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94|回复: 0

当我的孩子语文考了9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4 21:07:29|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橘子:前段时间,在知乎看到一个热门问题:如果孩子是个学渣,你还会爱他吗?



这个问题并非出自某个家长,而是源自一个"学渣"孩子的痛苦:
是不是我的成绩好,妈妈才会爱我??



问题发出后,引发了广泛讨论,收到一万六千多条回答,其中有很多非常暖心的经历:成绩外,你会发现孩子的很多闪光点:善良、温暖,学习外的天赋...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也许日常生活中,我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很擅长给孩子挑错儿,弄得孩子焦虑,自己也烦心。



在焦虑的年代,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非常暖心的真实故事,充满治愈的力量。



故事得从一个小学生语文考了9分开始讲起。



"我的儿子可以载入校史了",这条阅读量破百万的帖子,来自一位"9分"小学生的妈妈,文字平静不失幽默:“(这个分数)冲击三亚市的纪录都是有希望的......我都想好了知音体的标题,《拿什么拯救你,我那患有学习障碍的儿子》”。



GQ报道采访了这位妈妈,楚玥今年39岁,三年前离异,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在海南,女儿今年15岁,读初三,儿子9岁,三年级。(出于对小朋友隐私的保护,文中沿用家庭关系称呼楚玥的两个孩子,“姐姐”“弟弟”)



弟弟从读幼儿园大班开始,对于落在纸、笔上的学习,进度远慢于同龄的孩子,仿佛走失在迷宫里,后来被诊断为“读写、学习障碍”。而姐姐读幼儿园时,已经自己学会了分数、小数的计算。仅从学习速度上看,楚玥养育的两个孩子,像一只蜗牛和一匹骏马。



这是一篇"静待孩儿子花开"的好文章,是一个妈妈在小心翼翼、不无艰难地,保护着一只“蜗牛”的求知欲与自信心的故事。




本文来源公众号GQ报道(GQREPORT),更多独家报道请关注GQ报道。

作者/肖薇薇编辑/王婧祎;图片来源《看上去很美》剧照



1“分数都没有姥姥血糖飙得高“

孩子的分数准确说是9.5分。
上个月月考后,我接到了班主任电话。我还没看到试卷,因为现在双减后,不允许孩子带卷子回家了。但我能想象到他的卷子是什么样的。整张试卷,他应该只会写几个汉字组词,拼音题完全不会。作文一个字没写。听老师说,满试卷给他找分,看他可怜,想再给他0.5分。说难听点,这个分数都没有姥姥血糖飙得高。
隔着电话,我都感觉到老师是比较生气的。监考时老师还特意提醒,你哪怕把作文题目写上,也能给五分啊,但是他一个字都没有写。等儿子放学回来我也问他了,他说他真的不会。可平时跟他聊天,你会觉得,你咋这么会说呢,一段一段的。
这学期班主任已经找我谈过几次了。刚开学,学校组织过一次考试,单独出了一套试卷,让每个班倒数五名的孩子参加,他是倒数第一名。进入小学后,倒数五名的孩子名单经常会变动,家长这一周看得比较紧了,学习成绩就上去了。只有我们家儿子,成绩一直很稳定,稳坐第一。
每次没考好,弟弟也会垂头丧气的,心里难过,我们安慰他说,没关系,你只是还没开窍呢,有的同学早一些,有的晚一些。他自己也很相信这套“开窍理论”。因为小时候他的头就比较大,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你的脑袋这么大,里面装的都是什么呀?他回答,都是锁头,全锁上了。

图片来源:《地球上的星星看》剧照

弟弟今年读三年级,班主任是他的第三位语文老师,三十来岁,平时温和、负责,可以说对他特别好,课间、自习课会把他叫去办公室开小灶,还专门指派了班里一个成绩好的女孩子“一对一”帮助他。
不只是语文,其他科目老师也有找过我,主要是他的作业完成得不好。英语背课文、单词,他总是背不下来,听写更不行,不过英语考试成绩目前还好,可能因为都是选择题,而语文没几个选择题,他想蒙个ABCD都没办法。数学基本能应付,应用题他肯定是不会的,因为看不明白题。
老师是希望我们在家多辅导一下他,一遍学不会,教他一百遍、一千遍,他是不是就能学会了呢。老师给我打电话多了,我真是又羞愧又无奈,我也会给老师解释,孩子有学习障碍,我也想找到一个他能接受的学习方法,但现在还没有找到,麻烦老师对他多多理解。刚开始老师都会特别严肃地找我谈话,知道孩子的情况特殊后,慢慢好一些。
我们在家什么方法都尝试过了。课本上的字,他看不进去,我就把字放大,甚至还用编程游戏机,把他的语文课文做成了按键游戏。“我爱北京天安门”,投放在电视上,配上音乐,让他按键边玩边学。还有蒙眼识物,就是一个障眼法,蒙上眼睛,其实他从布上细小的缝隙能够看到字,让他可以更专注一些。


图片来源:《我不是笨小孩》剧照;帮孩子理解汉字结构


配合游戏他会更愿意学习,慢慢下来还是能认识一些字了,现在一篇课文,45%的字他能认识,连蒙带猜,磕磕绊绊也能顺下来。今年刚开学时他告诉我,妈妈,我的脑袋现在开了两把锁了。因为他自己感觉,听课的时候,好像能稍微听懂一点了。这次考试证明,果然是错觉(笑)。
一落在笔上,他还是写不出。辅导他写作业太历练人了。我记得之前语文作业有一道题,用“既...也...”造句,他造的句子是:我既不会数学,也不会语文。到了“数学”两个字还不会写,得翻出数学书照着抄,最后笔顺也是错的。练习册的每一道题,他几乎都无法自主完成,需要我们先把答案写在一张空白的纸上,他再抄写到练习册上,否则根本交不上作业。


图片来源:《我不是笨小孩》剧照


哪怕我告诉他,赶紧完成作业,你就有大把的时间去玩游戏了。孩子嘛,他也不傻,他也想去玩,但他总是无法顺利通关,就这样很长时间卡在作业进度条。一放学,老师讲的知识就自动清零了,问就是通通不会。
收到成绩单,我还能说什么?只能苦笑祝贺他。之前分数不至于这么低,最少还是有两位数的。这次可能是分太低了,老师情绪上也有点难接受。我在电话里主动和老师提出,能不能向学校申请,不要把他的分数算进班级平均分。因为在私立学校,老师的考核是跟孩子成绩挂钩的,我不想让老师太为难。
那次沟通得不是很愉快,老师的意思是说,不然你们还是转学吧,建议转到更轻松的公立小学。可能因为我的态度,老师就比较生气了,她可能觉得,你这个家长怎么一点都不急,怎么孩子考9分都觉得无所谓呢?其实我是很愧对老师,但给到老师的感觉是,我好像把孩子放弃了,太不配合老师的工作了。
我也和老师说了,孩子不可能转学。出于各方面考虑吧,这所学校是我们目前最好的选择。
2确诊为“阅读障碍“
每次接完电话,心情肯定是有些复杂的,不过现在已经能比较平静地面对了。
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经常给我打电话。我们从东北搬到海南定居后,弟弟读大班,第一次接触拼音、简单的数字。看字,他是从小就不认,老师教他写“一二三四五六七”,他一回来就忘了,永远只会画横线,直到格子装不下。


图片来源:《我不是笨小孩》剧照


小学一年级,他终于认识了单个字母,但放在一起,“b-o-bo”,至今不会拼读。数学计算全靠数指头,每天老师出十道题,他经常要错三四个,甚至更多,但偶尔又能全对。我原来还纳闷,直到有天晚上我看他写作业在那儿数完手指、数脚指,抓耳挠腮的,一下找到原因,因为穿了袜子、皮鞋上学,他就掰不过来,耽误计算了。
弟弟小时候学钢琴,老师画了一个五线谱,教他“do、re、mi”,至少教了三节课都没有教会。老师教过他几遍后,再问他这是什么呀,他回答,这是面条啊。钢琴老师直接崩溃了,非常生气。后面没有再继续学了。
很多人第一反应,孩子是不是故意捣乱,跟老师作对呢?可我相信没有一个小孩会不喜欢被认可。因为有时我会在家练琴,他听到了,兴致来了,也会来敲一敲,但是让他学“do、re、mi”,他就觉得没有意思。每次老师来家访之前,他要专门去趟超市,给老师选一些饮料、小零食,虽然老师来了可能什么都不吃。
弟弟得过一次100分,那是整个幼儿园阶段唯一一次。幼儿园老师每天会出一些小游戏,出几道题考他们,他那次可能掰指头比较成功。去接他时,他非常非常高兴,说妈妈,我们去吃火锅吧。因为这是我们家的传统,开心的事情一起去吃火锅庆祝。
我隐约感觉到弟弟的学习能力有些问题,上网查了一些资料,也和一些医生朋友联系咨询过,大致判断弟弟的症状符合读写、阅读障碍。因为我大学学的临床医学精神卫生方向,对于孩子的异常更敏感。我的理解是,他的大脑中那条负责知识输入和输出的正常通道堵塞了,他学习ABCD,也许就像我们学习“相对论”一样难,他因此慢一点。


图片来源:《我不是笨小孩》剧照


去年,伦敦大学一个针对“阅读困难”孩子的课题组联系到我,一位研究生女孩特意过来海南,给他做了三套测试,其中有智商测试、逻辑思维测试和专门针对汉字的读写测试。智商和逻辑都在正常的数值,但对于汉字读写,他完全应付不来。做完试题,课题组给了100块钱研究费。弟弟自己好高兴,让我把这个钱转到他微信里,以后用来买玩具。没想到才7岁,他就成功凭借自己的“学渣”基因赚到了钱。
今年夏天,我带弟弟去了趟长沙湘雅医院,挂的是“学习门诊”,还去了湖南省第二医院的记忆门诊。医生问诊后认为,弟弟的症状符合“学习障碍”,但是医生最后都没给开药,因为没有发现孩子有什么适应症,比如多动、注意力缺陷等方面的问题,只是建议我不要焦虑,可以去湘雅医院的学习障碍矫正中心看看。我加了微信号,因为我们是外地过去的,还是想能不能在海南找一些靠谱的、针对学习障碍的机构,再做训练。
我们家都比较看得开,先各自积极认领了孩子的“学渣”基因。我的高考数学只考了49分。我爸开玩笑说像我奶奶和三大爷,三大爷小学上了六年,认识的字没几个,三大爷的儿子也是这样。我妈也和我说,你别怪孩子,这估计是遗传她,因为她小学时写同学名字,三个字能错俩,至今不懂四则运算是怎么算的。
“博士爹”也很平静,他觉得顺其自然吧。“博士爹”是江西人,从小村子考到市里的高中,高考没发挥好,本科在老家一所大学,后来考上北师大硕士、博士,妥妥的学霸。可惜他的学霸基因只遗传给了女儿,姐姐从小数学拔尖,而弟弟还没上小学,就立下豪言壮语,他要成为全班倒数第一的男人。

图片来源《看上去很美》剧照


3我的“学渣“儿子
辅导弟弟作业,我是暴躁过的。他考不好没有关系,我从来没有因为成绩不好骂过他,但是看着他写的字,我真的控制不住,有时一下感觉这个血压就上来了。他不会写的字,我会很认真地一笔一画写在白纸上,他就是乱划拉一通,歪歪扭扭。除非他心情特别好的时候,才能好好写。


图片来源:《我不是笨小孩》剧照


确定弟弟有读写障碍后,我再去看他写的字,很明显发现不同,字的结构更散一些,有点像外国人写中国字的感觉。他像是照着书,把字画出来的,让他自己写,他就不会了。而画画,他也有些不一样,他至今只会画火柴人,别的小朋友已经能画出轮廓、色彩,他永远都是画的火柴人,胳膊、腿都是一条线,他不会画别的。
我有时候真是气得不行,音量不自觉提高,“你看你这是怎么写的”“你怎么写成这个样子”。疯狂地、发癫一样地喊他。我能感觉到,孩子这时是有一些害怕的。因此每次喊完之后,我会跟孩子谈一下,妈妈没有控制好情绪,妈妈也不应该这样对你喊。他反而很懂事地说没关系,有时还跟我撒撒娇。
今年暑假,我给他报了一个书法班,2500元12节课,他完全无法配合,每次去上课,“咔咔”乱写一通,像鬼画符的样子,把老师气够呛。每天拿回来的作品我都要深吸一口气才能“欣赏”。
有一次,我控制不住喊了他几句,孩子也很生气,拿笔重重地在本子上画了几笔,几乎把纸划破。我们喊来喊去,其实都没什么用,只是自己情绪的发泄而已。并且不好的情绪是会传递的,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后来我想,干嘛非要跟他较这个劲。没有必要那样。


图片来源:《我不是笨小孩》剧照


弟弟从小就是个心思比较细腻的人。之前姥姥生病,我们没有对两个孩子说,他从我和姥爷的对话中偶然听到了“手术”两个字,说得非常隐晦,他哇一下就哭了,然后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要做医生,我要给姥姥治病。我想,他肯定也曾经试图努力过,只不过是没有效果。
他的口语表达能力一直很好。平时我们大人在聊天说话,他都能懂,有的时候还模仿大人说话。他能和不同年龄段的人聊天,不管是大人、小孩,还是老人,都可以比较顺畅地交流,非常社牛。读幼儿园,比他小的小朋友说我要去上厕所,他说,那我陪你一起去吧,我去帮你。
他好像只有对学习过敏。做其他事情,特别是不落在笔上的时候,你感觉不出来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现在他和姐姐都喜欢玩switch游戏《塞尔达传说》,这是一款完全开放式的游戏,他自己看视频教程,哪个位置可以打到人马,哪个位置可以拿到匕首,动作行云流水。我给他买了《塞尔达传说》大师之书,很厚的一本,他经常看,认识每一把武器,讲得头头是道。他并不是一个笨小孩。

《塞尔达传说》大师之书


弟弟的绘本阅读量一直也还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绘本,他是很愿意读的,只是他不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读完就能认识一些字。他还有一套郑渊洁的《皮皮鲁送你100条命》,里面讲的内容与刑法相关,孩子怎么保护自己,也是读了好几遍。我又给他买了儿童读的《民法典》,他也很感兴趣,还喜欢跟我探讨。因为他知道爸爸妈妈都是律师,有时我接到当事人电话,他在一旁小大人似的指导,你们要怎么搜集证据啊,该怎么做。
前几天学校运动会,下午姥姥搞错了时间,提前把他送到了教室,他一个人在教室里面待了好久,我问他在做什么,他说他就在看《小屁孩日记》,还给我讲了讲。

《小屁孩日记》内页


虽然成绩十分扎心,但这个小孩,五岁时喝可乐就知道自己切个小酸橘提味,煮面条时洗几根青菜。他非常暖,晚上看我坐在那边处理案卷,他会说妈妈,来,我帮你按摩一下,给你捶捶背。我每天都会告诉自己,我太幸福了,我怎么有这么好的孩子。当成绩不理想,他身上别的优点,在我眼里就放大了。多哄哄自己。做家长的只能是接纳、理解,然后去面对这件事。
前几天女儿还问我,为什么现在弟弟考9分,你都不说他啊?她回忆上小学时,有一次语文考了92分都被我训了。小学生分数很卷的,92分已经是班里倒数了。女儿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我已经都忘了。
我回答她,因为妈妈对成绩更释然了。另一方面,“学习障碍”确实不是那么好扭转,弟弟自己也很痛苦。
4怎么接住他

前段时间,我发现弟弟对学习有了很大的抗拒情绪。他总是说作业那么多,我怎么写啊,我写也写不完,还有两篇作业。他心里面越来越焦躁。如果要让他写英语作业,我要跟他说,今天先不写数学和语文,我们今天只写英语,这样他情绪会好一些。
包括有一天早上,他不肯起床,说我不上学了,老师说我。这是我最担心的问题。我很怕他过于自卑、过于难过。有时候他也会问我,姐姐是不是又拿奖状了?我会认真回答他,虽然姐姐拿了奖状,但是妈妈觉得你和姐姐是一样棒的。
我自己的初中记忆不太好。那是一所成绩至上的中学,班里50个人,我排30名左右。我从小学开始经常头痛,有时痛到难以上课,我妈带我去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找到原因。当时被一个老师知道后,他公开在课堂上说我的脑子有毛病。同学更肆无忌惮了,班里最胖的三个女生分别叫做“河马”“犀牛”和“大象”,我是河马。老师曾经让大家来投票,投出班级里面比较讨厌的人。有人给我投票。所以后来考高中,我再也不愿意和初中同学读一所学校,我考去了另一所高中。
高中时我的数学成绩很差,自己有一点挫败感,但我们老师从来没有说过我差劲、有毛病之类的话,只是鼓励。我的英语还不错,还参加过英语竞赛拿到了学校一等奖,慢慢找到了些学习的乐趣与自信。我们班同学关系也很好,大家都觉得再怎么样也有学读,考二百多分的同学可以去学艺术。我那时比初中还胖一些,但没有人再叫我河马了。
我想,弟弟也需要一些成就感。所以我们现在经常会表扬他,你看你好棒,你给姐姐买吃的呀,懂得分享真棒,都会去夸他。上次他数学考了60几分,他特别开心说,妈妈你看,数学及格了。我也很开心,好啊,那你要什么奖励呢。奖励一直还没兑现,因为他还没想出来。
还好,他抗拒去学校的状况,只发生了那一两次,大部分时候没问题的。我问过弟弟想转学吗,他说我才不转学呢。孩子舍不得学校一些好朋友。我问他,你成绩这么差,同学会嘲笑你吗?他说不会啊。
我主动和弟弟的班主任沟通了,也讲了家里的难处,姐姐就读的初中离家有些远,平时周一到周五需要我过去陪读,周末才能陪弟弟。家里姥姥辅导不了作业,我平时给弟弟报了托管班。老师建议我给孩子买作文书,他不会写,先争取背一背。我都买了,周末辅导弟弟读一读。一旦他会写字了,作文应该就不太困难。
如果我们给他一个时间,允许他坐在倒数第一这个位置上,他就不会那么排斥学习这件事。一年级时,他数学计算还需要掰指头,两年后就脱离掰手指了。他只是成长得慢一些。

图片来源:《地球上的星星看》剧照

弟弟班里的家长可能感觉到他是有些特殊的,但没有表露过什么不好的态度,可能我本身是个比较钝感的人。我几乎每天都在家长群里问作业是什么,每次都会有不同的家长回答我。我也会开点玩笑说,我又来问作业了呀。放学时老师都会把作业写在黑板上,给他准备了一个专门记作业的本子,很多孩子记得很好,但是弟弟,十天能有两天把作业带回来就不错了。
从长沙回海南后,因为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专业机构,只能我自己想办法多教教他。我咨询了海南这边一些做创新教育的学校,采用比较松散、丰富的教学模式,学生大多走非应试教育道路,更需要自主学习能力,不太适合弟弟。
周末我轻易不会加班的,雷打不动要陪弟弟,平时周一到周五陪了姐姐嘛。我做律师后,工作时间相对自由,除非偶尔当事人从外地过来,正好赶在周末,多数时候,我会带弟弟去蛋糕店,写作业、看书。
前段时间学校运动会,他们老师还挺厉害,给每个孩子都安排到了自己合适的项目。他报了掷实心球,得了一块铜牌。姥姥说运动会上,可多高年级的孩子来找他玩。他的人缘很不错的。
他在外面玩了一圈回家,奖状揉搓成了一团,就这样拿给我。我说你看,你这个是铜牌呀。他说,哎呀妈妈你知道吗,金牌和铜牌差不多,只是印的字不一样,染得不一样的颜色罢了。
得,他还挺会宽慰自己。对了,得了9分那次月考也有了后续,语文老师刚打电话给我,我们家快乐的“小学渣”,语文补考考了47分,不过作文还是一个字没写。虽然还是没及格,但我觉得他已经非常非常棒了。弟弟回来后自己说,哎呀,我这不是有进步嘛。我们都会去夸他,他挺乐在其中的。
他现在也知道,无论考了什么样,家里人都不会说他,学习上有些肆无忌惮。可能有的人会说,这孩子是不是被惯坏了,但是我想,就随他吧。放眼人生长河,你说一门考试成绩算什么嘛。有句话说,牵着蜗牛去散步,我常常说,弟弟就是我的小蜗牛,他慢一点,那我就把自己的脚步也放慢一点,我跟着他走。
上文转载自公号:GQ报道
最后

名人有"阅读障碍",

是如何逆袭的呢?[color=rgba(0, 0, 0, 0.9)]


“阅读障碍”这个词儿的英文翻译是Dyslexia,在西方是很常见的现象。
患有阅读障碍的小孩,常常伴有多动症,主要的特征是没办法正常阅读,识字很困难、写字也很困难…



关键这个“病”还很普遍,过去一个耶鲁大学的神经科学家研究,美国大约有20%的人存在阅读障碍问题,这些孩子常常因学业不佳,而被认为是笨小孩、懒小孩。
这是很大的误解。

事实上,从古至今,有相当一部分科学家、艺术家、成功的企业家都是阅读障碍患者。譬如,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达芬奇;


老中青三代偶像 汤姆克鲁斯 ...



约翰肯尼迪、约翰列侬,丘吉尔、华尔特迪士尼、切格瓦拉,华尔街大佬查尔斯·施瓦布,思科CEO约翰·钱伯斯,英国富豪、乔布斯的偶像—理查德·布兰森,等等等等。


有这个“病”的著名人物,名单很长、很长 ...
关于不少企业家、著名人物都有“阅读障碍”,
曾经有人类学家对这个现象做出解读:


也许他们的成功正是要(部分)归功于他们的缺陷,因为他们在与缺陷做斗争的过程中学到了人们平常学不到的东西。这种缺陷反而成为了一种巨大的优势。


好,那就看两个阅读障碍名人的故事…
第一个是美国超级大律师大卫·博伊斯(David Boies,他曾为微软公司辩护)的故事。

David Boies
博伊斯从小在伊利诺伊州乡下的一个农场长大,一直到小学三年级,他才开始阅读。但他读得很慢,读的过程也困难重重。
博伊斯高中毕业时并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他的成绩很差,毕业后在建筑公司找到一份工作,还做过一段时间的会计。
但自从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他开始真正为自己的将来做考虑。当时,妻子从社区大学带回了一些宣传册,博伊斯记得自己小时候对法律特别着迷,于是决定去读法学院。
决定学法律后,博伊斯在一所小型的私立学校修了几门课,刻苦努力,然后想办法把自己送进了西北大学法学院,然后又转学去了耶鲁法学院。


上了法学院就意味着阅读量更大了。他的阅读障碍并没有消失,读大量文件很困难。
怎么办?他找到了一些重大案件的总结,这些总结提炼出了美国最高法院对案件的观点,内容不过一两页,通过这个方法他让自己跟上学习进度。



此外,他还是一个很好的听众(listener)。“听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我要学会听,因为这是对我有效的唯一学习方式。”
他的记忆力非常好,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很小就开始锻炼自己的记忆力,注意力特别集中,能记住妈妈给他念的内容。
成为律师之后,他并没有选择去公司当律师,因为公司律师要看堆成山的文件,还要理解脚注里每一个字的意思。


相反,他成了一名诉讼律师,他把要说的东西都记了下来。出庭期间,当他遇到一个念不出来的单词时就会结巴,这时他便会停下来,像个孩子一样拼出那个词。
但他在盘问证人时,却表现得异常完美,因为他不会错过证人发言的任何细微变化,比如措辞的微妙之处。证词的每个细节他都能清晰记忆,不管是发生在一小时,一天还是一周之前。


博伊斯说:
“因为我阅读能力不行,所以我只能通过专心听讲、问问题来学习。这就意味着我必须简化问题,直接提取出问题的本质。在庭审时,法官和陪审团都没有时间、精力去深究案件。我的一个优势就是将这些案件以通俗的方式展现出来,好让他们明白。”


而他的对手都是善于阅读的“学者型”律师。他们列出了案件的所有可能性分析,但这让他们往往陷入细节,不能以简单、通俗的方式去表达观点、说服观众。
第二个人,是布莱恩·格雷泽(Brian Grazar),好莱坞最有影响力的制片人之一(《美丽心灵》《阿波罗13号》...),他的故事也非常有趣。

Brian Grazar 也是超级畅销书的作者
上学对于格雷泽来说非常可怕:
“我会很焦虑。我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完那些简单的家庭作业。一天有好几个小时我都在做白日梦,就因为我看不懂那些词。我在高年级的成绩几乎都是F,偶尔能得到一个D或C。因为母亲不同意学校让我留级的决定,我才得以升学。”


格雷泽是如何毕业的?在每次小测验或考试之前,他都会制定应付考试的计划和策略,念小学的时候也是如此,比如,他会花大力气,想各种办法,试着去猜考题 ... 他说:
“上高中时,每次收到成绩单,我都会回去找老师,挨个儿地和他们核对;我会同老师争论,让他把D改成C,把C改成B。几乎每一次—90%的情况下,老师都会给我修改分数。我一直缠着他们,他们没办法只好给我改了。我特别擅长做这样的事。于是我渐渐有了信心。我学着去做任何一件可以推销自己的事,这真的是很好的训练。”


格雷泽在练习谈判时就像博伊斯在练习听力一样,格雷泽说这是“很好的训练”,他的意思是,学会以一个弱者的身份去和强者对话,这对他日后的职业十分有益。


选择以两个名人的逆袭故事结尾,不仅仅是给阅读障碍小朋友一份安慰和鼓励,也给我们每个人带来思考:如果你有一个重大的“劣势” - 比如,患有阅读障碍 - 你能积极应对,把“劣势” 转为“优势”么?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学会辩证地去看问题,对我们自己如此,对我们的孩子,更是如此!

同时,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特殊”的孩子,理解他、给予足够的耐心,找到其他的闪光点,“我们不能拿已有的尺子,去衡量其他的生命。”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224A06IKC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