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家孩子身高还是不达标啊”
“个头太小了”
“偏矮”
……
对很多爸妈来说,每半年一次的社区医院体检,是一场育儿“考试”,看到身高又不及格,焦虑指数飙升“这是逼我们出大招嘛?!”
爸妈说的大招,到底是什么?
增高针,也就是生长激素。
这玩意儿管用?先别眼睛一亮,真相会给你泼一盆冷水。
来看,新华社直接干脆地说增高针伤害。
你心里是不是有个大大的问号?那就一起看下去吧。
被滥用的生长激素
前面小南也说了,增高针其实就是注射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爸妈们很熟悉,全家齐上阵哄睡,就是因为熟睡状态下才能分泌出生长激素,能让宝宝长高高,这是宝宝自身分泌的,多多益善。
假如宝宝被诊断为矮小症了,才考虑生长激素,而且还得先做骨龄、生长激素分泌水平等检查,以及清除各种疾病,适合的才能注射。
对那类宝宝来说,在最佳的治疗时机借助生长激素,一定程度上能促使宝宝生长,确实管用靠谱。
但也仅限这种情况,下面这些情况就属于滥用:
- 虽然患有矮小症,但合并了一些基础性疾病,病治好了,很可能会追赶性生长。
- 正常偏矮,检查出来并不缺乏生长激素。
- 盲目追求大高个。
总之,生长激素只能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身段,只有极少部门宝宝确实需要,大部门都是滥用——与其盯上它,不如反省一下在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都做到位了吗?
滥用生长激素的危害性
此图不合适
没必要注射生长激素的宝宝,相当于没病吃药,后果很严重:
- 目前的不良反应有良性颅高压、糖代谢的影响、甲状腺功能低下、色素痣、手脚变大、局部红肿及皮疹、中耳炎等。
- 部门宝宝注射生长激素后会引起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现象。
- 爸妈的焦虑被放大,起到不好的跟风效应。
- 贵,每月费用3000-15000元,往往需要注射2-5年,增长家庭负担。
宝宝真的矮吗?
你家宝宝真的偏矮吗?其实,很多宝宝所谓的偏矮,只是没有达到爸妈预期中的身高,并不是真正偏矮。
只要宝宝的身高在正常范围内,偏矮一点有什么关系,人生漫漫长跑路,一切都还来得及。
一般来说,宝宝正常的身高范围是在 -2SD 和 +2SD 之间,超过这个范畴,就要注意了。像-3SD就是生长过慢,3SD就是生长过快。
爸妈不妨对照下图,是不是都在正常范围内?
还可以记住这组数据——3 岁以下的宝宝身高增长大概是 7 cm / 年,3 岁到青春期身高增长 4~5 cm / 年,青春期大概 5.5~6 cm / 年。
假如一年下来都还没达标,再带宝宝去医院看看也不迟。
你家宝宝会啥会偏矮?
首先要相识一下是什么在左右宝宝的身高:
1、遗传。先天因素占了60%-70%,剩下的30%-40%靠后天。
2、营养。婴幼儿时期若营养不良,肯定影响身高。这里的营养,不是说放开了吃,而是要饮食均衡合理,尽量不吃反季节的蔬菜水果、油炸食品等。
3睡眠。就是爸妈熟悉的分泌生长激素环节,所以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还要睡够。
- 运动。运动能刺激骨骺板活跃度,促进骨质增长,但不是所有运动都有助于骨骼骨骺板生长,尽量选择纵向、拉伸,且有一定时间、强度要求的运动,比如跳绳、弹跳等,每天40-60分钟。
- 性早熟。性早熟带来的长高只是暂时的,是以透支骨龄为代价,宝宝的最终身高往往会比同龄人矮一截。所以爸妈发现宝宝有性早熟迹象,及时去医院。
宝宝矮小怎么办?
1、身高要从胎儿抓起:优生优育,孕期正规产检,一有异常及时纠正。
2、假如宝宝在2岁之前身高还没追上来(没达到正常范围),未来可能会矮小,不妨去医院保健科看看。
3、营养一定要跟上,特别是头一年,饮食均衡合理,不要让宝宝养成挑食、偏食的习惯。
4、但也不要因为个子矮,就给宝宝猛上补品。
5、运动、睡眠跟上。
6、关注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每3-6个月丈量一次身高。
7、假如有基础性疾病及时医治。
8、不要忽略定期体检。
宝宝身高不尽快意,爸妈再急也不要走弯路哦,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