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72|回复: 0

科学家在海洋最深处近9.6公里的水下发现数以千计的生物,这些生物从化学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英媒7月31日报道,科学家潜入西北太平洋两个海沟的惊人深度处,发现了生机勃勃的海洋生物群落。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海沟的深度超过了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其中,千岛-堪察加海沟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以下9533米。
这一深度几乎比此前在任何地方记录到的此类生物生存深度还要深25%。大多数动物通过摄取有机物获取养分,而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这些生物从化学物质中获取能量。这一过程被称为化能合成作用。


“我们的发现之所以具有开创性,不仅仅在于其深度更大,更在于我们观察到的化能合成生物的数目之多、种类之丰富,令人惊叹。”该研究论文作者之一杜梦然表示。
与孤立的生物群落不同,这个生物群落就像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在广袤无垠的深海荒原中蓬勃发展。在乘载人潜水器对千岛-堪察加海沟和阿留申海沟底部进行一系列下潜探测时,研究人员发现了以管虫和蛤类为主的生物群落。
在这个阳光无法穿透的黑暗冰冷领域,这些生物靠从海底排泄的富含硫化氢和甲烷的流体获取营养。此前,有海洋动物在更深的地方,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近11000米的深处被记录到。


然而,那些生物并非以化学物质为食。在这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名为“奋斗者”号的潜水器,下潜到了所谓的超深渊带。
超深渊带是构成地壳的大陆级板块之一在一种称为俯冲的过程中滑入相邻板块下方的区域。
“那里的海洋情况以寒冷、完全黑暗和活泼的地质活动为特征。”研究论文共同作者彭晓彤说道。
彭晓彤表示,研究发现,该情况“孕育了我们星球上已知存在的最深且范围最广的化能合成生物群落”。
千岛-堪察加海沟全长约2900公里,位于堪察加半岛东南海岸外。阿留申海沟全长约3400公里,位于阿拉斯加南部海岸线和阿留申群岛外。
新观测到的生态系统中紧张有两种以化学物质为食的动物——颜色为红色、灰色或白色、体长约20-30厘米的管虫,以及颜色为白色、体长可达23厘米的蛤类。
杜梦然表示,其中一些生物似乎是此前未知的物种。


“只管生活在最恶劣的情况中,这些生命形式还是找到了生存和繁衍的方式。”杜梦然说道。
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些不靠化学物质为食、而是靠摄取有机物和从上方过滤下来的海洋生物遗骸为生的动物也生活在这些生态系统中,其中包括海葵、勺吻蛔虫和海参。
作为此次考察的首席科学家,杜梦然描述了探访这个迢遥水域的感受。
“乘坐潜水器下潜是一次非凡的体验——就像穿越时空一样。”杜梦然说道。
“每次下潜都把我带到一个新的深海领域,仿佛揭开了一个隐藏的天下,揭开它的奥秘。”
这项研究展示了生命怎样在地球上一些最极端的情况中繁衍生息——甚至有可能在地球之外繁衍生息。
“这些发现拓展了地球上化能合成生物群落的深度极限。未来的研究应聚焦于这些生物怎样适应如此极端的深度。”彭晓彤说道。
“我们认为,由于甲烷和氢等化学物质在地球之外海洋中很常见,类似的化能合成生物群落也可能存在于地外海洋中。”
(原文标题:Scientists are baffled after discovering thousands of creatures thriving nearly 6 MILES underwater in the deepest part of the ocean)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31A09DW9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