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61|回复: 0

2岁女宝卡喉窒息邻居一路用海姆立克急救:家有孩子,这个方法一定要学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4 16:46:46|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则新闻,真的是看得人心惊胆战。
近日在浙江绍兴,一名2岁女宝在吃饼干时被噎住,孩子被噎到窒息昏迷。


邻居陈先生用海姆立克法急救,但效果甚微。
孩子吐出部分异物依旧昏迷,妈妈吓得瘫软在地。
紧急赶到的民警立即驱车送孩子赶往医院。
在途中邻居一直抱着孩子不停使用海姆立克法急救。
好在是仅用1分钟时间孩子就被送到医院。
医生立即用海姆立克法进行急救,卡在喉咙里的异物终于吐出,孩子终于哭出了声。


经过后续检查,孩子已脱离危险。
这个结果真的是万幸。
很多网友看了新闻,都是纷纷表示:海姆立克急救法,所有人必须都要学会。


没错,家有孩子,急救法是一定要学会的。
但比这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预防,危险的食物不要给孩子吃,孩子吃东西不要分心,安全喂养比急救更重要。

幼童吃果冻被噎到窒息昏迷、妈妈奔溃大哭
还有宝宝因此失去生命
家长们,年幼的小宝宝真的很容易被噎到。
如果再吃危险的食物,风险会很大,最近就有很多宝宝被噎到的新闻。
辽宁鞍山,一名女宝吃糖被卡到无法呼吸。
一分多钟的时间里,父亲尝试很多方法都没有把糖果取出。
危急时刻是诊所大夫用海姆立克法急救才让孩子脱险。


还有一名小宝宝在吃果冻时被卡喉窒息、四肢瘫软,父母抱着孩子飞奔冲进卫生所寻求帮助。
孩子命悬一线,医生尽全力抢救。
抢救持久了很长时间,妈妈急得在一旁大哭。
万幸是孩子最终被救回,听到孩子哭声的那一刻真的是泪目。


有惊无险,这些孩子都是幸运的。
但不是所有孩子都有如此幸运,很多孩子因为异物卡喉失去了生命。
贵州一名1岁的小男孩,因为进食瓜子误吸呛咳,出现呼吸困难......
等到达医院后,孩子已经重度昏迷,面色青灰,嘴唇发绀,情况已经非常不好。
尽管医生尽全力抢救,抢救了整整70多分钟,但最终孩子没有被救回。
心电监护仪上的画面最终落为了一条直线,那滴.....滴....滴.....的声音,刺痛了每一位在场的人的心。
河南一位9个月大的男宝宝,因为家人喂了一块小饼干被噎到,被紧急送往医院。
虽然经过抢救,宝宝有恢复心跳,但因为耽误太久,最终孩子持续恶化,无力回天。
经过再三考虑,家人忍痛决定放弃治疗,带着孩子回了家。
这样的例子要列出来还有很多很多,孩子们在用生命给所有人敲醒警钟:重视异物卡喉的危险,要安全喂养,更要懂得正确急救!

正确的急救
可以在关键时候挽救孩子的生命
要给所有家长敲醒警钟的是:3岁以下的宝宝,咀嚼功能并不完善,加上食道窄,气管、食管毗邻,很容易被食物呛到或噎到。
一旦孩子被噎住导致无法呼吸,后果真的很可怕。
缺氧10秒钟——孩子会丧失意识。
缺氧30秒钟——孩子会产生抽搐。
缺氧1分钟以上——孩子呼吸就会停止。
超过3分钟——孩子就会导致脑细胞水肿。
超过6分钟——孩子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就会受到不可逆的损害!
这样的伤害,每个孩子和家庭都承受不起。
而正确的急救,能在危及时刻救孩子一命,因为意外发生时,很多时候送医抢救根本来不及,黄金抢救时间只有5分钟。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世界公认抢救气管异物患者的标准方法,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操作手法,每个家长都要学,且要熟练掌握。
2021年4月13日,浙江一名宝宝在吃糖时被噎住,爸爸用海姆立克法救回了孩子。
2021年11月13日,陕西一位1岁宝宝吃苹果被卡,妈妈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回了孩子。


所以正确的急救很重要,如果宝宝被噎住,家长们一定要能正确应对,以下三点一定要牢记:
第一:错误的施救方法不要用
●不要用手抠——除非东西卡得不深,孩子能通过发呕给吐出来,不然就是浪费抢救时间,而且还可能把位置较浅的异物推向深处。
●不要喂水——如果孩子是被容易发胀的食物噎住,一定不要喂水,食物吸水后会膨胀,更容易堵住喉咙,更是会让窒息情况加重。
●不要拍背——千万不要在孩子直立状态下拍背,不正确的拍背方式会震动异物,很可能会使异物把气管堵得更严实。
第二:消化道异物(食管)的正确处理
对于消化道异物,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宝宝吃的是什么。
如果吃进去的东西是尖锐的,比较大的,有毒的,一定要立即带孩子去医院,不要用手抠,不要盲目让孩子吞咽,更不要盲目催吐。
第三:呼吸道异物(气管)要立即施救
呼吸道异物是最危险最严重的,如果气管被完全堵住导致窒息,人可能几分钟就没了,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懂得正确急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世界公认抢救气管异物患者的标准方法,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操作手法,每个家长都要学,且要熟练掌握。
@怡禾健康 录制过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详细视频,由儿科林汉炼医生讲解,看过这个视频的人,很多都说这是关于气道异物急救讲解得最清晰的视频,希望每个家长和看护者都能跟着以下视频学起来:
视频来源:怡禾健康
重点强调几点:
●如果孩子被噎住,能咳嗽,能呼吸,能哭闹,能说话,这就说明没有堵住气管(至少气管没有被完全堵住),不要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正确做法是:鼓励孩子自行咳嗽排出,如果无法排出,第一时间去医院,在这期间要尽量安抚孩子。
●气道梗阻无法呼吸,不能说话,脸色唇色都憋青,要立即进行施救,用上面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不要对自己的急救知识过于自信,家长施救时也要拨打急救电话,如果只有妈妈或一个看护者在旁,打开手机免提,一边急救一边呼救。
●急救法不是这样看一遍就能学会的,要实操,要实操,要实操。

预防大于一切
保护孩子一定要牢记两点
为了降低孩子被噎的风险,家长们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要提防高风险的食物,同时避免危险的喂养习惯,也要警惕危险的玩具。
第一:容易呛噎孩子的高风险食物黑名单
●排骨、苹果块、瓜子,整颗葡萄,都不是婴幼儿能吃的食物。
●坚果。导致窒息的No.1,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要给5岁以下的孩子喂食整颗坚果,要吃,磨成粉末或小碎块再吃。
●果冻。滑滑的果冻吞食时很容易吸入气管,加上果冻本身的张力和容易变形的特点,一旦堵住主气管,情况会十分危急。
●糖果。硬糖果难咬且光滑,容易噎住喉咙,软糖果有韧性难以咀嚼完全,也容易堵住呼吸道。
●圆形水果。葡萄、樱桃、龙眼等,孩子很容易整颗吞下,是高风险被噎食物,一定要安全处理后再给孩子吃。
●大块食物。太长的面条,大块的肉,如果孩子没有咀嚼充分,也很容易被噎到。
●黏性大的食物。汤圆、年糕等黏性较大的食物,容易粘在孩子的喉咙,吞不下也吐不出,不及时出来也会阻碍呼吸。●未去骨的鱼和肉。这类食物不仅有被噎的风险,还有划伤孩子食道的风险。


圆形水果要经过安全处理再给孩子吃
第二:高风险的喂养行为不要做
●孩子哭闹时不要强行喂饭。当宝宝哭闹时,父母强行喂饭容易导致孩子将食物吸入气管中,造成小孩呼吸困难或窒息,严重的将威胁孩子的生命。
●不要边走边吃东西。孩子的吞咽功能需要慢慢完善,一旦孩子吃东西时分心,很容易被呛到。
●不要在吃东西时逗孩子笑。任何时候都不要在孩子吃饭时逗孩子笑,别拿孩子的生命开玩笑。
在孩子的饮食中,一定要把好安全关,不要强行喂孩子吃东西,更不要胡乱喂孩子东西。
第三:危险的玩具要处理
在孩子的生活中,也要注意,特别是玩具安全,根据医院的统计,被孩子吞下的珍珠,玻璃珠,硬币,积木不计其数,请根据宝宝的年级选择安全的玩具。
●留意玩具标识的合适使用年龄建议。不要选择只适合三岁以上小童的玩具给三岁以下的小童玩耍。
●处理细小的玩具。6个月大的宝宝,手指会更加灵活,他们也喜欢将细小的物件放进嘴里,所以切勿将硬币,玻璃小球,电池,纽扣等这类容易被宝宝当成玩具的物件放在宝宝能触及的地方,以免造成窒息。
●检查玩具的完整性,查看有没有零件较易脱落,如果有,就不要给宝宝玩了。
●留意并遵照玩具上所附载的所有指示。
●避免让小童接触含有波子及小球的玩具,特别是三岁以下的宝宝。
●不要选购细小及附有细小而可分拆组件的玩具,避免被儿童吞下或吸入鼻孔。
●已经放气或已经破了的气球,及时丢弃,避免儿童窒息。
●扔掉所有没用的玩具及儿童玩具的塑料包装袋,可避免引起儿童窒息。
最后:希望所有家长和孩子的看护者在生活中一定要把好安全关,也要学会必要的急救知识,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急救法的重要性。
参考文章
图片来源@怡禾医疗 @星视频 @抽屉视频 @人民日报 @西部决策 @鞍山云 @花鸽娱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224A05HGP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