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22|回复: 5

对A股乐观!五大基金公司二季度策略来了:看好这些行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7 22:09:4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伴随着”活久见“的一季度落下帷幕,市场都等候一个更有希望的二季度。日远景顺长城、安全、国海富兰克林、万家、恒生前海等基金公司发布二季度策略陈诉,纷纷表示对二季度A股市场保持乐观态度,看好A股市场转好,更看好科技+消费领域。
景顺长城二季度陈诉显示,从中恒久的角度来看,市场认可的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大抵在5%左右,在疫情的短期冲击过后将得到修复,中国经济仍具有显着的韧性,从国际比力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中国经济照旧中国资产均具有显着的比力优势。板块布局则重点看好受益于国内逆周期调控的投资类标的,如科技成长(新基建)、传统基建等。对于短期受需求滑坡影响较大的出口相关企业,以及业绩受疫情冲击显着的优质个股,股价调整后也带来中恒久设置机遇。
“现在时点,沪深300市盈率约11倍,估值纵向比力处于历史很低水位,横向比力亦处于全球很低水位。展望二季度,疫情扩散和外洋金融风险等负面因素已经相对充实地反映在A股市场中,国内复工提速和活动性相对宽裕的组合下,二季度A股市场保持乐观态度,看好A股市场转好。” 国海富兰克林非常乐观,并看好三大领域,第一是国内需求为主、估值相对公道的部门新基建行业,如受5G投资拉动的通信上游板块,云计算、网络游戏等板块,医药行业中的医疗设备、高端质料药板块;第二是国内具备全球竞争力,短期受益海内外需求影响,恒久具备广阔成长空间的行业,如光伏、新能源车、电子制造等板块;第三、受益基建投资恢复且具有恒久成长空间的板块,如防水、钢布局板块。
安全基金更是恒久看好A 股市场投资价值,重要基于六大来由:我国经济恒久向好的态势确定性较强;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复工逐步推进,内需消费复苏,经济回暖可期;活动性宽松的市场环境和逆周期调控政策将连续;外围风险加大突显A 股市场的设置价值;股债收益差位于十年来的最低位置,股票资产的设置吸引力较高;中国股市在全球重要股市中估值相对偏低。
万家基金发布了2020年二季度投资策略展望,也对市场整体偏乐观。
“颠末2-3月份的调整,A股市场最大的风险,很可能已颠末去。未来,美股受经济影响,存在继承调整的概率,但较难再现过去两周连续四次熔断的景象。而伴随国内经济的逐渐改善,只管企业红利预期有可能进一步下修,但是投资者信心有望向上修正,尤其是在全球央行进行了非常规钱币宽松以后,投资氛围会徐徐乐观起来。”万家基金表示,现在潜在的风险在于,全球疫情的最高点还未到来,国内也有可能面临输入型病例带来的二次疫情风险;同时疫情对于企业红利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出来,这些都是投资需要警惕的。
而从设置角度,万家基金看好的潜在投资机遇是三方面,第一是受益于政府投资的基建,包括修建、工程机器等传统机器,也包括IT、5G、电气设备等新基建;第二是受益于政府政策性驱动的科技,好比新能源汽车等;第三,根据“一城一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望边际放松的房地产及相关财产。
而恒生前海基金针对2020年二季度略显审慎,全球活动性恐慌告一段落,未来外围股市仍将维持较高的波动率,不扫除二次探底的可能性。A股仍将受到外围风险偏好的影响出现一定波动性,不过A股由于中国疫情受控、金融管制等缘故原由,波动率有望小于港股和美股。从根本面来看,外需冲击的负面影响仍未完全反应到上市公司红利预测,因此A股港股仍面临差异水平的红利预测下调风险。在资源市场的定价未完全清朗之前,难言反转建立,但布局性机遇逐渐显现,受外需冲击小、红利确定性强的板块有望实现较好的相对收益。
编辑:舰长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 “在看” 行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7 22:14:1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乐观,好好,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7 22:32:1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行业必须避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7 22:40:1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7 22:50:25|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汽车上市一个月跌幅百分之二十多,真给新能源汽车丢脸,但机构每次说到投资标的都要提新能源车,这是为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7 23:09:1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富贵险中求,估计你没从股市里捞过几个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