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强制社保”时代,即将到来。
8月1日,最高法发布司法表明:自9月1日起,无论两边协商照旧劳动者单方承诺,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都是无效的。也就是说,不管是用人单位选择规避,照旧劳动者主动弃保,都是不被允许的。
实际上,社保从诞生之初就要求强制缴纳,只是一直没有严格执行。如今国家重申社保红线,背后与养老金池收支紧平衡以及各省之间结构性矛盾有关。东北三省收不抵支,依靠财政补贴和统筹调剂;广东则是最大贡献者,一省上缴资金占全国地方上缴资金的40%以上。
2.6个在职者供养1位退休老人

早在1993年,我国首次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就明确“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2008年修订的《劳动法》和2011年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再次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广义上的社会保险,涵盖养老、医保、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全国范围内,能够交齐五险的人其实并不多——
2024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73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26亿人,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2.46亿人、3.04亿人、2.53亿人。以参保人数最低的失业险推算,全国五险齐全的人数不过2.5亿。
再来看看社保基金的收支情况——202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1.89万亿,支出10.61万亿,当年结余1.28万亿。固然尚有富余,但虑及11.89万亿收入中,各级财政的补贴达到2.69万亿、同比增长10.7%,背后压力不言自明。
其中,养老保险是压力的主要来源。据财政部《关于2024年中心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心和地方预算草案的陈诉》,2024年财政补贴增长10.7%,主要是“各级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等方面的补贴增加”。
我国养老金采取的是“现收现付制”,也就是说当前年轻人缴纳的养老金,当前就已经发出去了。去年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数5.34亿,其中在职职工3.87亿、离退休人员1.47亿,相当于2.6个在职职工供养1位退休老人。而随着老龄化、少子化水平加剧,未来的养老压力会更大。
不少省份养老金池“余额不足”。以2023年数据为例,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等10个省份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均不足500亿,尤其东北三省剩余养老金仅够发放1个多月,必须依靠财政补贴及全国统筹。而全国统筹的最大贡献者,无疑就是养老金池最大的广东。

广东在职职工规模最大
为平衡各省之间养老金结构性矛盾,2022年我国正式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2022-2024年,地方上缴资金分别达到2439.6亿、2715.8亿和2531.8亿,中心拨付资金分别达2440.4亿、2716.3亿和2532.6亿,基本保持收支平衡。
地方上缴的最大贡献者是广东。从财政部2023年公布的全国统筹调剂资金上缴下拨预算表来看,广东一省上缴资金就达到1158.1亿,占全部上缴资金的47%,可覆盖辽宁、吉林两省下拨资金所需。

这也不难明白。广东是全国人口年龄结构最优的省份,有足够的在职职工为养老金池输血。2024年,全省常住人口12780万人,其中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8484万人、占比66.4%;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899万人、占比14.9%,远低于22.0%的全国老龄化率。
广东5400多万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中,在职职工约占84%,离退休人员仅占16%,养老压力较全国(27%离退休人员)要小得多。无论是缴费职工规模、养老金收入、养老金结余,广东都是首屈一指。
广东超年轻的人口年龄结构,源于其生育与迁入的双重加持。在经济发达与宗族文化的影响下,广东成为全国最爱生也最能生的省份——2024年出生人口113.3万人,连续5年成为唯一出生人口超100万人的省份,连续7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
发达的制造业与民营经济,让广东成为人口流入大省。截至2024年底,广东形成了新一代电子信息、轻工纺织、先进材料、绿色石化、现代农业与食品、智能家电、软件与信息服务、汽车、新能源等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全省经营主体超1900万户、企业数目超830万户,均居全国第一。“孔雀东南飞”的人口流动趋势,到如今也仍在连续。
东北离退休人员占比最高

与广东截然相反的是,东北是全国养老压力最大的地区,也是受全国统筹调剂资金照顾最多的地区。
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中,在职职工占比不足60%,全国最低;离退休人员占比超过40%,全国最高。
在气候环境、经济发展、生育观念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东北三省已经成为全国人口出生率最低、老龄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以2023年数据为例,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出生率分别为2.92‰、3.76‰、4.06‰,与上海(3.95‰)一起垫底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6.92‰、-5.41‰、-5.63‰,包揽倒数前三。七普数据显示,黑龙江、吉林、辽宁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别为23.22%、23.06%、25.72%,与上海(23.38%)一起领跑全国。
此外,人口外流也在加重东北地区的养老压力。2015-2024年十年间,东北三省人口合计缩减超1100万人,相当于少了一个哈尔滨的人口规模。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2003-2013年,我国处于新一轮重化工业大发展的时期,东北钢铁、煤炭等资源禀赋优势与我国产业发展需求相吻合。2014年后,东北区域经济结构调解,面对产业转型逆境,就业机会减少,大量劳动力开始外流。
老龄化、少子化叠加人口外流,东北地区的养老压力可想而知。根据吉林省财政厅公布的数据,2024年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605.3亿,基本养老金支出1254.7亿,缺口近650亿。依靠财政补贴416.1亿、全国统筹调剂资金495.1亿等收入,才有所结余。
辽宁省财政厅也在2024年财政决算陈诉中披露,2024年辽宁社保基金收入中,全国统筹调剂资金收入809.2亿。
强制社保将有助于做大养老金池,这不仅关乎现在,更关乎未来。
参考资料:
[1]国家统计局、国家财政部
[2]国家要求“强制交社保”,什么信号?智谷趋势
[3]蝉联18年“人口冠军” 广东何以成就“人气王”?新快报
[4]东北三省,十年少了一个“哈尔滨”.城市进化论
-end-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11A06D1W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