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062|回复: 0

「幸福家校」每个反叛孩子的背后,或许都有个不肯长大的父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0 16:02:21|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谓“反叛”?从小听得最多的是的界说是“大了,翅膀变了,会反驳了,会顶嘴了……”


其实,所谓反叛,不过是大人一厢情愿的说法,对孩子来说那是人家成长的一个标志而已。如果你能真正理解孩子反叛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恭敬他的成长,你就不会再为此而挠头。


反叛反而是孩子成长成为成年人的必经之路,是不会被永远压抑下去的。与其形成家长和孩子的对抗,家长不如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表达,耐心地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反叛期,而不要用控制将亲子关系推到矛盾中。


孩子人生的3次反叛期,作为父母,不能不管,也不能严管,要管你就一定要有智慧的管!以是孩子的成长,更告急的是家长的同步成长!







第一个反叛期
可怕的是两岁左右














孩子在两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变得强烈,以是就会从之前的“小乖乖”变成一个令人感到无奈的“小恶魔”。凡事总喜欢以“不”字打头,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你说的指令前面加个“不”字来回应。


比如:“睡觉!”“不觉!”“吃饭!”“不饭!”“叫阿姨!”“不阿姨!”等等。


有的妈妈说她的孩子在一岁多的时间就开始这样反叛了,那可能是因为妈妈在跟孩子交换时,总喜欢命令式的不要怎样,不许怎样,孩子就过早地学会了说“不”。


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你是怎么样的,在他那里就会得到反射。以是改变孩子的关键,照旧先改变自己!


而且孩子固然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在与人交往中,很多想法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比如当别人抢他玩具时,情急之下他会做出拳打脚踢的动作。一个是因为手脚敏感期,一个是因为他自己不知道该怎样正确表达意见,慌乱中做出的随心所欲的反应。


那么父母该如何管教这一时期的孩子呢?


1、切记不要太民主


很多家长似乎很民主,凡事都与孩子用商量的口气,我们去吃饭好不好?我们一起刷牙好不好?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大都会回答“不好!”接着你又会开始发脾气或者讲原理,那宝宝会更听不进去。


在要求孩子前,用你自己所能接受的选择方式,给出他两个选择!比如你想吃米饭照旧面条?咱们现在出去,照旧五分钟后出去?


当然,有的小孩会给出额外的答案,那你就明白地告诉他,这不是选择范围内的,然后很严肃地再重复一遍自己的命题。其实,很多时间小孩子也不想给家长太多的冲撞,一般此时他会根据自己的范围来选择的。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给孩子很好的引导,另一方面让孩子觉得你非常恭敬他,有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


2、不要总是用命令的口气交换


比如:不许把玩具到处乱扔!其实你直接说:“宝宝应该把玩具放好!”这句话他更乐意接受。


家长粗暴,孩子就会跟着学习你的粗暴,接着就是无休止地“以暴制暴”,以是家长要首先改变1%,那宝宝就会改变99%。


3、给出为孩子做准备的时间


固然孩子是以玩为主,但是那也是他的“工作”,不是你粗暴地喊停,他就必须立马制止的,你要给他做出反应的时间。


比如:出门前尽早提示,5分钟后我们出门去哦!再比如:“快去洗手,吃饭!不要磨磨蹭蹭的!”改为“宝宝,再过五分钟,我们要吃饭了哦!”


想想哪种方式让孩子更乐意接受呢?交换的方式不同,收效自然会不同!


4、让更多的人参与孩子的成长


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一手带大的孩子,早就摸清了妈妈的脾气秉性,以是能轻而易举地在“斗智斗勇”中取胜。


如果爸爸能多跟孩子交换,不必要管教,也不必要讲原理,只是陪他玩儿,做给他看,他自然会明白什么是规则,什么是规矩!







第二个反叛期
7~9岁的小大人儿














孩子进入小学后,他们的主要交际不再是家人、邻人了,而是学校的同学和老师,步入了小学学堂,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个小大人了,可以自己做决定,极力想挣脱父母的掌控,于是就变得处处喜欢跟大人“唱反调”。


可矛盾的是,他们照旧非常的必要大人,照旧会在父母面前毫不害羞地撒娇,希望父母来为自己解答令自己困惑的事情。


既然孩子变化了,父母的修养方式就得跟着变,对待这个时期反叛的孩子,父母应该更多地以互动的方式来沟通,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观点,再来进行评论。


父母可以适当地下放权力,有些事情孩子能做主的,不妨让他自己做主。让他充分的感觉被恭敬被肯定。


比如对于兴趣爱好的培养,孩子不喜欢弹钢琴,妈妈可以和孩子商量:是不是有别的爱好、是否想要发展这方面的爱好等,沿着孩子的兴趣方向培养,孩子高兴,妈妈也轻松,学习动机增强,才能收到更好的学习结果。


当然,这一时期的孩子,因为将他们的精力都用在了与父母对抗上,他们的成绩可能会很不稳定,而且孩子会因为没得到恰当的引导,变得更加反叛。这时,父母要有技巧地化解与孩子的对峙状态,父母要遇事多跟孩子商量,不搞家长专权。


此外,这个时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比如饭前做作业,饭后看二十分钟电视,这些约定俗成的事情,有助于更好地束缚孩子的不良行为。







第三个反叛期
12~15岁是美好的青春期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心理发育还尚未成熟,常常会觉得有挫败感,处于“烦着呢”状态。这个时期的孩子:好面子、自负心强、非常轻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做出一些挑战父母权威的事,这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独立宣言。


在这个时期,作为父母,如果想通过高高在上的“权威”来迫使孩子听话,那么,十有八九会使孩子的反叛心理更加增强。


一位妈妈说:
我女儿9岁,读小学四年级了。一直都挺懂事的。不过近来放暑假,玩有些疯。整天就是要出去好朋友家里,不喊她返来她都可以一整天不着家。暑假作业扔一边动也没动。我忍着没说她,但是她爸爸为着已经批评过她好几回了。按理说孩子有朋友是功德,但是我们担心这会带给孩子一些不好的影响。


一般,孩子在儿童期就会有自己的朋友了。但是,到了青春期,孩子的“朋友”似乎变得越来越告急。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更希望能够融入自己的同伴中,也更害怕被同龄人拒绝。


此时,习惯了孩子顺从的父母,会感受到来自孩子同伴的“竞争”。呈现出来,就是父母们更多担心孩子会交到不好的朋友,会被同伴带坏,更轻易在孩子交友问题上对孩子进行过多“干预”。


其实,父母们的告急往往是失度的。父母们之以是告急,并非因为孩子做了多么特别的行为,而是无法接受孩子即将要远离自己的信号。


一个家庭教诲健全的孩子,自有良好的判断力,去对朋友的好坏进行筛选。而且,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而言,父母和同伴对他们的意味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更可能与父母聊学习、学业表现,而更可能与同伴聊约会和性有关的话题。


父母对孩子同伴交往的粗暴干预,只会强化亲子间的敌对,压抑孩子正常发展的渠道。父母希望给孩子有效建议、引导的企图,也更可能化为泡影。







写在末了
每个反叛的孩子背后
都有个
不肯长大的父母














曾经专门有一个名叫“父母皆祸害”的群落。里面就是许多青年男女对自己更年期父母的各种吐槽和不满。浓浓的火药味背后,更多地看到两辈人陷于各自的挣扎当中,却很少有真正看见“对方”。


反叛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更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个过程中,父母自身的成长至关告急。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作为家长无需过分的焦虑,只必要放下惯有的权威,平和的去接受,有策略的去引导。他们仍然必要父母的肯定和接纳。因此,和缓亲子冲突的自动权,仍然把握在父母手里。


大多数孩子和父母能够解决好这些分歧,在维持彼此间积极情感的同时,重新调整与父母间的关系,使之变得更为平等。而那些特别反叛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原地踏步、不肯成长的父母。以是,无论孩子处于哪个年龄段,父母保持自我的觉察和成长都至关告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