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92|回复: 0

中期业绩暴雷,飞鹤困在“高端围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3:58|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新消耗财研社
曾经,“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标语遍布母婴店,飞鹤奶粉凭此专属感赢得无数家长信托。
后来,“聪明宝宝喝飞鹤”宣传语横空出世,其隐含的优越感却一度引发争议。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消耗者质疑渐起——这份“适合”毕竟有多少科学支撑?再看其远超偕行的定价,即便国产奶粉一哥的名声依然响亮,但消耗者的天平已在寂静倾斜。
在红海市场的查验下,奶粉企业华丽的宣传和包装难抵真实体验。飞鹤可否守住消耗者信赖?其最新业绩预警已为答案划下注脚。
飞鹤中期业绩“暴雷”
砸10亿回购市场信心仍不足
傲立浪尖者或许最先显露危机。
克日,中国飞鹤(6186.HK)发布盈利预警。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91亿至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7.92%至9.90%;净利润约10亿至12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降落36.84%至47.37%。


对于业绩下滑的缘故原由,飞鹤给出了几方面解释:
第一,由于公司向消耗者提供生育补贴,从而导致收入有所降落。第二,为贯彻“鲜萃活性营养”战略,保持货架产品的新鲜度及健康度,公司降低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渠道库存;第三,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减少及公司对全脂奶粉产品进行减值计提。
今年上半年,飞鹤不仅净利润大幅下滑,而且创下近5年同期最小营收规模,公司给出的缘故原由资源市场显然并不买账。
盈利预警发布后,飞鹤股价低开低走,盘中一度跌幅超18%,总市值回落至400亿港元规模。要知道,飞鹤2021年巅峰时期的总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港元。
为了抵消业绩暴雷带来的负面影响,稳定市场情绪,飞鹤在发布业绩预告时,同时宣布计划用不少于10亿元回购股份。据悉,回购资金将来自公司现有可动用的现金储备和自由现金流量,回购的股份会用于后续出售或员工股权鼓励,以彰显董事会和管理团队对公司恒久业务前景及增长的信心。同时,飞鹤还承诺2025年将派发不少于20亿元的股息。
近年来,飞鹤加大了对投资者的回报力度,2024 年累计分红金额达29.60亿港元,分红率约76%。
但新消耗财研社注意到,有投资者质疑飞鹤“不注销股份,形同用股民的钱炒自家股票”,这种行为在港股市场中较为少见。同时,董事会承诺2025年分红不少于20亿元,却也提示分红需看市场环境。
补贴战、代价战、渠道战
飞鹤三面鏖战恐难返增长轨道
当人口红利渐渐消退,奶粉行业从增量搏杀转向存量争夺,飞鹤的困境早已昭然若揭。
尼尔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整体仍在下滑,市场销售额降落7.4%。虽然在龙年生育小高峰的加持下,降落幅度比2023年缩窄2.4%,环境有所好转但依然难以驶离下行区间。
作为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飞鹤面临的不只是生育率波动的题目,另有竞争对手的紧追不舍。
今年4月,飞鹤等乳企积极响应国家生育支持政策,先后推出生育补贴。而奶粉行业的补贴大战,有点类似于如今打得火热的“外卖大战”。例如在飞鹤首发12亿元生育补贴政策后,伊利、君乐宝等企业也很快行动起来,各拿出16亿元作为生育补贴。
这场“撒钱大战”背后,是婴幼儿奶粉市场已经进入竞争残酷的存量竞争阶段,飞鹤也正在面临一场内外夹击的生存之战。
首先,奶粉新国标实施后,行业门槛进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飞鹤在满足新国标要求的同时,还要应对其他品牌在新国标下的竞争挑衅,进一步加大了其市场拓展和份额争夺的难度。
其次,在高端市场领域,国产奶粉品牌和外资品牌纷纷加速市场结构,挤压了飞鹤的生存空间。例如,君乐宝以“优萃有机”系列切入300-400元代价带,伊利则通过构建多价位产品矩阵,覆盖约90%的代价区间,直接挤压了飞鹤对单一高端市场的依靠空间。尼尔森监测数据显示,近两年来飞鹤在一线城市的市场占有率已下滑3.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飞鹤的高端“护城河”正被多方位冲击,越来越多的父母不肯为高价奶粉买单,而是更加追求配方和性价比。
调研数据显示,当前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中,200-299元代价带的产品占据主流消耗偏好,而飞鹤主力产品如星飞帆卓睿系列定价集中于350-450元区间。如今的消耗者对代价更为敏感,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飞鹤的高端定位使其在代价上缺乏竞争力,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近年来,飞鹤试图以超高端战略提振业绩,但效果未达预期,反而推高了开支、挤压了净利润空间。
在宣传方面,飞鹤不惜重金,线上线下渠道广泛覆盖的广告推动了产品销售。但高营销投入引发诸多质疑。2019 - 2023 年销售费用年复合增长14.87%,远超同期营收9.23%的增速。2024年销售费用更是高达71.8 亿元,占营收比例高达35%。


同时,飞鹤积极拓展多元化业务,涉足成人奶粉、液态奶等领域,向孕妇婴儿、儿童青少年、健康食品、营养健康四大板块延伸,但目前婴幼儿配方奶粉依旧是主要收入支柱,其他业务贡献占比极小。外洋市场拓展亦进展缓慢,收入占比较低。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为了顺遂把货售卖出去,渠道窜货、乱降价现象加剧,进一步冲击了飞鹤的代价体系和净利润。为了制止窜货,飞鹤想了不少办法,比如推出电子栅栏来稳定市场。但随着“开罐扫码 的红包越来越少,这招对防止窜货的效果也明显变弱了。
可以看到,飞鹤依靠高端化和营销驱动的增长模式似乎已难以连续,这也折射出国产奶粉行业转型期的深层抵牾,“高端定位”与人口红利消退、消耗理性化、技术竞争升级的冲突凸显,破局之路仍亟待探索。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10A05MIC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