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62|回复: 0

美国儿科学会AAP最新建议:1岁以上宝宝喝什么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5 11:25:12|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433篇原创文章








我最近关注到,美国儿科学会AAP也发出了类似的声音。AAP官网在2023.10的[临床指南及临床报告]版块中,发布了一篇题目为《较大婴幼儿配方奶》临床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基于已有的多方证据,探讨了对于纯母乳喂养无奈失败的宝宝,婴幼儿配方奶究竟能提供多少“帮助”?是否真如市场宣传的那样独具营养意义?是否存在隐患?等等。



这其中,有大篇幅的分析讨论聚焦在“幼儿配方奶”的“必要与否”问题上,也就是用户群体为12月龄以上宝宝的那些配方奶。














报告在讨论环节提出:




  • 美国FDA并没有针对12月龄以上幼儿及儿童配方奶制订任何成分标准或定义,也没有相应的监督监管。

  • 在世界范围内,虽然某些国家地区的专家组织确实对这一品类的成分及含量做了相关建议,但依旧缺乏统一的国际标准。

  • 在美国范围内,这一品类产品的配方组成差异较大(因为没有标准限定及市场监督)。其中一些配方奶被指责/批评含有不必要成分、或潜在有害的成分,包括但不限于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过低、钠含量高于鲜牛奶、添加了甜味剂等。

  • 有人指出,相比于喝鲜牛奶,给幼儿饮用含有添加甜味剂的配方奶,有可能因为对幼儿及儿童口味偏好的影响,导致含糖饮料及含糖乳制品(如水果味酸奶、奶油芝士甜点)摄入量的增加。

  • 12月龄以上配方奶 “营养不全面”,是针对生长发育正常的健康幼儿及儿童设计的。“功能”在于替代或补充饮食中本该包含的全脂牛奶或母乳。因此,这类产品不能用于医学营养治疗,也就是不能用于存在生长发育迟缓问题(如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滞等)、吞咽功能障碍、喂养困难、脑瘫等问题、或因为某些疾病有特殊营养需求(如乳糜泻、胃肠道疾病、遗传代谢病、食物过敏或不耐受)的孩子们。

  • 美国孩子们的饮食,总体上富含他们生长发育所需的大多数微量营养素。只是某些情况下、少部分孩子可能有维生素D、E及膳食纤维等营养素摄入不足问题。但,美国境内销售的牛奶都强化了维生素D。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配方奶并非必需品,且价格往往更昂贵。





后面关于标签声明、市场及消费量分析等等的陈述,我就不一一搬砖了。我们直接跳到最后的【建议】部分,看看AAP的态度是怎样的。





AAP 建议:




  • 不足12月龄的婴儿,饮食中的液体食物应该由母乳或已经通过FDA婴儿配方奶法案审查的标准婴儿配方奶提供。




  • 12月龄及以上的幼儿及儿童,看护者应尽可能提供营养丰富的多样化膳食。配方奶对这些孩子虽然是安全的,但对于大多数饮食均衡的儿童来说,相比于母乳(首选)和/或纯牛奶,配方奶并不具备营养优势且价格更昂贵。因此,不应该以“营养”为卖点推销配方奶。




  • 12月龄以上配方奶的市场营销,应该在宣传材料、标识、产品名称和包装上与标准婴儿配方奶粉作明确区分。这一品类的产品不应以任何形式(无论是数字、阶段、顺序名称等)与标准婴儿配方奶粉联系在一起,且应当标记为“配方”以外的产品,而不是“配方”。例如,后续或幼儿“饮品“或“饮料”,而不是后续或幼儿“配方奶”。在商超货架上,也不应该将12月龄以上产品与标准婴儿配方奶粉摆放在一起。




  • 鼓励医疗团队在儿保教育内容里纳入这类产品的家庭宣教。




  • 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护理团队应重视对幼儿及儿童的营养评估,关注富含矿物质及铁元素的固体食物的摄入情况,酌情调整固体食物摄入量和/或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







看了上述这些,不知道你们怎么想?
















我个人的态度如下,仅供参考。





我个人的态度:



AAP的建议,基于美国FDA没有12月龄以上配方奶的国家标准。但咱们国家2023年3月开始强制执行的对这一品类有明确的规范要求。


喜欢海淘纯进口配方奶的家长,我个人觉得:没必要。一方面12月龄以上宝宝已经主要靠三餐提供营养,另一方面咱们的新国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21)其实很严格,比很多国家都严格。而,有国标就有市场监管,这对于消费者保障很重要!


12月龄以上配方奶相比于纯牛奶,每100毫升的热卡值差异不大,但配方奶中蛋白质含量比纯牛奶低35-50%不等(不同配方奶及纯牛奶含量高低不同),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配方奶普遍7-8g/10ml,纯牛奶5-5.5g/100ml)。因此:




  • 如果宝宝一天的奶量按500毫升计算,喝配方奶的孩子每天比纯牛奶少摄入8-10g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摄入10-15g不等。这个量如果换算成天然食物,相当于少吃1两瘦肉、多吃2-3块方糖。




  • 对于固体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已经较高的孩子,如果将配方奶换成纯牛奶,我个人建议要适量减少肉禽鱼虾蛋的总量,以免蛋白质摄入超标。很多家长以为蛋白质越多越好,其实不然。小朋友们需要的蛋白质并没有家长以为的那么多,太高的蛋白质摄入反而会增加儿童青少年期及成人期超重肥胖的风险。




  • 对于三餐肉蛋鱼虾豆腐类摄入很少的孩子,选择纯牛奶作为主要奶制品,可以弥补经由固体食物摄入蛋白质不足的担忧。



即便新国标要求配方奶的碳水化合物里乳糖含量应不少于50%,家长依旧要注意给孩子及时清洁口腔。因为,乳糖同样可以被口腔细菌发酵,增加龋齿发生风险。



1岁以上的宝宝到底应该喝鲜牛奶还是配方奶,务必个体化调整。必须要对饮食和营养状况进行评估,而不是简单定论为必须喝哪一种。对于那些固体食物吃得太单一或营养素密度太低的孩子,配方奶可以作为主要选择。而对于固体食物已经吃得比大人还好还丰富的孩子,鲜牛奶完全可以作为他们饮食奶制品的主要或唯一来源,只是需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










—— 全文终 ——
(文中用图来自网络)

否则可能随时找不到我





遂谦碎碎念
营养是件非常个体化的事儿











小屋主人简介

刘遂谦澳洲DAA认证注册执业营养师(APD),中国营养学会认证注册营养师,澳洲DAA及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悉尼大学临床营养学硕士研究生(MND),同时持有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儿科营养研究生课程证书,临床营养师,科普工作者,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关爱孕产妇健康公益活动专家团成员,北京健康管理协会营养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婴幼儿辅食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Krause营养诊疗学》等译著的翻译委员,众多杂志及媒体营养专栏作者,曾主编过五套母婴类图书,著有《宝宝喂养7堂课 告别焦虑从食育开始》一书。17年面对临床老幼孕产病患,认定未病防治和心理支持,是医者帮助和疗愈的方向——科普之路,我们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George J, et al.Older Infant-Young Child “Formulas”.Pediatrics(2023) 152 (5): e2023064050.

WHO Guideline for complementary feeding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6-23 months of age.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81864

食品安全标准数据检索平台https://sppt.cfsa.net.cn:8086/db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225A00OW1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