场环境择机重启",却又明确"暂不考虑H股"。这种矛盾心态恰好反映了中小银行的困境:既渴望资本加持,又顾忌市场冷遇;既想服从A股估值高地,又对境外市场水土不平。相比之下,东莞银行和南海农商行在6月30日更新财务资料的动作,更像是这场资本战役中的少数派服从者。
03
突围路径的多元探索
当上市之路暂时阻断,中小银行的资本增补渠道正在经历重构。二级资本债市场今年格外热闹,截至7月已有凌驾30家地方银行发行相关债券,总额突破千亿元。战略投资者的引入也呈现新特点,地方国资平台与产业资本取代传统金融机构,成为更活跃的到场者。
顺德农商行在年报中勾勒的转型路径颇具代表性。其2024年24.15亿元的非息收入中,理财业务和投行业务贡献显著,这种"轻型化"转型试图摆脱对传统息差的依赖。但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0.8个百分点的现实提示我们,业务布局调整往往伴随着新的风险敞口。该行提出的"差异化调整个贷客户准入规则",正是应对这种挑战的应激反应。
在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这家银行的每一步调整都牵动着当地无数中小企业的神经。当顺德的家电企业在东南亚建厂时,当容桂的五金作坊变身专精特新企业时,扎根本地的农商行既需要资本实力支撑业务拓展,又必须在风险防控中找到平衡。这种双重使命,让其上市与否的决议超越了单纯的企业行为,成为区域经济生态的晴雨表。
04
资本浪潮中的冷思考
顺德农商行的撤退,与其说是个案,不如说是行业周期的必然呈现。从2017年上市潮到2024年撤退潮,中小银行的资本市场之旅勾勒出一条清晰的曲线。这条曲线背后,是宏观经济周期、监管政策调整与行业竞争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些仍在排队的银行,正面临着更严苛的审视。东莞银行和南海农商行更新的财务资料中,资产质量指标与盈利布局无疑会被放大镜检视。当投资者不再简朴迷信"区域龙头"光环,而是深究每笔贷款的投向与每个百分点的拨备覆盖率时,中小银行的上市叙事需要找到新的支点。
或许正如顺德农商行在回应中所言,"暂缓"不等于闭幕。当市场环境回暖,当业务布局调整见效,这家银行或许会再次叩响资本市场的大门。但可以肯定的是,下一次出发时,无论是它还是其他同行,都将带着对资本本质更深刻的理解——上市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更严苛考验的开始。
在珠三角的晨曦中,顺德农商行的网点依旧繁忙。那些办理业务的制造业老板们或许并不清楚IPO终止的具体含义,但他们能感受到贷款审批的节奏、理财产物的收益变化。对一家地方银行而言,这些日常的金融服务,或许比上市钟声更能定义其存在的价值。这场持续六年的资本跋涉,无论结果怎样,都已成为中国中小银行转型路上的重要注脚。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1A05JN8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