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54|回复: 0

[汽车天地] 详解一汽-大众10款新车:小鹏+大众输血首作,合资巨头全线反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3 18:47:0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汽-大众的 10 款全新新能源车中,9 款都同位于安徽合肥的大众科技(VCTC)联合开发。我们独家了解到,签约之前,双方已经开始制定开发流程(RASIC)。

如今,一汽-大众是从大众科技导入产品数目最多的一家车企,超过了上汽大众和大众安徽。
文|鲁彦博

编辑|冒诗阳

汽车像素(ID:autopix)原创

[color=rgba(0, 0, 0, 0.9)]01.[color=rgba(0, 0, 0, 0.9)]详解 10 款新车
3 月 17 日,大众汽车集团与中国一汽在德国签约,约定从 2026 年开始,双方将开始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一汽-大众,连续推出总计 11 款新车,包括 10 款新能源和 1 款燃油车。
去年开始,合资车企的前程受到了外界的普遍质疑,股东的支持,提升了一汽-大众员工的信心。签约完成后一连几天,一汽-大众长春的工厂、办公楼,食堂、电梯,只要是有显示屏的公共区域,循环播放起了签约现场视频。
视频中参与签约的中方股东代表,是一汽-大众刚刚上任三个月的总司理陈彬,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一汽的副总司理。正因如此,新项目变得更加重要。
“双方已经在谈 RASIC 了。” 一汽-大众研发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我们,业务部门的对接,在签约完成之前已经开始了。所谓 RASIC,是指互助中的流程体系,包括确定责任、批准、支持、通报、咨询等互助流程。
以往一汽-大众的产品全部引自负众,这一次,它们新产品的技术提供方,换成了大众位于中国安徽的研发机构大众科技(VCTC)。我们了解到,大众的 10 款新能源车中,至多 9 款都会有大众科技的参与。
我们独家了解到,大众科技正在为中国本土市场开发的产品平台,主要有四套。这里面,三套可供合资公司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采买,另外一套目前只提供给大众安徽。


其中,基于小鹏支持的 CEA 电子电气架构,大众科技做了两个配套的产品平台,分别是 MEB31 和 CMP21。两个平台在很多零部件体系上都是共用的,但 CMP 更方向紧凑级,MEB 可承载的产品尺寸更大。两个平台都可以承载纯电、插混两种动力形式。
从一汽-大众公布的方案来看,10 款新车中,有四款都会基于 CMP 平台开发,包括一款纯电车和两款插电混动车。别的,还有一款基于 MEB 平台的纯电车。
一汽-大众最青睐的,是大众科技正在开发中的 “未来先进平台”,已公布的 10 款新车中,有四款都是基于该平台,包括两款纯电车型、两款增程(REEV)车。
上述 9 款车型的电子电气架构都是最新的 CEA,它用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架构层级,代替了大众自研电车围绕三个域控制器的初级集中式架构;另外,车内的通信网络用以太网代替了 CAN\LIN 总线。总的来说,车的智能化程度更高、更像电子产品了。


▍大众官方的 CEA 架构介绍
从开发进度来看,一汽-大众在 CMP21 和 MEB31 平台上合计规划了五款车,这些新车都已有相对成熟的样本可供参考,开发的难度不会太大,最快从 2026 年起即可以推向市场。再加上一汽-大众自研的捷达纯电车型,2026 年会是一汽-大众新能源产品的大年。
“未来先进平台” 还在开发中,而按照现在大众科技的开发进度,我们独家了解到,该平台的产品最早在 2027 年后才有投产的可能性。

[color=rgba(0, 0, 0, 0.9)]02.“倒向”大众科技
一汽-大众 2024 年终端销量约 166 万辆,规模相当于三个抱负、八个小鹏。借由这次签约,这家一直未拿出有力转型方案的头部合资车企,首次系统性公布了未来数年的新能源战略。
除了一款自研的捷达外,一汽-大众几乎全面沿用了大众科技的技术。
2023 年底,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分别得到了不通过大众德国总部的审批,自研新车的权限。我们此前了解到,这之后,一汽-大众在捷达品牌启动了不止一款新车的开发。但从目前的产品计划来看,该自研项目很可能已缩减为一款。
外界预估一汽-大众旗下的独立品牌捷达会采用零跑的技术,但我们了解到,零跑并没有拿到捷达的定点。
本月初,零跑与一汽签订《战略互助谅解备忘录》,未来一汽-大众的确可以通过一汽的渠道得到零跑的技术。但有零跑的高层告诉我们,目前双方的互助还在早期,具体的互助项目还没有敲定。因此零跑技术是否会落到一汽-大众,目前照旧未知数。可以确定的是,最新的这批 11 款新车中,预计不会有零跑供应的产品。
这意味着一汽-大众未来两年的转型,焦点技术层面将主要依靠大众科技,这与很多合资公司依靠中方股东技术的策略不同。
大众科技是大众在德国沃尔夫斯堡总部以外设立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央,2023 年 5 月由大众出资约 10 亿欧元在安徽合肥建立。
大众科技的焦点是 CEA 电子电气架构。整车的电子电气架构落伍于新势力一代,这是导致已往数年大众新能源车不够智能的技术缘故原由,受制于此,新势力和国产车厂能做到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 OTA,大众很难做到。


▍左大众中国CEO贝瑞德,右陈彬
今去年 4 月,大众公布将同国内新势力小鹏汽车一起开发 CEA(China Electrical Architecture)架构,CEA 架构基本沿用了小鹏自用的 EEA 电子电气架构。将新架构适配到大众的平台上,是整个大众中国的庞大体系,解决 “卡脖子” 之痛最快的途径。
大众的另一家合资公司有不同选择。我们此前独家获悉,上汽大众同样在基于大众科技的 CMP21 平台 +CEA 架构,开发一款紧凑级新能源轿车。但相比之下,上汽大众已确定的新车中,更多车型采用的是上汽的技术,包括基于上汽的电子电气架构开发的一款中级纯电轿车,一款基于智己架构开发的大型增程 SUV 旗舰车。
一汽-大众对大众科技显然更为依赖。我们了解到,一汽-大众在 CMP 和 MEB 平台规划的产品数目,甚至比大众控股 75% 的大众安徽更多,这显示出一汽-大众转型的急迫感。
清晰选择的好处是没有多余动作,统一的平台架构,更利于统一的零部件采购、成本和质量管控。坏处是,鸡蛋被放置在了一个篮子里。
这是一汽-大众最熟悉的打法。已往数十年的合资历程中,其他年销超过百万辆的车企,如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都在本土建立了成建制的研发团队,会对大众导入的产品做本地化适配。而一汽-大众会用严谨的制造,还原大众的原装计划,在国内市场上,这反而形成了不同于上汽大众的,差异化的竞争策略。
如今一汽-大众继续依靠这套策略,挑战新能源时代的转型。


[color=rgba(0, 0, 0, 0.9)]


本文为汽车像素(autopix)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323A03AFI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